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怎麼考高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5日

  新一年的中考的腳步正在一天天的接近,那我們在歷史這一個科目怎麼可以考到高分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帶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高精度鞏固知識點精讀課文、把握內涵

  1.精讀課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覆閱讀,思考詞與詞間、句與句間、段與段間的前後關係,弄清每一個知識點,做到完整地回憶課本。

  如世界現代史“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一目就要弄清四個知識點:一是經濟危機出現的原因;二是經濟危機的出現;三是這次經濟危機的特點;四是這次經濟危機產生的影響。這四個知識點又是相互聯絡的,共同構成了關於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完整知識體系。

  2.把握內涵。在弄清知識點的基礎上還須向細處分析,進一步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全部內涵。

  2高準度理解歷史概念4個方法

  1.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弄清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作出準確定義的前提。

  2.完整歸納概念內容。

  3.區別概念的異同。在複習中應把同類或相似、相近的概念進行對比,區分其異同點,從而提高對概念的準確把握。

  4.運用概念分析問題。僅做到對概念的理解還不夠,能運用對歷史概念的準確理解來分析歷史現象才是複習中的理想境界。

  3高密度串聯知識網路抓點、串線、鋪面

  知識網路是知識內在的點、線、面交織而成的有機整體。在複習中,必須抓住教材中各知識點的聯絡,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知識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形成科學的知識網路。

  1.抓點。如士族制度問題,可抓住四個點:①魏晉時期,在地主階級中形成士族制度;②東晉南朝時期,士族勢力發展;③南朝末年,士族勢力漸衰;④唐朝末年,在農民起義打擊下,士族被進一步摧垮。這樣,對士族問題就有了完整而明確的認識。

  2.串線。“線”是有內在聯絡的歷史事件構成的知識線索。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縣,兩漢王國問題的解決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杯酒釋兵權”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廢丞相、八股取士、軍機處和文字獄,這些都是“點”,由這些點構成了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建立、鞏固、加強的發展史。

  3.鋪面。“面”是歷史某一時期或階段的全部內容構成的知識整體。

  總之,只有系統地把握歷史知識結構,才能比較輕鬆地掌握一個時期或階段的整體內容,進而捕捉歷史的階段性特徵,解題時才能撒得開、收得攏。

  4全方位分析歷史現象立體知識體系

  教材是按照時間順序對歷史進行敘述的,是一個平面系統。但高考命題則往往抽取歷史線索,挖掘知識聯絡,古今中外、縱橫交錯形成立體系統。因此,備考複習不僅要點線面結合形成知識網路,而且要在此基礎上拓寬、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歷史現象,形成立體知識體系。

  1.相對完整的敘述+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

  2.巨集觀分析+微觀考查。

  3.顯性聯絡+隱性聯絡。“顯性聯絡”是教材中歷史知識間較明顯的聯絡,而“隱性聯絡”則隱藏於知識之間。

  換言之,就是所謂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而隱性問題是對顯性問題的深化、概括、比較和系統化,顯性問題只有通過隱性問題才能提高其自身的價值。

  4.歷史學科+相關學科。

  5多角度比較人物事件掌握比較技能

  在歷史測試的四種題型中,無一不涉及到比較能力,因此,學會科學的比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較技能,尤為必要。

  1.把性質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進行比較,分析其不同背景、特點、作用或實質等。

  如兩次世界大戰、三次科技革命,各有其背景和特點;再如我國曆史上農民起義的作用,從政治上看主要有三類,一是“推翻”,如秦末農民戰爭,西漢綠林赤眉起義,元末、明末農民戰爭;二是“瓦解”,如東漢末年農民起義,唐末黃巢起義;三是“打擊”,如太平天國運動。

  2.把性質相同但分佈於不同歷史階段的歷史事件加以分析比較,理清發展線索。如對中國近現代史上幾次大的革命運動進行分析比較,既可以認識其不同的階段性特徵,又可以系統地把握中國革命史的全過程。

  3.把同類歷史事件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進行比較。如資本主義的侵略擴張,在工業革命前後就具有不同的特點。

  4.把某些表現相同而性質不同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認清其不同實質。如唐代手工作坊和明代手工工場,清政府向列強大借外債同現階段我國向資本主義國家貸款等問題。

  6科學化評價人物事件尺度、角度、信度

  要想科學地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必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要掌握評價的尺度、角度和信度。具體說來,應做到以下幾點:

