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的禮儀故事
禮儀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那麼你們身邊都有什麼感到得到禮儀故事呢?我們來看看古代的有什麼禮儀故事。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
“孔融讓梨”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即出於此。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裡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2:
北宋時期有兩個大學者叫程顥,程頤,他們兄弟二人開辦了一所書院,前來聽課求教的人絡繹不絕,其中有一個叫楊時的年輕人毅然辭去工作,千里迢迢到書院求學。一天,楊時和書院的同學遊酢遇到一個難題,就去向老師請教,當他倆來到老師家門口時只見門半掩著,老師程頤靠在廳堂裡的椅子上睡著了,遊酢正想敲門,楊時說:“讓老師多休息一會兒吧”他倆就站在門外等候,不一會兒,天上忽然飄起了雪花,他倆還是站在門口一動不動,雪越下越大,片片雪花覆蓋在他們的頭上肩膀上,不一會兒就把他倆變成了兩個雪人兒,程頤醒過來,推開門看見大雪中一直佇立著的楊時和遊酢,感動的說不出話來。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形成了“程門立雪”這個成語,以頌揚尊師敬道的可貴精神。
任何時候,尊重別人,細心為別人著想都是一種美德,不論是長輩,朋友,晚輩,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懂得尊重,同樣尊重也是相互的,希望大家都能學會尊重別人,尊重自己。
感動的禮儀故3: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感動的禮儀故4: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院子裡有***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裡。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裡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服裝銷售服務禮儀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