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黃帝陵導遊詞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的陵園。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到陝西黃帝陵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參考!

  1

  陝西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墓,被稱為中華第一陵,是民族聖地。千百年來,每逢清明,來此拜謁祭陵的人絡繹不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點。

  黃帝陵,地處黃陵橋山,沮水環繞,群山環抱,古柏參天,四季青翠,環境幽雅。山下有大路可通山頂直至陵前。祭亭中央的高大石碑上刻有郭沫若題“黃帝陵”三個大字。祭亭後的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四字。黃帝陵位於山頂正中,陵冢高3.6米,周長48米。陵墓前數十米處有一高臺,相傳漢武帝徵朔方還,來這裡祭奠黃帝,築臺祈仙,故稱“漢武仙台”。

  軒轅廟,呈四方形,廟門朝南,氣勢雄偉。廟院內有大殿,門額上懸掛著“人文初祖”大匾。大殿中間安放著巨大的黃帝牌位,上書“軒轅黃帝之位”。廟院內的“黃帝手植柏”,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距今4000餘年。巨柏高米,樹幹下圍10米,有諺語稱:“七摟八紮半,圪裡圪噠不上算”,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另有一株高大古柏相傳為漢武帝“掛甲柏”,又名“將軍柏”。廟內碑亭,有碑石約50通,內容主要是歷代帝王的“御製祭文”和歷代修葺陵廟的記載。其中有孫中山、毛澤東親筆撰寫的祭文。

  黃帝陵風景名勝區,面積28平方公里。劃分為東灣、西灣、馬山、印臺山、黃花溝、橋山鎮6個景區。黃帝陵陵寢聖地,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橋山夜月、沮水秋風、南谷黃花、北巖淨雪、龍灣曉霧、鳳嶺春煙、漢武仙台、軒轅古廟等被譽為黃陵八景。橋山現有古柏8萬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多萬株,面積86 7公頃,為我國面積最大的古柏林。高者參天,低亦拂雲,常青不凋,樹姿優美。

  黃帝陵經過大規模整修,一、二期工程已經竣工。新建軒轅廟山門、黃帝陵祭祀大殿、廟前廣場、軒轅橋、橋南廣場,拓寬改造了陵區道路,並廣植松柏花木,綠化美化陵區。山下修建了印池,水面約12公頃,碧波盪漾,湖光山色,遊船悠悠。規劃修建“三皇五帝”展覽館,印臺山海外華人墓園,以實現炎黃子孫葉落歸根的夙願。

  位於延安市黃陵縣城北1公里處的橋山之巔。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他率先民奠定了中華民族最初文明,被尊稱為“人文始祖”。為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分類第一號,堪稱“華夏第一陵”。

  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祭祖、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合力的聖地。陵在山頂正中.面朝南,高3.6米,周長48米。山上81600餘株古柏遮天蔽日,鬱鬱蔥蔥,它在沮水迴繞,群山環抱之中,有花崗岩路可通山頂,路旁有下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陵前有一祭亭,紅柱綠瓦,四角飛簷,亭中石碑有郭沫若題“黃帝陵”三字。亭後一石碑,是明代嘉靖年間立的“橋山龍馭”,道明此地是黃帝乘龍昇天之處。陵園中一株高19米古柏,相傳為黃帝所植,有5000多年了,被稱為“世界柏樹之父”。

  黃帝陵園景區由陵園區和軒轅廟區組成。山環水繞,建築恢弘大氣,充分體現了中國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明的開拓者——黃帝的敬仰和愛戴。新中國成立後,每逢清明節、重陽節在此進行祭禮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的國家大典。為國家首批5A級景區。

  2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從黃帝開國建國算起。國 孫中山的祭黃帝陵詞開首就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這個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黃陵縣,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說。司馬遷在《史記》裡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為此,延安又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逝世後安葬於今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唐代宗大曆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裡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1962年,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曆代帝王御製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迴歸紀念碑”。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廟內有相傳黃帝手植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

  3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從黃帝開國建國算起。國 孫中山的祭黃帝陵詞開首就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這個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黃陵縣,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說。司馬遷在《史記》裡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為此,延安又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逝世後安葬於今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唐代宗大曆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裡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1962年,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曆代帝王御製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迴歸紀念碑”。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廟內有相傳黃帝手植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

看過""的還:

陝西明城牆導遊詞
陝西法門寺導遊詞
相關知識
最新的陝西黃帝陵導遊詞範文
陝西黃帝陵導遊詞
關於陝西炎帝陵導遊詞怎麼寫
延安黃帝陵導遊詞
寧夏西夏王陵導遊詞
西夏王陵導遊詞
最新的湖南炎帝陵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山西關帝廟導遊詞範文
陝西省華山導遊詞範文
陝西省韓城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