初中數學教學心得體會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新教材的使用,讓我們感受到數學教學改革正邁著堅實的步伐前進著。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初中數學教學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無疑是基礎教育的一場革命。新課標下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主動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認識與發展相統一的過程,而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要以教材為中介,教材把他們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教材的編寫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法。

  新課程標準的觀念強調我們教師要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在傳統教育觀念下所編寫的舊教材,過於注重知識編寫,其邏輯嚴密、高度抽象概括、知識環環相扣,使學生感到懼怕。在教材的“指引”下教師把知識源源不斷地硬塞給學生,然後通過強化訓練而達到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過去歷來學生數學期末考試平均分均不合格,大大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而在新課標的觀念下所編寫的新教材將數學知識形成的基本過程和基本方法貫穿始終,教師要善於發掘出新教材優點,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出適應時代要求的新型人材。

  我本人的教學,主要從新教材具有的幾個突出的優點著手,進行教學。

  一、新教材從學生的身邊出發,確實把知識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讓學生產生對知識的濃厚興趣

  “教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在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材每一章開始,都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引入,體現整章的核心,而每節課開始,也安排生活中的例子。在學習平面直角座標系時,教材創設電影院的情境。在電影院內如何找到電影票上所指的位置 此時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出自己的意見,有的說先看第幾排再看第幾號,而有的同學說還要看是幾樓***因為有的電影院是兩層甚至是多層的***這是每一位同學都很熟悉的,即使平時考試成績很差的同學也不陌生,能充分引起學生學習的願望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此時教師作適當的鼓勵,學生的熱情就更高了。並順勢引出,在電影票上”6排3號“與”3排6號“中的”6“和含義有什麼不同呢 從而匯出新知識,如果將”8排3號“簡記作***8,3***,那麼”3排8號“如何表示呢 ***5,6***表示什麼含義呢 這樣的引入學生學起來不容易混淆,應用不著教師費心的講解了,只需作適當引導,歸納就可,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

  又如,學習旋轉知識中,舉出生活中鍾、車的方向盤等,觀察它們在轉動過程中其形狀、大小、位置是否發生改變,從而匯出旋轉的概念,化抽象為直觀,教師點出有的知識雖然抽象但有可直觀理解,消除學生對幾何知識的恐懼心理。

  二、每一章節基本上都安排了“想一想”、“議一議”、“做一做”的內容。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安排,把學生引進探索、創新的空間,徹底改變在教學中教師包辦代替,一講到底的教學方式

  教師按照教材編排上述的內容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充分體現教師組織學生主動獲取、掌握數學知識,發展學生的數學家思維能力。如學習平行線之間的距離相等時,教材設計了“想一想”在筆直的鐵軌上,夾在兩根鐵軌之間的枕木是否一樣長 教師不要急著下結論,給出定理,而是組織學生展開思考。有的學生認為不一樣長,因為當鐵軌的寬度不一樣,那麼夾它們之間的枕木就不一樣長了;有的同學則反搏說,鐵軌是讓火車行走的,而火車的兩邊的鐵輪位置是固定不變的,也即它們的距離是不變的,要是鐵軌寬度不一樣,火車就會出軌造成事故。此時課堂成了學生的辨論臺,然而教師作適當引導,題目的前提是在筆直的鐵軌上,不用考慮轉彎時的變化,學生一點即明。同學們開心的笑了“哦!”,“我早說了嗎!”等聲一遍,再轉入下面的學習就從容多了,也體現了教師組織、引導學生主動獲取和掌握知識。

  又如“議一議”:舉出生活中的幾個例項,反映“平行線之間的垂線段處處相等”的幾何事實。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合作交流,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並且學生舉出多種多樣的例子,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教材的例項多、實物圖多。化深奧為淺白,化抽象為直觀,降低了教師“教”的難度

  傳統的數學教材即使是學習成績很好的同學也產生這樣的疑問“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這麼深奧的數學呢,它們有用嗎 ”而現在教材舉也很多實際的例子,不用教師費心說,學生看題或在學的過程中已感知到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九年級下冊“船有觸礁的危險嗎”這一節內容,它是利用三角函式知識求路線或物高的內容,本是難度大而又枯燥無味的內容,但因其例項,學生生活中會應用到的知識,學生很感興趣,並且再加上美麗的實物圖,把學生感官也動員起來了,那學的勁就不用說了。而教師也不用把知識“形象化”了才去讓學生理解,相對來說教師講授的時間少了,學生學的時間多了。

