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國民歌的藝術特徵
在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發展的歷史上, 民歌是最早形成的音樂體裁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了,希望你喜歡。
民歌來源於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實踐, 並伴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進步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音樂體系,成為我國民族音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將我國民歌藝術的基本特徵概括總結如下:
民歌藝術特徵一、 歷史悠久、體裁豐富,歌舞性強
我國民歌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它最早的表現形式是早期的勞動號子,曲調短小、節奏簡單,多以吶喊、吆喝等演唱形式為主。原始社會的後期,又出現了《九韶》等節奏較複雜的樂舞。到了我國曆史上的夏商時期,隨著奴隸社會等級制度的形成, 民歌也逐步分化,形成了民間民歌和宮廷雅樂民歌兩種體系。特別到了封建社會時期的漢朝, 政府還設立了專門的音樂機構——樂府,使我國的民歌有了較大的發展。從這時起直到我國封建社會末期的清朝, 我國的民歌經歷了“唐詩”“宋詞”“元曲”“明歌”“清戲”的不同歷史時期, 其間不但在唐代設立了專業的聲樂教育機構——梨園,還湧現出瞭如《竹枝歌》、《吳歌》、《木蘭辭》、《茉莉花》等大量的優秀民歌作品。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中國民歌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更加重視民族音樂與民歌的發展,繼瀋陽音樂學院於1956年成立民族聲樂教研室後,上海、中央等音樂學院也相繼成立民族聲樂系。培養出了大批深受人們喜愛的音樂家,同時也創作出《十五的月亮》、《烏蘇裡船歌》、《小白楊》等膾炙人口的聲樂作品,使民族聲樂在教育教學方式、教育教學理論及聲樂演唱技巧上,形成科學、完善的音樂體系。
我國的民歌體裁極其豐富,按演唱形式可分為:勞動號子、小曲、山歌、兒歌等。按地域不同可分為:東北民歌、陝北民歌、雲南民歌、新疆民歌等。按民族不同又可分為:漢族民歌、朝鮮族民歌、蒙古民歌、哈薩克族民歌等少數民族民歌。我國古代民歌的表演形式多以“歌”“詩”“舞”三者結合為一體。如《樂記》中記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皆本於心。”到了現代,由於民族聲樂體系日趨完善,其表現形式也更加豐富多彩,但“歌伴舞”還是民歌在大型文藝演出中主要表演形式之一。
民歌藝術特徵二、取材廣泛,即興性、傳播性強
由於我國的民歌無論在曲調還是歌詞的創作上,其素材多來源於勞動人民日常生產與生活實踐,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各地域民歌多以簡單的幾種曲調為旋律基礎,大都無固定唱詞,歌詞都是人們見景生情,隨時即興編出。想什麼唱什麼、看什麼唱什麼。在即興編詞的同時,民歌曲調上必然產生不同程度的變異,使一首民歌有兩種或更多種變體的現象產生。如:《茉莉花》、《繡荷包》、《阿詩瑪》等民歌變體作品遍佈全國各地。由於民歌作品多取材於民間,其內容貼近生活,主題鮮明、感情真摯、通俗易懂,傳播面積廣、速度快、流行性強。如:我國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就曾經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其歌劇《圖蘭朵》中運用,可見中國民歌傳播之廣。三、時代性與社會功能性強
民歌創作的源泉是勞動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實踐。無論從旋律還是歌詞以及演唱形式都非常貼近生活,所以它在不同社會與歷史背景的情況下,所表現的時代性也有所不同。原始社會時期,民歌的產生主要是人們集體勞動與生產生活的需要,它主要反映人們的生產勞動的過程;其次是反映人們與自然界作鬥爭的過程。據《禮記·郊特性》中記載,在伊耆氏的《蠟辭》中間的“蜡祭”所用的歌詞是:“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它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的自然生活條件的渴望。
在奴隸制社會,隨著等級制度的形成,使民歌體系也產生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以表達勞動人民的願望與思想情感為基礎,其作品主要描寫奴隸們的生產與生活,揭露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和壓迫。另一方面則是被奴隸主等統治階級所控制,成為表達他們思想意志,鞏固他們奴隸統治權力的手段。並且也利用它來滿足自己享樂的要求。如《易經·萃》中記載: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苦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由自!反映了奴隸們被嚴格管制,沒有人身自由的生活情景。
到了封建社會時期,階級分化和階級矛盾更加激化,民間民歌作品對統治階級剝削與壓迫不只限於像奴隸制時的民歌作品那樣,只是表現出一種忍受與無奈,而是在揭露與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了反抗與鬥爭。如:元朝時在江西、福建一帶流傳的民歌怨謠的歌詞:“官吏都歡天喜地,百姓卻啼天哭地。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歌曲將勞動人民暗無天日的生活情景描繪得十分透徹。
到了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由於長期的戰亂增加了人民現實生活中的痛苦。這一時期的民歌大多表現勞動人民反對內戰,反對民族壓迫的抗日作品。特別是五四運動前後,不少反映現實生活的小調性的填詞歌曲在民間流傳。如:《小放牛》、《五更調》、《孟姜女》、《鳳陽花鼓》。反映抗日題材的作品有《王老五》、《游擊隊歌》等優秀作品。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和改革開放,新中國民歌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使中國民歌藝術不但在作品上,而且在教育與教學體系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完善。湧現出吳雁澤、李雙江、郭頌、閻維文、等一大批歌唱家。在作品上如《讚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烏蘇裡船歌》、《十五的月亮》等。
民歌的社會功能性主要表現在禮儀功能性和祭祀功能性上。民歌的禮儀功能貫穿於人生的四個階段,即誕生、成年、婚姻、死亡。如:我國的傣族人民在嬰兒降生時就要唱《接子歌》。而廣西的壯族人民在男人18歲時要到山頂上歌唱《18歲之歌》,代表開始擁有成年人的權利。婚禮是各族人民都很重視的終身大事,有些民族更有專用的歌曲及規定。如:生活在雲南的普米族的婚禮,男方去女方家迎親時要唱《迎親調》,新娘離家前要唱《上馬調》,接到新郎家時主婚人要唱《關門調》、《開門調》。而在葬禮上我國各民族都有唱喪歌的習俗,喪歌可唱亡人、歷史故事或愛情故事等。民歌的祭祀功能主要是一些民族用於祭祖活動和祭神、驅邪、除病、免災的儀式。
中國民歌經歷了數千年的積累、創新、傳播和發展,它是中國民間音樂不斷豐富和發展的源泉,是反映我國人類歷史發展的一部百科全書。
大明山自駕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