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的歷史人物是誰
紙上談兵: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紙上談兵的歷史人物是趙括。
趙括***?-前260年***,嬴姓,趙氏,名括。戰國時期趙國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 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國中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
紙上談兵的成語故事
紙上談兵”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傲,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佈“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紙上談兵的成語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成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貿然進攻,結果被秦軍打敗。
***注:現今經常用於形容長平之戰失利的趙括,但是戰國時無紙,何以談得上“紙上談兵”?本成語也不在史記原句中,查詢該詞句的話,清朝之前的典故中也未出現過該詞,據說是現代的某些書上聲稱是對趙括的形容造成的影響,因此成語出處存疑***
《史記》為西漢司馬遷所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 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本紀、書、表、世家、列傳五種形式。傳記的一種,主要記諸侯之事。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約成書於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鉅著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後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一般稱為“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 “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近人梁啟超稱讚這部鉅著是“千古之絕作”***《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
看了的人還看了:
1.紙上談兵的歷史典故
2.紙上談兵的趙括
3.描寫古代歷史人物的成語故事之指鹿為馬***趙高***
4.中國古代名人的故事
5.指鹿為馬歷史故事介紹
一篇關於改字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