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麼形成的_地球形成的原因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地球形成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球形成的原因
形成說法
1.彗星碰撞說:這種學說認為很久很久以前,一顆彗星進入太陽內,從太陽上面打下了包括地球在內的幾個不同行星***1749年***。
2.隕星說:這種學說認為限星積聚形成太陽和行星***1755年,康德在《宇宙發展史概論》中提出的***。
3.宇宙星雲說:17%年,由法國人拉普拉斯在《宇宙體系論》中提出,他認為星雲***塵埃***積聚,產生太陽,太陽排出氣體物質而形成行星。
4.雙星說:這種學說認為除太陽之外,曾經有過第二顆恆星,所有行星都是由這穎恆星產生的。
5.行星平面說:這種學說認為所有的行星都在一個平面上統太陽轉,因而太陽系才能由原始的星雲盤繞而產生。
6.衛星說:這種學說認為海王星、地球和土星的衛星大小相等。也可能存在過數百個同月球一樣大的天休,它們構成了大陽系,而我們已知的衛星則是被遺留下來的“未被利用的‘材料。
在以上眾多的學說當中,康德的隕星假說與拉普拉斯的宇宙星雲說,雖然在具體說法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認為太陽系起源於瀰漫物質《星雲***。因此,後來把這個假說統稱為康德—拉普拉斯假說,而且被相當多的科學家所認可。
但隨粉科學的發展,人們發現”星雲假說’也基露了不少不能自圈其說的新問題:如逆行衛星和角動量分佈異常問題。根據天文學家觀察到的事實,在太陽系的系統內,太陽本身質量佔太陽系總質,的99.87%,角動,只佔0.73%。而其他九大行星及所有的衛星、彗星、流星群等總共只佔太陽系總質量的0.13%,但它們的角動量卻佔99.27%.這個奇特現象,天文學上稱為太陽系角動,分佈異常問題。星雲說對產生這種分佈異常的原因“束手無策”。
另外,現代宇航科學發現越來越多的大空星體互相碰攏的現象,1979年8月30日,美國的一顆衛星P78-1拍攝到了一個罕見的現象:一顆彗星以每秒560千米的高速一頭栽入了太陽的烈焰中。照片清晰地記錄了彗星衝向太陽並被吞噬的悄景,12,J%時以後,彗星就無影無蹤了。
1887年,也發生了一次“太空車禍”,人們觀測到一顆彗星在行經近日點時,彗頭被太陽吞噬。1945年,也有一顆彗星在近日點“失蹤‘。前蘇聯天文學家沙弗洛諾夫還認為,地球之所以側著身子圍繞太陽轉,是地球形成1億年後被一顆直徑1000千米、重達10’,億噸的小行星挽斜的……既然宇宙間存在天體相撞的事實,那麼,布封的”彗星磷撞說‘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於是新的災變說應運而生。
我們知道,地球起源的學說一直層出不窮,但地球到底是怎樣形成的,仍是一個謎,希望科學家早日揭開這個謎題。
地球的演化
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形成時期,其時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億年前誕生時候的地球與21世紀的大不相同。根據科學家推斷,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由熾熱液體物質***主要為岩漿***組成的熾熱的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固態的地核逐漸形成。密度大的物質向地心移動,密度小的物質***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這就形成了一個表面主要由岩石組成的地球。
第二階段為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其時限距今4200-543Ma。地球自不間斷地向外釋放能量,由高溫岩漿不斷噴發釋放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構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氣層---原始大氣。隨著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再匯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這樣,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階段為顯生宙時期,其時限由543Ma至今。顯生宙延續的時間相對短暫,但這一時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質演化十分迅速,地質作用豐富多彩,加之地質體遍佈全球各地,廣泛儲存,可以極好的對其進行觀察和研究,為地質科學的主要研究物件,並建立起了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地球的結構
大氣圈
地球大氣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它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圈沒有確切的上界,在2000~1.6萬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
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會有少量空氣,它們也可認為是大氣圈的一個組成部分。地球大氣的主要成份為氮、氧、氬、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氣體。地球大氣圈氣體的總質量約為5.136×1021克,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0.86%。由於地心引力作用,幾乎全部的氣體集中在離地面100公里的高度範圍內,其中75%的大氣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對流層範圍內。根據大氣分佈特徵,在對流層之上還可分為平流層、中間層、熱成層等。
水圈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澤、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個連續但不很規則的圈層。從離地球數萬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氣圈中水汽形成的白雲和覆蓋地球大部分的藍色海洋,它使地球成為一顆"藍色的行星"。
地球水圈總質量為1.66×1024克,約為地球總質量的1\3600,其中海洋水質量約為陸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層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個地球沒有固體部分的起伏,那麼全球將被深達2600米的水層所均勻覆蓋。大氣圈和水圈相結合,組成地表的流體系統。
生物圈
由於存在地球大氣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礦物,在地球上這個合適的溫度條件下,形成了適合於生物生存的自然環境。人們通常所說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體,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據估計,現有生存的植物約有40萬種,動物約有110多萬種,微生物至少有10多萬種。據統計,在地質歷史上曾生存過的生物約有5-10億種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絕大部分都已經滅絕了。
現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層部分、大氣圈的下層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構成了地球上一個獨特的圈層,稱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個獨特圈層。
岩石圈
對於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態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地震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一個不連續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
由於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態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岩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
由於洋底佔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佔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米,大量發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佈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臺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岩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絡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軟流圈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約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個明顯的地震波的低速層,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稱之為軟流圈,它位於上地幔的上部即B層。在洋底下面,它位於約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陸地區,它位於約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約位於60~250公里處。
現代觀測和研究已經肯定了這個軟流圈層的存在。也就是由於這個軟流圈的存在,將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區別開來了。
地幔圈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約33公里處有一個顯著的不連續面***稱為莫霍面***之外,在軟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內部約2900公里深度的介面處,屬於地幔圈。
由於地球外核為液態,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過此介面在外核中傳播。P波曲線在此介面處的速度也急劇減低。這個介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發現的,所以也稱為古登堡面,它構成了地幔圈與外核流體圈的分介面。整個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下地幔的D′層***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層***2700~2900公里深度***組成。
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層存在強烈的橫向不均勻性,其不均勻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層相比擬,它不僅是地核熱量傳送到地幔的熱邊界層,而且極可能是與地幔有不同化學成分的化學分層。
外核液體圈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謂的外核液體圈,它位於地面以下約2900-5120公里深度。整個外核液體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動力學粘度很小的液體構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稱為E層,完全由液體構成。4980-5120公里深度層稱為F層,它是外核液體圈與固體核心圈之間一個很簿的過渡層。
固體核心圈
地球八個圈層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謂的固體核心圈了,它位於5120-6371公里地心處,又稱為G層。根據對地震波速的探測與研究,證明G層為固體結構。地球內層不是均質的,平均地球密度為5.515克/釐米3,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僅為2.6~3.0克/釐米3。
由此,地球內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並隨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現明顯的變化。地球內部的溫度隨深度而上升。根據最近的估計,在100公里深度處溫度為1300°C,300公里處為2000°C,在地幔圈與外核液態圈邊界處,約為4000°C,地心處溫度為5500~6000°C。
青藏高原是怎麼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