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創業的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創業,一件讓人嚮往,卻又望而卻步的事情;創業。為此,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歡迎參閱。

  篇1

  我對大學生創業這種事情是非常贊同的,現代生活是一個快節奏,充滿挑戰與機遇,成功與失敗並存的生活,大學生創業,不僅能夠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還能夠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大學生是一個具備高等教育水平,極高修養的綜合體。

  大學生創業能夠將自己在大學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活動中,從事自己擅長的方面,會充分的將自己的專業知識應用其中,做起來也會順利一些,但是大學生是也是一個弱勢群體,首先,大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對社會的認識還處在一個初步的階段,大學生還沒有真正的接觸社會,沒有真正的意識到社會上的競爭,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缺乏必要的經驗,會有很多很多的彎路要走,所以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幫助,大學生創業逐漸被社會所承認和接受,同時也肩負著提高大學生畢業就業率和社會穩定等歷史使命。在高校擴招之後越來越多大學生走出校門的同時,大學生創業就成為了大學生就業之外的一個社會新問題。

  大學生創業面臨著許多問題,其中既有優勢,也有劣勢。

  主要優勢有:

  1.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2.大學生在學校裡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著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3.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大學生夢想心了懷揣創業夢想,努力打拼,創造了財富。

  4.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社會實戰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主要劣勢有:

  1.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2.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學生們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3.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在大學生提交的相當一部分創業計劃書中,許多人還試圖用一個自認為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這樣的事以前在國外確實有過,但在今天這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了。現在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你的創業計劃真正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的潛力有多大。而對於這些,你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決不是僅憑三言兩語的一個主意就能讓人家掏錢的。

  4.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為淡薄,不少大學生很樂於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技術如何領先與獨特,卻很少涉及這些技術或產品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就算談到市場的話題,他們也多半隻會計劃花錢做做廣告而已,而對於諸如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其實,真正能引起投資人興趣的並不一定是那些先進得不得了的東西,相反,那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能切中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創業者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市場營銷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我認為大學生創業應該注意如下幾點:

  1.多學多問,虛心請教。

  2.耐住性子,不可衝動。

  3.勇於承擔,負責到底。

  4.要認識並接受人的本性。

  5.要有大局意識,不能只顧眼前。

  6.時刻學習,終生學習。

  四、結語

  大學畢業生創業,首要的原則就是讓自己學有所用,“做熟不做生”。對於學自然科學的學生來說,如果在學習期間取得過科技創新成果,甚至融合過風險投資,那麼,你可以憑藉這點優勢順利走上創業路。同理,學管理或人文科學的畢業生若在學習期間進行了理念創新,在相關領域中形成了新的體系,也可利用其作為創業初期的資本。而學藝術、設計、廣告等專業的畢業生,可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創業,但最好是幾人聯合。對於沒有以上成果可以作為創業資本的人來說,職業顧問的建議是找一些物質投入少、產出相對較高的行業起步,如針對高校生的中介服務、小規模的消費品經營、利用網路資源進行資訊服務等。而IT專業出身的大學畢業生,由於該行業行情的低迷,建議還是先求職,到較大的公司去熟悉、把握整個行業,不要輕易“下水”。並且在有了具體的創業目標、方向後去花一段時間涉及到你目標所在行業的各輻射行業,從大處縱觀。

  篇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和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創業一詞已成為人們意識中較為普及的詞彙了。許多的人都在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人生價值而努力創業,有成功的,有失敗的,也有在艱難中前行的。縱觀創業領域的一些資料和資料,我們也不禁可以得出這樣一個殘酷的結論:創業之路艱難,創業成功更加難。這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競爭的必然結果。

  在創業征途上,有馬雲、俞敏洪等一批取得巨大成就的創業佼佼者,從他們的創業經歷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有益的經驗,而從那些功敗垂成或失敗的創業者身上,我們可以得出許多經驗教訓。結合自身創業的經歷,對於大學生創業我亦頗有感想。

  創業,尤其是大學生創業,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一時的衝動,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更沒有經過大量的市場和社會環境的調查分析。同時,大學生缺乏創業必備的綜合素質,沒有專業的技能和指導,對市場動向把握不準,過於追逐創新而偏離實際,資金匱乏,因此很多大學生創業的激情在一剛開始就被種種挫折與困難澆滅,最終失敗而告終,創業需要勇氣和毅力,但這樣的勇氣和毅力都必須建立在個人較高的創業素質和能力之上,否則也只能算是蠻幹。

  對於大學生創業,我認為最根本的就是在創業之初就要充分認準和把握自己創業領域的市場飽和度、市場動向和社會環境,既要考慮到社會環境、市場環境,又要考慮到自身的情況,同時要採取各種措施***如與他人合作***儘可能的使風險最小化。這是大學生創業最根本也是最基礎的準備。其實,在創業基礎打好的基礎上,大學生創業要講究效用,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夠急於求成。創業必須講究策略性與計劃性,既要對創業過程與發展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又要這種創業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要針對每一個細節做出全方位的分析和預測。再者,創業者必須時刻具有危機感,要有危機意識和潛在危機的預警性和前瞻性。在充分考慮到同行業競爭所打來的壓力和危機,要預測當前行業狀況的走向和可能導致的危機,創業者只有時刻具有危機意識,並對潛在的危機做出相應的預警才能夠真正獨立於競爭的大環境中不敗。以上是我對於大學生創業的理解,我覺得大學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上綜合能力才能夠真正開始自己的創業實踐,這是創業對於一個創業者內在和外在的要求,是創業過程中所必須得到考驗的。

