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閱讀題是高三語文考試中必考題型,在備考階段考生需要多做閱讀訓練提高做題技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同學們閱讀練習。

  高三語文閱讀原文

  漢族成年禮——冠禮、及笄,經周代統治者的規範,在士及以上階層中廣泛實行,後經春秋戰國及魏晉亂世,很多儀節發生了簡化甚至變異。到唐代,雖然統治者做了禮儀重整,得到部分復興,但是卻呈現出衰微之勢,正如柳宗元所言,冠禮“數百年來,人不復行”。宋代司馬光亦云:“冠禮之廢久矣。”鑑於此,司馬光作《書儀》存其舊禮,其後的朱熹更作《家禮》在全社會大力推行,使得冠笄之禮廣泛通行於士庶階層,對後世影響深遠。金元一代,冠笄之禮不見於記載,而至有明一代,統治者力復舊禮,成年禮再度重建,然而到了國力衰微的明代後期又復於湮沒,至清代因朝廷改易,上層社會的成年禮幾於斷絕,所幸廣大民間依然有遵舊制、行舊禮者,但只不過是一成年禮俗形式而已。它們有的以斷片的冠禮或笄禮的形式獨立存在,有的融於婚禮之中,形式多樣,散在民俗生活之中。

  男子“慶號”,又稱“送號”“賀號”,至遲於民國期間,仍遍及大部分中國鄉村,形式上雖有差別,但都屬於以村落為依託的集體成年禮。如民國二十六年安徽《繁昌縣誌》載:“繁惟男子弱冠,父兄擇吉命字,親友置尺許小匾,金漆書之,禮以聯、燭、果、酒、彩、爆,名曰‘送號’。自是,成以字稱之,不復呼名。”民國三十年河北《高邑縣誌》載:“凡屆丁年,則聯絡等輩,舉行賀號。預請能文者按名選字,義意貴能關切。擇定後,書於紅紙,榜示通衢,鄉眾醵酒相賀。受賀者設筵酬謝,依次勸飲。以後則呼其號而不名。此禮簡而易行。”

  女子“上頭”,又稱“冠笄”“上梳”“梳頭”“開臉”等,都是笄禮的代稱,後世為婚禮合併,屬於與婚禮結合的個體成年禮。晚唐詩人韓偓《新上頭》詩云:“學梳鬆鬢試新裙,訊息佳期在此春。為要好多心轉惑,遍將宜稱問旁人。”詩中把一個即將成年、及笄待嫁的女子的嬌羞之態和微妙的心理變化刻畫得淋漓盡致。從這類詩中可以看出,在唐代,笄禮和婚禮就已經融合。後世更是如此,有大量的明清至民國時期地方誌記載可為證。民國三十二年福建《明邑縣誌》載:“女子於及笄時已字人,則男家須備送首飾、果餅之屆於女家,而女家則擇吉期為其女加笄,並將果餅分送戚屬,亦有宴客者。”並且,很多“上頭”與“開臉”習俗結合在一起。清同治五年湖北《長陽縣誌》載:“嫁娶前一日,女家為女束髮命笄,日‘上頭’,又日‘開臉’。”至今,民間婚禮中婚前梳頭、換裝、開臉等俗依然不改。

  如今,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各式各樣的成年禮也在興起。有的仿照古禮而行,一些傳統文化愛好者自行組織規模不等的仿古成年禮,取古代漢族男子冠禮、女子笄禮的形式紀念個體成年。有的與西方成年禮和當前時尚相結合,成年禮儀式中男子著西服,打領帶,女子著西式禮服,走紅毯、過成人門等,整個過程類似西方的交際舞會。有的則與時尚文化相結合,設計遠足、野外生存等帶有考驗性的儀式環節,培養對父母、對生命的感恩之情。當前的成年禮重建儘管眼花繚亂,形式重於內容,亂象叢生,但整個社會已經意識到成年禮之於年輕人成長的意義。

  高三語文閱讀題目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冠禮”“及笄”成年禮在周代得到規範,經春秋戰國及魏晉亂世後,發生了簡化甚至變異,後雖經歷朝統治者努力,但仍然趨向沒落。

  B.“慶號”是一種以村落為依託的紀念男子成年的禮儀,又稱“送號”“賀號”,至遲在民國期間仍遍及大部分中國鄉村。

  C.“上頭”本來是一種紀念女子成年的禮儀,又稱“冠笄”“上梳”“梳頭”“開臉”等,後來和婚禮融合,並延續至今。

  D.“慶號”“上頭”雖不是完整的成年禮俗形式,但它源於傳統文化中的冠笄之禮,對漸次衰微的民族禮俗有傳承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司馬光作的《書儀》、朱熹作的《家禮》對當時日趨衰微的成年禮俗起到了儲存、推廣作用,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B.在清代,成年禮在上層社會已不多見,但在民間仍然有一些遵舊制、行舊禮的人舉行,儘管這種成年禮已不大規範、系統。

  C.“慶號”是集體成年禮,有《繁呂縣誌》《高邑縣誌》為證;“上頭”則是個體成年禮,有《新上頭》《明邑縣誌》為證。

  D.當今的成年禮形式多樣,有仿古成年禮、與西方成年禮和當前時尚相結合的成年禮等,這至少說明人們已經意識到成年禮的重要性。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女子出嫁前一日,“女家為女束髮命笄”;男方須送首飾、果餅等物給女家:這些習俗表明及笄和婚禮已經合二為一。

  B.男子“慶號”、女子“上頭”、男女成婚都有戚屬和鄉鄰的參與,說明這些習俗都是傳統禮俗的組成部分,它們的存在與當時社會的組織形式密切相關。

  C.經歷春秋戰國及魏晉亂世,儀節發生簡化、變異,金元一代未有記載,至清代上層社會的成年禮也幾於斷絕:足見朝代更迭對傳統成年禮的衰微有巨大影響。

  D.男子“慶號”有較多的文化內涵,要請有文化的人接名定號;女子“上頭”則主要是梳頭、換裝、開臉,重儀容妝扮:從中可以折射出男女社會地位的不同。

  高三語文閱讀答案

  1.A***“經歷朝統治者努力”錯,原文只說及唐、明兩代統治者有恢復舊禮的努力***

  2.C***文中引用《新上頭》《明邑縣誌》是說明笄禮和婚禮的融合,並不能證明“上頭”作為“個體成年禮”的意義***

  3.B***“都有戚屬和鄉鄰的參與”表述不貼切。原文說女子“上頭”是個人成年禮,僅是“亦有宴客者”,可見並非普遍都有戚屬與鄉鄰參加***

論沉思閱讀練習及答案
高三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高三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高三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吉林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廣東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江蘇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海南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西藏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河北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上海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上海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