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人是如何降暑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夏天天氣炎熱,你知道古人們都是如何解暑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人是如何降暑的?一

  扇子的發明人是誰,目前已無法考證,不過我估計這種辦法原始社會時就有人掌握了,只是他們手裡拿的很可能是一片大大的樹葉,搖破了再爬樹摘一片,很費事。 後來,扇子變結實了,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還有人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涼友”。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比較省力氣,也比較有“檔次”。文人墨客喜歡在扇面上寫詩作畫,既可消暑,又添情趣。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主人涼爽愜意,僕人當然是要汗流浹背的。到了漢代,一種名叫“葉輪撥風”的大型納涼器具騰空出世,其消暑效果非常可觀。《西京雜記》中記載:“長安巧匠丁緩作七輪扇,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滿堂寒顫”這四個字很令人震撼,不過又肯定要害得那“一人運之”的“一人”滿身臭汗。 涼屋 唐代出現了一種供人消暑的“涼屋”。“涼屋”通常傍水而建,採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涼氣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沿簷而下,製成“人工水簾”,屋子裡自然會涼快起來。這個方法比“人工風扇”和“葉輪撥風”效果好得多,不論從科技角度看,還是從人文角度看,都是一種進步哪怕後一種的進步是順帶的。到了明代,“涼屋”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此有精彩描述:“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不難看出,明代人已知道在消暑時巧妙利用地理優勢,掘井納涼,天然環保,不乏科學道理。 冷飲 扇子也罷,“涼屋”也好,身上涼快了,嘴巴卻享受不到。都說“民以食為天”,大夏天的,要是不吃點喝點冰涼之物哄哄嘴巴,怎麼會舒服?所以,冷飲也早早出現了。 大約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富貴人家就已經開始在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設有專掌“冰權”的“凌人”。西周時期,“凌人”更上升為朝廷中的一個職位,從職者專門負責冷飲的製作,這足以說明當時冷飲之珍貴。春秋末期,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楚辭·招魂》中有“挫糟凍飲,酹清涼些”的記述,讚賞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古代甚至還有“冰廚”——《吳越春秋》中就記載越王勾踐出遊時食宿於冰廚,在當時,它堪稱空調房間,可想而知耗用人力和冰量一定相當大。 唐代開始出現“冰商”,也就是商業性的藏冰戶。冬天藏冰,入夏拿出來賣。有“冰商”賣冰只認錢不認人,高估了人們的“渴望”,反而弄巧成拙。據《唐摭言》載,有人盛夏在街頭賣冰,過路人熱不可耐,都想一食為快。賣冰者自以為奇貨可居,故意把冰價抬高,路人一氣之下都忍熱走開了。不一會兒,冰都融化了,賣冰人賠了本。比起今天的一些房地產商來,這位賣冰人真是不幸。 到了宋代,冷飲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詩人楊萬里曾對一種叫“冰酪”的冷飲大加讚賞:“似賦還鹹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馬可·波羅來中國時,受元世祖賞賜,幸福地品嚐到了當時的皇家冷飲“冰酪”它由果汁、牛奶、冰塊等調製而成。後來,馬可·波羅把“冰酪”的製作技術帶回義大利。義大利對這一技術嚴加保密三百年後,被法國人出高價買走,此後不知怎麼的又傳到了英國。英國人改造後,製出了我們今天常吃的“冰激凌”。不知道他們大賺其錢時,有沒有想到要謝謝一下中國的忽必烈。

  古人是如何降暑的?二

  瓷枕 除了上述方法,古人還有別的度夏高招。中國自古被稱為“瓷器王國”,古人除了會用瓷器做碗、做花瓶外,還發明瞭瓷枕。瓷枕的枕面是一層釉,冰冰涼涼的,夏天枕於其上,睡起覺來當然涼快。所謂“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恐怕就是古人對瓷枕的熱情謳歌。古代的夏天同樣有蚊蟲,躲避蚊蟲同樣是度夏的一件要事。但那時蚊香並不普及,更沒有電蚊香片什麼的。所以,古人在夏天一般都要躲在蚊帳裡睡覺。睡久了,就睡出了花樣和情調。人們會在帳內懸掛茉莉、珠蘭等香花,夜帳中沁人心脾、香氣四溢。對今天的失眠症患者,用這一招催眠估計會有效。巧手的婦女還會用花枝編成麒麟、鯉魚等吉祥物掛在紗帳裡。有人還別出心裁掛上香囊,讓香囊中的藥材幫忙驅趕蚊蟲,堪稱不用燃燒的環保蚊香。

  古人是如何降暑的?三

  最簡單最便宜方法那必須是扇扇子了,至於扇子是誰發明的,書上沒有明確記載,畢竟隨手拿片葉子就能充當的東西應該談不上是發明。後來扇子越做越精緻,種類越來越多,平日使用最多的幾種不外乎蒲扇、紙摺扇,經濟條件好的人家則會使用絲綢絹帛製成的扇子,這些扇子還有一些好聽的名字“搖風”、“涼友”等。我們在一些古裝的影視作品中經常能看到皇帝身後會有會有兩個宮女各持一把大扇子,這扇子稱作掌扇,有兩種用途,一是為了顯示威嚴,二是取風納涼。

  關於古人納涼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可以說是冰淇淋的發展之路。據說唐代開始就有“冰商”這一行業的出現,沒錯,冰商就是指一些商業性的藏冰戶,他們在冬季大規模的藏冰,到夏季時再拿出來售賣。《唐摭言》中就有記載過,當時的冰商太高估這一行業的受歡迎程度,認為此乃奇物,所以在售賣時將價錢抬的很高,以至於大家即使熱到汗流浹背也不花錢買冰,沒過一會,冰商的冰就差不多都化了。

  後來人們學會了製冷飲,有一次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受到元世祖的賞識,被賜了一碗當時皇家特有的“冰酪”,馬可波羅飲用後大概是有一種“此物只應天上有”感覺吧,他將製作的方法學會後帶到了義大利,三百年後,被法國人出高價買走,後來又莫名其妙的傳到了英國,英國人改造後,就製出了我們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古時候的納涼方法說起來也不少,但畢竟技術條件有限,所以因為中暑而發生意外的也不在少數。

  在清朝,伏天裡選擇中草藥避暑是當時北京地區一大特點,在《京都風俗志》中記載,在伏天,有人喝冰水,有人煎熬蘇葉、藿葉、甘草等湯,稱之為暑湯,並在街上出售。這裡的“蘇葉”,即紫蘇葉,中醫學認為紫蘇性溫、味辛、發表散寒、理氣寬中、化痰止咳。中老年和兒童夏日飲蘇葉湯,則有健脾補中的功效。除了老百姓喜歡製作暑湯消暑外,宮中的御醫在夏季也會開出消暑的中藥方子,如香薷湯、暑湯等湯劑,還有香薷丸、藿香正氣丸、清暑益氣丸等丸藥。這些藥方主要的成分是藿香、香薷、扁豆、陳皮、茯苓、木瓜、滑石、甘草等。

關於國慶節的數學手抄報
歷史上的齊桓公是誰
相關知識
關於古人是如何降暑的
古人是如何讀書的
關於大腦是如何記憶力的原理
中秋節古代人是如何稱呼的
關於學習桌如何擺放的風水知識
髖骨關節積液是如何形成的
關於大學生如何減壓的英語作文***2***
古代人是怎麼降暑的
名人是如何成功的故事作文大全
名人是如何成功的故事作文精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