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生的心理問題研究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隨著貧困大學生這個群體在高校中越來越突出。但同時,家庭貧困也造成了部分貧困大學生心理失衡,使他們在心理上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麼,採取相應措施預防和解決我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是必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芻議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和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貧困大學生這個群體在高校中越來越突出。但同時,家庭貧困也造成了部分貧困大學生心理失衡,使他們在心理上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麼,採取相應措施預防和解決我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是必然。

  關鍵字:心理問題 預防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

  現在我們大學生群體中成在很多心理問題,情感十分豐富而多變,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而出現較大的情緒落差。作為高考競爭的勝利者出現在校園的大學生們,相當一段時間內陶醉在一片讚揚聲中,心裡充滿自豪感。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興奮之後,不少人慢慢發現,中學的優勢不復存在了,往日的佼佼者們雖無落伍感,但明視訊記憶體在失落感,同時現實中的大學環境遠非理想中那般如象牙塔一樣純潔神聖,種種失望與煩擾加諸在這般嬌嫩脆弱的心理之上,不免出現問題的可能。

  一、貧困大學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的輔導員夏帕克提江・吾守爾和曹良才以及清華大學黨委學生部的譚鵬曾專門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研究。他們的研究發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強烈的自卑意識和失落感。經濟上的困難使貧困學生容易在學習上、生活上自我否定,感到自卑。在校期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與其他同學有著明顯的區別,他們生活節儉、學習認真;往往知識面較窄,大多性格內向,這讓他們產生了強烈的失落感,遇到打擊容易產生自卑意識。

  二是敏感的人際關係和孤獨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心理健康狀況上表現對人際關係很敏感,家庭經濟困難使他們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和加入學生組織,他們往往自我封閉、交往面狹窄。

  三是迷茫的擇業心態和恐懼感。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便是就業,在職業選擇和人生規劃時他們不但要考慮自己的發展,而且還要想到家庭的經濟問題,這給他們帶來了現實的壓力。

  長期的自卑、壓抑會使貧困大學生的內心非常脆弱、敏感。經濟上的窘迫是他們不願提及的,害怕同學的憐憫。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對任何事情都多疑,致使人際關係緊張。同時,他們通常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困難情況,寧可自己艱苦一些,也不願輕易求助。在有關調查中發現,56%的貧困生對“其他同學主動幫助你”的態度是“雖心懷感激但不願接受”,31%的貧困生對“無償資助”表示“不願接受”,其原因是“認為會被別人瞧不起,會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措施和解決方法

  首先,我們要樹立重視心理健康和進行心理諮詢的觀念。其實心理健康有問題也是正常的,但關鍵是如何疏導鬱積在我們心裡的悶結,以避免爆發而成為社會公害。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們會碰到心理問題,但很少人會主動去心理諮詢。因此,我認為學校的心理學老師帶動心理學專業的同學們主動做好宣傳工作,不但把所學知識應用現實,還能更好地改變同學生們那種有心理疾病是可恥的觀念,改變他們認為心理諮詢是禁區的想法。

  其次,心理學專業和教師和同學應主動設立心理諮詢中心,這是解決我們大學生心理問題,降低同學們犯罪率的重要途徑。

  1.每年在新生入學時進行心理健康排查,並建立心理檔案。目的在於通過仔細地排查,進行早期心理干預,避免悲劇的發生。

  2. 心理諮詢的物件面向全體同學,對特殊群體方給予“心理關照”。每一個大學生,不管他是否存在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都可以成為心理諮詢活動的來訪者。心理諮詢工作者在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和幫助的同時,對於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特別是存在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學生應該投入更多的“心理關照”;對於那些貧困同學、新生入學新生和畢業班的擇業指導,也應當多加關懷,並加於心理指導,進行培訓等。

  3.正確處理指導者與來訪者的關係。心理諮詢的實踐表明,做好心理諮詢的關鍵在於指導者能否與來訪者之間建立相互的信任關係。這是一切心理諮詢工作成功的基礎。有人說,做心理諮詢工作,要與來訪者交朋友,也就是有朋友間的那種信任關係。有的來訪者這個心理問題解決了,另一個問題又產生了,因此,這種信任關係必須是長期的。成功與否,除取決於指導者的能力外,還取決於來訪者家庭以及生活中與其有重要關係的人的支援,取決於來訪者的能力與動機,特別是來訪者的信任。

  4.開設心理健康課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課程體系之中,作為其有機構成部分。根據心理健康發展的目標體系,編寫課件或是學習指導書,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為此,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普及必要的心理學與心理衛生知識,提高同學們對心理素質教育的認識;激發其積極參與心理訓練及開展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幫助他們認識自我身心的特點;針對不同階段易於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預防教育及諮詢工作。

  最後,尋求社會支援也十分重要。很多同學心理上的問題其實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的,許多人就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內心體驗排解渠道而產生了心理變態。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即使是在高校,社會的價值觀念都會在同學們的心理上打下烙印,學校社會理應要提供相關的宣洩渠道。

  綜上所述,目前同學們心理健康的形勢不容樂觀,這為在新形勢下有效開展心理諮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樣有針對性調整工作的內容以適應新時期的新情況?怎樣富有成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有利於同學們全面健康成長?這些都是我們每一個心理學專業和學生工作者面前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因此,從我們應從自身做起,發揮自身所學專業之麼,在生活中向朋友們傳達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同一個年齡層次的人比較容易溝通,平時朝夕相處,也更容易發現問題。努力為我們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途徑和方法進一點綿薄之力,為學生工作和同學的健康成長做出一點貢獻。

  參考文獻:

  [1]《心理學研究方法》王重鳴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2版

  [2]《教育心理學》邊玉芳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3]邢佰英.八成貧困生相信上大學可以改變命運[N].中國青年報,2006-07-1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淺析高職生心理健康論文
相關知識
貧困生的心理問題研究論文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研究論文
大學生心理問題研究論文範文
大學生心理問題研究論文
大學生心理問題研究論文
小學體育學困生的轉化策略研究論文
工業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研究論文
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論文
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論文
大學生心理問題初探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