  四、教材課後編排了大量的“讀一讀”環節,教師充分利用這一點延伸課堂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讀一讀”的內容有的是以問題的形式出現,有的只是介紹知識的由來,不僅擴闊學生的知識面,還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等。如有“矩形、正方形”這一節的課後,“讀一讀”的內容是“偵察兵密碼通訊遊戲”,它是正方形性質應用的遊戲,非常有趣,能充分調動學生自學、閱讀的情感和興趣。要是學生弄不明又想知道其因由,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探究,和學生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並發展良好的師生關係。

  新教材還有許多可利用的優點,讓我們一起慢慢去發現並加以應用吧!然而,正如索爾尼雪夫斯基所言:“既然太陽上了有黑點,人世間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沒有缺陷”。因此新教材也有其不足之處,而取其“精”去其“糠”就更能發揮新教材的作用,更好地讓教材服務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篇二

  一.教師應轉換角色,成為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二.教師應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新的教材中,許多小標題都是以疑問的方式出現的,如:“數怎麼不夠用了?”“能追上小明嗎?”“媽媽為你辦教育儲蓄”等等,非常有趣,富有挑戰性,很適合學生的胃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認真閱讀教材,理解教材意圖,特別是在創設情景時不能隨隨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這樣容易流於形式。教師在情景創設時,目的性要強,要選取有特色,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慾的素材來創設情景,這樣才能達到創設情景的目的。

  例如:我在講解“有理數的乘方”時,是這樣設定教學情景的,將“有理數的乘方”的“讀一讀”中一個有趣的故事“棋盤上的學問”安排在新課前,讓學生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時,教師提出問題:你認為“國王的國庫裡有這麼多米嗎?”,問題一提出,教室裡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三三兩兩在討論,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還有的睜著好奇的大眼睛在等待著教師的答案,這時教師抓住時機進行引導,等我們學了這一節的內容後,大家自然就明白“國王的國庫裡到底有沒有這麼多米了”,這樣從教學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求知慾。

  三.教師應提供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探索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學生教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因此,課堂上,教師既要注重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自主探究與合作的習慣,在課堂上還要留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思考、合作與交流,讓學生有表現自已才幹的機會。

  例如:在教“字母表示什麼?”這個問題時,我先佈置學生每個小組在課前準備好一盒火柴,上課時教師用小黑板展示圖,然後學生小組合作,用火柴棍仿照教師的圖形進行拼圖,並回答問題:

  1 、搭 1個正方形需要 4根火柴棒,搭 2個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搭 3個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你是用什麼方法得出來的?

  2 、搭 10個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用什麼方法得出來的?

  3 、搭 100個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用什麼方法得出來的?

  4 、搭 x個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根據你的計算方法,搭 200個這樣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這樣,通過學生大膽的嘗試,歸納得出多種不同的方法表示搭 x個正方形的代數式,效果很好,出乎教師的預料,從這一點說明,學生的潛力是可以挖掘的,關鍵的問題是看我們教師願不願去開發。

  四.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即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於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餘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同時,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用。對於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

  五.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資訊科技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提供更為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

  例如對“展開與摺疊”、“截一個幾何體”的教學,我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以豐富學生感知認識的途徑,促使他們更加樂意接近數學,理解數學,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成功。

  近幾年來在各市中考中突出的體現是:題目新,閱讀量大,給出實際問題讓學生建立數學模型,而這類問題又恰恰是學生難於掌握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進行大膽的嘗試,要不斷的總結經驗,完善自我,揚長避短,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以上幾點,是我在近幾年的教學中對新課標教學的一些體會。

  篇三

  數學究竟是什麼呢?數學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思考、描述、刻畫、解釋、理解,其目的是發現現實世界中所蘊藏的一些數與形的規律,為社會的進步與人類的發展服務。數學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優化,即怎樣使學生主動地、有效地、合理地學習需要的數學。在數學教育逐步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更新觀念,開拓創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更改現有的教育模式與管理理念,給學生髮展的時間和空間,加快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施,推進素質教育。下面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所得的體會:

  一、讓數學教學聯絡實際生活

  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他們的能力,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的數學是最具有鮮活力的,一切脫離生活實際的教和學都顯得蒼白無力。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讓學生熟知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課堂,使之產生親近感,變的具體、生動,誘發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使學生主動地動手、動口、動腦,想辦法來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以達到對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滿足,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同時也增強其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發展求異思維,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創新的精神。為此,筆者經常引導學生提供他們所熟悉的經驗,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和他們所熟悉的事物組織教學,使學生能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學的內容。

  數學學習應該是一種有廣泛的思維空間和實踐空間,且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可以用心去體會感悟的。而以往的數學學習,常常使學生們感到離自己的生活實踐太遠,枯燥乏味。其實,數學學習完全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範圍延伸到他們力所能及的社會生活和各項活動之中,將教育和生活融為一體,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直接經驗和感受體驗。教給學生思維方式與思維的習慣,讓學生去體會感悟數學的智慧與美。

