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基本學習方法
目前我國高中地理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過分重視某種學習方式,忽視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和監控,不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因此,加強地理學習方式的探究是地理教師需要思考的重點話題。本文將對進行分析。
一、關於地圖的地圖的利用
1、學會分類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資料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
2、學會讀圖
①先讀圖的主題
②看清圖例
③注意細節
④聯絡實際
3、學會變圖
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
②圖文轉換
4、學會用圖
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
②用圖記憶
複習中國地理:可看10方面地圖,即: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資源圖森林、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等、中國農作物分佈圖、中國工業分佈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商業中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自然保護區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
學習世界地理:
1、要在十條線上下功夫五條經線、五條緯線。
2、找出十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3、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範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並問一個為什麼?這樣你會發現你開始“腦”中有“圖”,“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
二、對於高中地理教材的理解
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視覺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絡,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
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複習中要跳出教材的侷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範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佈區位選擇、成因、特點、問題、解決措施
三、注重高中地理學習的幾個環節
學習地理與學習其它科目一樣,要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上課、練習、複習,特別是容易忽略的預習、複習兩個環節。
根據記憶規律,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也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預習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內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處,便於上課分配注意力,因為上課時間每一分鐘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課有明顯的節奏感,必須將勁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放在重難點上。學習地理決不能等全部學完後再回頭複習,這樣你是決不會理解課本知識的,你會發現學地理很難。可是如果你把地理當天的內容當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點知識就在你腦子裡更明確一些,日積月累就會培養成為你的地理思維,那麼學習地理就會易如反掌了。高考雖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礎,地理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實、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等,因此,複習中應多看書。實踐證明,自覺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
四、收集資訊理論聯絡實際
現代社會是個資訊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資訊,如電視新聞、報刊雜誌、媒體網路、旅遊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資訊,這些資訊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地理知識和敏感具體的地理問題,我們要善於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地理知識。課外同學們也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資訊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網際網路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地理資訊。這不僅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獲取資訊、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資訊就是資源,資訊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自己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勇於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五、分清高中地理中的誤區
自然災害至少包括了以下兩個根本屬性:一是事件成因必須是以自然因素為主可以有部分人為因素;二是要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存條件產生危害,如果不產生這種危害,則不能稱之為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並非一無是處,颱風可以帶來大量降水,緩解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也可緩解此時此地的高溫天氣;寒潮有助於地球表面熱量交換,可以帶來降水,緩解旱情,有利於農作物越冬,可凍死田地裡的害蟲;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岩漿岩中存在礦產資源。???
颱風中心的天氣表現為無風、少雲和乾暖。颱風內的風是逆時針北半球方向吹動,使中心空氣發生旋轉,而旋轉時所產生的離心力,與向中心旋轉的風的向心力互相抵消,因此形成颱風中心無風的現象。也正因為如此,天氣預報中說“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而不說“颱風中心最大風力”。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是兩個描述地震的、含義不同卻又相關的概念。震級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級,即一次地震所釋放能量的大小,而烈度表示地震對地面的影響和破壞程度,一次地震震級只有一個,而烈度在各處不同。影響烈度的主要因素有①震級:烈度與震級呈正相關;②震中距:若其他條件一致,則烈度與震中距呈負相關;③震源深淺:烈度與震源深淺呈負相關;④地質構造:斷層處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區烈度大;⑤其他:如地面建築構造、人口密度等。
自然災害的絕對損失與相對損失是不一樣的。一個地區經濟發達,雖然災害的絕對損失嚴重,但由於經濟總量高,抗災減災的基礎雄厚,所以災害對該地區造成的相對損失較小。
高中地理學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