  創業需要個人的綜合素質,同時也需要一定的思維高度與堅定的信念和決心。創業之路註定不平坦,崎嶇坎坷。每一個創業者都必須要有對理想的堅定執著和對創業的堅定決心,才能夠克服在創業過程中的種種變故與風險,堅定地繼續創業之路。如果一個創業者沒有這樣的精神高度,首先無法在心理上戰勝自己,就更不可能在一次次挫折與失敗中不斷挺身奮進,不屈不撓。創業需要一種精神的支撐和牽引,讓你無所畏懼,為理想而翻山越嶺,赴湯蹈火,創業者需要這樣一種精神。與此同時,創業者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思維高度,通過這種高度的思維,創業者可以通過各種以實際為基礎的動向來變換自己的策略,並對區域同行業者經營動態的整合分析,以此來調整自己的經營戰略,形成對自己一個較為合乎實際的優勢規劃,使自己始終處在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狀態。思維高度,直接服務於創業實踐的每一個過程,直接影響創業的發展壯大,關係到創業的成敗與否,因此,創業者需要這樣的一種思維高度。

  創業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既是一個完善自己的過程,也是一個融入社會、認知社會,把握行業動脈的過程。不論是以我自身的創業經歷來看,還是縱觀無數創業者的經歷,我們都可以得出以上的結論,創業者必須具備這些,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合格的創業者,才能夠為創業之路鋪平道路。

  大學生創業心得篇三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曾幾何時,被譽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找工作時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如今這種優越感幾盡消失,面對就業卻眉頭緊皺。以2006—2007年大學生就業情況為例,2006年中國大學畢業生30%沒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萬大學生在離校時還沒有就業,2007年有100萬左右畢業生未實現就業……雖然政府在不斷增加就業機會,而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人群,那只是點毛皮而已。總的來說,大學生的就業前途不容樂觀。

  一、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的幾個特點

  1.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為什麼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於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也崗位數量多的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有關資料表明,從2001年至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114萬增加到413萬,是擴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於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相信這也是社會公認的。

  2.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

  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麼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麼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麼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其實,這就象軍人打仗一樣。能帶兵打勝仗的將領,不一定受過什麼好的教育,但通過實踐,他們可以帶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從學校裡學出來的將領卻未必有那樣的本領。因為他們只是通過理論來看戰爭,很少付諸實踐,只是紙上談兵,真要上戰場的時候,有些事情跟紙上的並不一樣。所以,即使是名校畢業的學生,也不能自以為是,有些事情並不象想像中的那樣。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現在的大學生們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開到只有800元,但這畢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畢業生的期望值高出社會現實水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用人單位盲目設臵的各種條件帶來的就業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經驗障礙,很多用人單位特別是企業動輒要求求職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經驗,許多應屆畢業生往往因缺少實際工作經驗而難以落實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單位盲目提高選才標準,追求高學歷。相當多的用人單位存在著重學歷而輕視實踐的傾向。

  5.高校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利於大學生就業。

  一些學校的辦學方法和觀念落後,沒有市場意識,專業設臵與市場需求脫節,大學生所學專業不符合市場需求,出現了供需的結構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就業工作還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就業工作往往畢業前才進行,就業指導僅僅是一種職業介紹,而在某種程度上還是脫離實際的泛泛而談。“調查顯示,非常需要職業指導的大學畢業生對本校就業指導機構的瞭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瞭解和比較瞭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學校有這樣的機構。”這說明大學職業指導工作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6.社會壁壘,就業市場分割的現實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

  近年來,畢業生自主擇業已成主流,然而戶籍、檔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學生就業的絆腳石。許多大學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戶口免談”的痛苦經歷,由於沒有用人單位所在地戶口,使大學生與許多好的工作機會失之交臂。

  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1.大學生自身作出調整和努力。

  其一,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新時期的就業觀。大學生應從實際出發拋棄“社會精英”的情結,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空閒崗位,小城市、鄉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業、私企業等還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學生還應樹立基層意識,事業意識和奮鬥意識,到基層鍛鍊自己,挖掘潛能,還可以將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區鍛鍊成才;逐步樹立起“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職業選擇策略,從現實出發選擇自己的求職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質,掌握就業主動權。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生個人的素質、能力、專長和團隊精神將是主導畢業生擇業的重要因素。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體制下的規律,大學生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過硬的本領,才能在就業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謀取自己理想的職位。其三,自主創業,依靠自身實力解決就業問題。大學生在一定的條件下,找準商機,發揮一技之長,走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道路,在解決自己就業的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緩解了就業壓力。