  1.立場正確。要站在正確的階級立場人民的、愛國的立場和社會立場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進步、國際主義和改革探索等上看問題。

  2.觀點鮮明。評價歷史人物要堅持“時勢造英雄”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兩個基本觀點。

  3.方法得當、客觀公正。要全面而準確地分析和評價,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區分不同的階段,要運用辯證分析法、階級分析法、歷史分析法等方法進行全面而綜合的分析,切忌簡單化、片面性和絕對化,要注意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區域性和全域性、現象和本質的關係。

  7簡化概括歷史知識要點、時間、邏輯

  歷史知識浩瀚龐雜,要把其濃縮、概括、提煉成簡明扼要、要點明確的知識點、知識鏈才能有效地掌握教材。

  1.抽取要點。即正確選用課本中的關鍵字詞或章、節、目標題,或者用自己的語言精煉準確地表達出來,形成知識要點。比如蘇維埃政府實行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可提煉成①收企業;②徵餘糧;③禁商貿;④配物品;⑤強勞動。

  2.時間作序。即以時間為序來組織知識。

  3.邏輯劃塊。即按照有關知識的邏輯關係進行分塊概括。如中國古代各時期文化發展的原因,可以分析以下方面:

  ①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②經濟發展、社會繁榮;

  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④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發展等。

  8靈活化運用歷史理論堅持理論分析

  對任何歷史問題的分析,都必須以理論為根據,否則就無法保證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必須系統地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注重運用理論分析歷史問題。

  例如分析拿破崙的有關歷史問題,就可以運用不同的史學理論,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可以運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係分析拿破崙在政治舞臺上的出現;運用人民群眾和傑出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的原理,分析拿破崙帝國的政權性質;運用質量互變原理分析拿破崙對外戰爭性質的變化等等。

  只有堅持運用史學理論分析問題,史學理論水平、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平時要選擇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試題,進行史論結論合訓練。有目的、經常性的練習,必然會促使靈活運用理論的能力不斷提高。

  中考歷史滿分祕籍

  1要會看書

  中考歷史內容廣泛,涉及世界和中國的古、近、現代歷史,死記硬背那些條條框框,乾巴巴的歷史知識,不如從巨集觀的角度把握,則事半功倍,這裡要求的學生會看書,是融會貫通地看,而不是走馬觀花似地瞧:

  看標題,目的是為了尋找線索,瞭解每一課的結構;

  看標題的提示,尋找課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點;

  看課內和課後思考題,尋找答案或者從課內得到一些啟示,同時還應該做到邊看、邊劃、邊問、邊寫,看內容,劃知識點,找疑問,寫出疑問來,這是對學生複習時的基本要求。

  2要善於歸納

  歸納是指將眾多的或零散的歷史知識,按其同類進行梳理,可長可短,並不一定非依賴老師。成績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善於"自得其法"上面,歸納的好,條理清晰,棄繁就簡,效果自然就不尋常。比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介紹唐文化的這一內容時,有學生製作了下面一個簡表。

  這樣全新的組合,形成了新的知識結構體系,學生能夠全面準確地掌握這一段歷史知識。

  3要理清線索

  要求學生在看書時,通過對課本的歸類,理出課本內容的縱橫線索,形成知識網路,這種網路可以是整個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也可分階段地整理知識網路。如世界歷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史中美國霸權政策,關聯很多國家和地區,跨時半個世紀,是重點內容,又是複習中的一個難點,如果按大事線索,製作下面這樣一個簡單的圖示,就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4要巧答題目

  例如某年中考題目考到我國對臺政策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決不承諾放棄武力",可不少同學僅答一句"一國兩制"而失分,所以答題時審清題目很重要,避免粗心大意,過於緊張而顧此失彼,答題要緊扣題目簡明扼要,同時注意規範化、時序化。最後建議在寫歷史小論文時,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應該始終注意:

  觀點明確,論述集中,不泛泛而談;

  聯絡史實,詳略以說明觀點為度;

  文字通順,條理清晰,結構要合乎邏輯。

初二上學期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九年級上期歷史期末試卷含答案
相關知識
中考歷史怎麼考高分
中考歷史怎麼背誦得高分
中考歷史怎麼背誦得高分
高考語文怎麼提高分數
半命題的高考作文怎麼拿高分的技巧
初中歷史怎麼學提分快
高考歷史快速提高分數的複習方法有哪些
高考歷史快速提高分數的複習方法有哪些
我要高考了歷史怎麼學才能學好
高中歷史怎麼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