  二、精心準備,認真備課

  教學是一門藝術,備好課是搞好藝術的基本條件。每一課都要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要備起點,所謂起點,就是新知識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生長點;要備重點,重點往往是新知識的起點和主體部分,備課時要突出重點;要備難點,所謂難點,即數學中大多數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要備交點,即新舊知識的連線點;要備疑點,即學生易混、易錯的知識點。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這是教師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師只是起指導作用,現行教學改革要求改變單純接受式學習,講究從“一刀切”教學向關注個體差異的教學轉變,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及自主學習。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顯得十分重要,這不但有利於學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吸收所需知識,學會學習,還能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精神。

  四、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參與意識

  數學課堂通常是被認為比較枯燥、缺乏生動和激情,因此,努力建立既寬鬆、富有人情味又便於學生善於思考、樂於探究的教學環境顯得尤為重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式和對數學的態度,只有當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學生才會主動感悟數學,數學教學才能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服務。

  課堂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學生的參與情況,這就首先要求學生要有參與意識,加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這是現代數學教學的趨勢。為此,在數學課堂上應充分讓學生“動”起來。即讓學生的個性表露出來,思維活躍起來,手腳解放出來,這將會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勤於動腦,善於發言;養成良好的課堂習慣,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氛圍中學習。

  良好的課堂習慣對學生而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地位的凸現、個性的張顯、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意味著與學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動,專業所長,自我實現的過程,教師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著自己。

  五、立足基礎,幫助提高

  在初中數學學習,部分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認真地、持續地聽課,有意注意的時間相當短;缺乏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僅僅是簡單的模仿、識記;上課時,學習思維遲延,跟不上教師的思路,造成不再思維、不再學習的傾向;平時學習中對基礎知識掌握欠佳***定理、定義、公式等***,從而導致在解題時缺乏條理和依據,造成解題思路的“亂”和“怪”;心理壓力較大,不敢去請教,怕被人認為“笨”,日積月累,造成對學習數學存在一定的困難性。

  學習困難生在數學學習上既有困難又有潛能,因此,教學的首要工作是轉變觀念,正確地對待學習困難的學生,認真分析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有意識地“偏愛差生”,允許學生數學學習上的反覆,從中來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並創造條件,讓學困生體驗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喜悅。學困生在過去數學中受到的肯定、鼓勵相當少,因此要積極創造條件充分地鼓勵肯定他們,促使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上取得成功,使他們感到自己能學好數學。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降低和調整某些教學要求,以滿足某一層次學生的需要,促使教與學的適應,教與學的促進,教與學的統一。

  在教學中,實行“低起點、多歸納、勤練習、快反饋”的課堂教學方法,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為他們學好數學準備條件,但單靠有信心還是學不好數學的,如果學生沒有產生一種自己學好了數學的切身感受和興趣,那麼這種信心就不會持久,而且又會造成更大的失敗和自卑。因此在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後,更重要的工作是創造條件使學習困難的學生真正地學習和掌握大綱教材所要求的數學知識,使他們感到自己學好了數學。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立足於課堂教學的改革,實行“低起點、多歸納、勤練習、快反饋”的課堂教學方法,重點就是培養、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六、做好課外輔導工作

  現在的學生在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態度上都出現了一定的滑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經常不能按時完成基本學習任務,甚至有的出現厭學情緒。針對這種現狀,課外輔導和心理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地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中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並認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七、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形式,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需要教師組織大量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知識的產生髮展過程。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語言、素材,生動的素材能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永恆的記憶,而活潑的語言又是激發學生求知慾的良方。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教師要針對他們的特徵,選擇適當的素材,採用貼切的語言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掌握數學技術,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只靠傳統的粉筆加黑板是無法達到要求的。有許多圖片、影象需要多媒體展示,許多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需要電腦演示。在教學中,我們會經常遇到用較多的語言說明一些概念、公式等現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活化這些現象,而且特別直觀、形象,從中不需要教師多言語,學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數學知識。教師必須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和素材。

  我們只有不斷加強學習,不墨守成規,注重教學積累和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師個人綜合素質,才能順應教學發展的需要。

  現代社會要求教育面向四化,培育全面發展的人才,作為21世紀的數學教師,我們不能只讓學生會做各種各樣的“習題”,而是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一種社會價值,讓學生從生活中感悟數學,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內因,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增強其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式和對數學的態度,讓數學教學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服務。


黨校學習黨性鍛鍊總結
黨校黨性鍛鍊鑑定
相關知識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範文
初中繼續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高中數學教師心得體會範文
初一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中學教師心得體會範文
兩學一做中學教師心得體會範文
中學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3篇
中小學教師心得體會範文
新學期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大一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