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是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骨折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那麼當你遇到骨折時有哪些急救方法呢?下面就一起和小編來看下吧。

         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

  1、骨折發生後,應當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如果不固定,讓骨折部位亂動,有可能操作神經血管,造成麻痺。但是,骨折時,由於區域性有內出血而不斷腫脹,所以不應固定過緊,不然會壓迫血管引起淤血。

  2、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側,在木板和肢體之間墊上棉花或毛巾等鬆軟物品,再用帶子綁好。鬆緊要適度。木板要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做超過關節固定,這樣才能徹底固定患肢。如果家中沒有木板可用樹枝、擀麵杖、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

  3、面板有破口的開放性骨折,由於出血嚴重,可用乾淨消毒紗布壓迫,在紗布外面再用夾板。壓迫止不住血時,可用止血帶,並在止血帶上標明止血的時間。

  骨折康復常見誤區及不良後果

  誤區:按摩或熱療可以止痛化瘀

  後果:引起腫脹

  對於急性外傷或手術後的病人,許多親朋好友會在區域性進行按摩或做些熱敷,誤認為這樣可活血化瘀止痛。但這樣做,很容易導致病人受傷處異常腫脹疼痛,嚴重者甚至出現血管神經損傷,影響療效。

  專家認為,事實上,一般受傷後24小時內,較大手術後72小時內,是不宜在創傷區域性按摩和熱療的。因為此期是急性炎症水腫期,創傷區域性揉按和熱療不利組織修復,會影響下一步的治療。在急性創傷後應立即制動,做些冰敷,送到醫院,由醫生予以專業的處置,如冷療、患肢抬高,結合表淺輕柔的淋巴按摩等。

  誤區:石膏固定應當不動

  後果:帶來功能減退

  骨折患者的初期重要治療步驟是固定以利於骨痂生長,石膏固定是常用的外固定方式。許多人誤認為石膏固定就是不能動。這也是非常不正確的,黃華揚提醒患者,由於長期制動,也可帶來諸如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甚至血栓等併發症。

  因此,骨折病人復位固定好後,一定要多運動肢體跨關節遠端,例如,手臂骨折,可以採用“握拳—鬆手—握拳”的方法活動。對於獲得充分內固定的患者,可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患處循序漸進的系統康復訓練。

  誤區:骨折病人最好長期臥床

  後果:導致血栓,甚至有致死風險

  “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需臥床靜養”是句老話,也是人們對骨折問題最大的誤區。“骨折或手術後是需要相對制動的,但不等於人們誤認為的完全不動。”專家認為,尤其是年老體弱的骨折患者,往往因體弱更加缺乏運動,這都可導致一系列的臥床併發症。

  專家指出,臥床併發症很多。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等內臟系統疾病,血栓、泌尿系感染、結石等迴圈系統疾病,食慾下降、便祕等消化系統疾病,都是常見的併發症。另外還可能導致壓瘡、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無力,引起體質虛弱、痛閾下降、情緒低落等,從而影響恢復。

  專家告誡骨折患者,在這些併發症中,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較高,致死率也高,早期進行下肢肌肉主動收縮是預防的一個有效方法。現代醫學認為早期康復運動對肢體功能恢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骨折或手術後,應遵從骨科醫生或康復醫生的專業意見,在指導和幫助下進行系統科學的康復運動和治療。

  2、骨科術後,康復治療好處多

  “對於骨折來說,康復治療是手術的延續,術後要結合科學的康復治療才能幫助患者肢體功能恢復,達到手術治療的目的。”康復專家認為,截癱、四肢癱、椎間盤突出、腰腿痛、頸椎病,以及骨關節病、運動創傷、骨折、截肢、手外傷等病患患者一般都需要骨科康復服務。

  專家介紹說,骨科術後康復治療非常重要,康復干預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應該從術前功能評估時就開始介入,且幾乎每個病種都應逐漸進行相應的康復治療。”

  不過,專家提醒道,因為康復手段多而複雜,專業性較強,每種方法都有不同的適用範圍,對於不同手術情況和個體,宜採用的康復措施也不一樣。所以,適用哪種康復方法以及具體如何實施,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在專業康復師或骨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系統、全面的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主要內容包括運動康復訓練、理療、專業支具的定製和使用等。其中康復訓練是康復治療的重要內容,包括肢位擺放、維持與改善關節活動度、肌力增強、關節鬆動、平衡與本體覺、關節穩定性、感覺運動的協調性、呼吸運動、淋巴按摩、醫療體操等。理療包括祖國醫學傳統的鍼灸、中藥外敷,以及各種聲、光、電、冷熱等物理因子治療。

骨折急救的注意事項
骨折急救處理措施
相關知識
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是
指導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骨折急救的注意事項
骨折急救的目的
骨折急救的處理原則
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
如何正確地跑步的主要方法
飲食養生的主要方法
火災急救的基本方法
藤球怎樣製作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