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有哪些具體閱讀方法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是學生識字的主要途徑,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供大家參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
1、指導精讀。
就是說在每句閱讀時,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在課堂上教師就已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談感受。對於課外閱讀,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課上所學得方法加以運用,養成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
2、指導速讀。
在現代社會當中,對資訊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
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儘量多的資訊。
3、指導寫讀書筆記。
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
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我想我們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成賀卡、書籤等,這樣閱讀就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4、朗讀和默讀朗讀,也叫誦讀。
這是一個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言語的過程。朗讀把“目視”與“口讀”結合起來,聽讀並舉,聲情並茂,有利於理解、體驗和記憶,便於培養語感,一般詩詞文賦的閱讀多用此法。
默讀是不出聲地目視。文字元號通過視覺直映大腦,為大腦提供思維材料。默讀的視覺廣度大,閱讀速度快。默讀可以重複看,反覆看,有助於理解。
由於閱讀時默默無聲,更利於思考。除詩歌以外一般閱讀多用此法;在查閱資料,閱讀報刊,以及在理解性閱讀、研究性閱讀中也廣泛使用默讀法。
學生在默讀時,如果經常伴有標劃、批註、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助於提高閱讀效率。
2
第一、帶著疑問去閱讀
在閱讀語文課文時要帶著疑問去閱讀,一邊閱讀一邊思索問題,做到課文基礎性的理解為佳。
第二、補充閱讀
家長和老師可以根據當前學期課文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適合學生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從課外讀物中獲取知識的同時,也是提升閱讀能力,還可以作為教學的一種補充。
第三、標註重點
在閱讀課文時,學生們會遇到生字、生詞是再正常不過的。可用標註的方法標記,並針對標記的生字、生詞進行注音或註解,已達到提升記憶的作用。
標註,不僅是標註生字生詞,還可以標記詞句重點、中心思想和自己喜歡的語句。必要時可將這些標記的語句進行記錄,作為寫作時的素材,還可以養成良好的筆記習慣。
第四、默讀的方式更適合
默讀是閱讀方式的一種。優點:閱讀速度快,不易疲勞;更便於集中精神理解、吸收及思考課文內容;在默讀時做到邊看邊想,要把每一句、每一段課文都要看懂。
讀完一段想想段落大意是什麼,然後將每段課文大意串連起來,總結全文體現的重要內容。
3
一、問題法
讀書時帶著自己渴望解答的問題去讀,邊讀邊思考,達到基本上讀懂課文的目的。
二、移位法
課外同步閱讀既是教學的一種補充,也是向縱深閱讀練習的一個過程。教師在選擇課外讀物給學生閱讀時,應該根據所教文章的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在移位中獲得知識。
三、勾畫、摘錄法
閱讀時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勾畫,畫出本課生字詞,並註上音;畫出重點詞語和句子以及自己喜愛的詞句;畫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並註上符號。通過閱讀,在課本上留下自己“鑽”過、“爬”過的痕跡。
當然,閱讀時也要對必要的詞句等作適當的摘錄,如麗詞佳句、難詞難句、文章主旨等,逐步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
四、默讀法
默讀是語文學習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之一。默讀跟朗讀不一樣,朗讀講究“三到”,即眼到、嘴到、心到;默讀只講究“兩到”,即眼到、心到,默讀時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指著字一個一個讀,更不能讀出聲來。
要求較高的默讀,要做到邊看邊思考,而且要有比較快的速度。邊看邊思考,就是要把每句話、每段話的意思看懂,讀完一段就想一想,這一段大意是什麼,最後把大意連起來,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內容。
4
一、小學語文的閱讀方法
***一***快速閱讀
學生在進行第一遍閱讀的時候可以採用快速閱讀法,快速閱讀需要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閱讀之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然後快速地從所給的材料中找出與問題答案有關的資訊。
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聯絡材料的上下文去理解問題,在瞭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把資訊進行篩選,選取關於問題答案的主要資訊。
***二***目的性閱讀
學生要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去選擇讀物。在進行閱讀的時候,無論是在文章的思想內容,還是遣詞造句上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迅速找到與閱讀目的有關的內容,然後進行分析。在掌握了讀物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排除無關的材料,節省大量的時間,快速地達到自己進行閱讀的目的。
***三***標記閱讀
學生在閱讀時對文章上重要的句子、詞語、段落進行標記,在空白的地方寫上自己對文章某句話、某段話或者整篇文章的感想。整個閱讀就是對文章內容讀透的過程,特別是小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符號對文章做標記有利於加深記憶,增強對文章的領悟能力。
二、提高和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把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差,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感悟文章的內容,抒發自己的情感。
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對所讀文章的理解和感悟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習興趣。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引導的工作,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放飛思維,不能束縛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即使學生是對文章中一個字、一個詞或者一段話的理解,都能體現出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課本上的幾十篇課文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除了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外,還要指導學生在課外積極閱讀。把課內的學習與課外的閱讀結合起來,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增長了其他方面的知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建立在大量的閱讀上。
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適當地介紹學生適合他們的讀物,然後在下次課堂上利用部分時間讓學生分享閱讀書籍的感想,讀過同樣書籍的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這樣能激發學生在課外進行廣泛閱讀的興趣。
***三***關注學生知識的落實
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追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導致學生對課堂的學習知識沒有很好的掌握,教學方法只是流於形式。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學到知識,所以語文基礎知識的落實才是關鍵。
小學語文教師每節課的教學形式應該是圍繞學生需要掌握的某個知識點去設計,閱讀課也不例外,不然學生既學不到知識,也提高不了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還要關注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語文素養,培養小學生豐富的情感和積極的態度。在語文閱讀中,文章中含有生動的人物形象,高尚的情感以及簡單明瞭的道理等等,這些出色的品格都值得學生的學習。
除此之外,也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格的培養。語文教師要通過文章的內容,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
***五***啟發學生質疑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的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處在被動地接受知識狀態,學生不能真正學到閱讀的技能。
所以教師應該通過對文章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自行閱讀的習慣。
當然,這個過程還需要教師的引導,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讓學生善於發現問題,並提出質疑,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還可以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不懂的字詞自己動手翻閱字典進行查詢,實在不能解決的可以向老師求助。
或者引導小組互相監督學習,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提出問題和建議,對於學生不能解答的難題,教師可以為他們講解。
小學五年級關於珍惜時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