  2.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應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調整學科結構和專業設臵,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調整專業結構,使之與招生,畢業生的就業趨向相結合,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並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臵不合理的學校和專業,減少招生數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高校畢業生就業部門以及相應的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將就業指導工作貫穿於大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而不僅僅侷限於臨近畢業的同學。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高校就業指導隊伍的整體素質對於推動整個大學生就業工作起著關鍵作用。這就要求對從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專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同時,積極吸收具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資訊學等專長的老師充實到就業指導隊伍中來。其四,以就業為導向,加快高校的教育與教學改革。學校內部調整自身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變過去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培養模式,開設具有專業

  特點,實踐性強的課程,使學生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同時關注社會發展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3.政府部門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職責。

  首先,制定政策法規,完善就業市場體系。各級政府要從規範就業市場著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逐步把畢業生的工作納入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還應繼續完善畢業生就業政策,消除就業歧視,深化人事、戶籍等相關就業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於戶籍制度造成的市場分割問題,規範就業市場。其次,加強巨集觀調控,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國家應採取必要的巨集觀調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經濟手段來實現人才的合理配臵。鼓勵大學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區安家落戶。還應看到中國基層人才匱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國家也應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大學生投身基層實現就業,鍛鍊成才。另外,政府還應建立高校畢業生失業保障和培訓機制。畢業生是中國寶貴的人力資源,畢業生失業是一種巨大的人才浪費。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應制定相關的法律規範,將未就業的大學生和失業的大學生納入到社會失業人員的範疇,並給予相應的救濟。這樣既可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又體現了國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時,針對畢業生未能及時就業的實際,有針對性的組織各種培訓班,加強就業指導,提高失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4. 政府部門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巨集觀環境。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淡化戶口對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自主選擇的約束,淡化單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戶口、檔案管理和勞動保險等方面給予相應配套的社會保障。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政府應出臺鼓勵各種資本對畢業生新創高科技實體進行投資的傾斜政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併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諮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

  5.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我國社會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勢在必行,必須徹底擺脫長期以來固存於人們頭腦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級等封建思想的束縛,真正認同勞動者無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會意識。同時實實在在地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服務。

  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大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大學生有著巨大的需求。

  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資訊網路,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真正為畢業生提供細緻周到的就業服務。

  6. 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誌。教育部每年公佈的各大高校就業率必然給學校施以壓力和動力,學校只顧教育不管就業行不通了。

  ***2***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專業設臵、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臵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3***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裡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4***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為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於人生髮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並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5***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 ,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並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

  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各種可利用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創業者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並最終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創業教育應注重對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使學生由被動的就業觀念轉變為主動的創業觀念,鼓勵學生將創業作為自己職業的選擇,並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興趣特長相結合,創造出自己所期望的價值。自主創業是個體在解決就業問題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市已出臺了大學生創業培訓試行方案,並首次設立了專門針對應屆畢業生的上海創業教育培訓中心,其創業培訓規劃包括入門培訓、實務與創業培訓、個性化輔導和開業跟蹤扶持。大學生創業培訓實施政府補貼,由勞動保障部門委託具有資質的創業培訓機構負責實施。有志創業的大學生可以先培訓充電、後創業實踐,雖然在畢業時自主創業的學生終究只是少數,但是對所有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創業訓練是必要的,努力培養他們創業的能力與素質,增強創業意識,為他們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創業、崗位立業作好準備。去年年初江蘇大學成立學生創業學校。武漢大學也宣佈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並組織專家教授編寫創業課教材,在全體本科生中增設“創業課” ,教有能力的學生“做老闆”。對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自主創業的可能性和素質要求、實施途徑及發展趨勢等的研究,對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引導等也是高校應加強研究的課題。

  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難的緩解和解決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和學生自身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許可權。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篇3

  創業,對於許多大學生來講,並不陌生,但也不親近,苦讀十多年,能夠考上理想中的學校,幾乎所有學生都對自己的前途充滿期盼,都希望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價值。如何實現?創業無疑是其中一種很“光鮮”的方式,但同時,創業伴隨的往往是高付出、高風險、知識面有限和技術能力不夠等問題,許多大學生因此而望而生畏,也有很多人認為自身能力不足,希望工作一段時間後等待機會再去創業,我也不例外。

  很感謝政府和學校給我們在校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讓我們對創業有了更一步的瞭解。在這一個多月的模擬創業實訓課中,通過老師的教學,我們組建了自己的模擬公司,有了自己的團隊,學會了一個公司建立成立的流程,經營方式等等。我們意識到創業並非想象中那麼容易,掌握好各方面的能力,吸取多方的經驗才有可能讓企業更好的發展。當然這也離不開一個好的合作團隊。在模擬創業實訓的過程中我們知道了很多要注意的問題,還有管理者應具有的一些戰略性思維等等,和同學們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讓我獲益良多。為日後的創業的做好鋪墊,而且更加懂得了自主創業需要各方面的知識積累,還需要社會經驗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裡承受能力和風險意識。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有成功也有失敗,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自主創業。因此,我認為,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要多一些理性。創業僅有興趣和激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受到資金、人際關係、政策及所處環境等各方面的制約。為此,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考慮以下問題:

  1. 確立好目標,必須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鍛鍊自己。因為大學是進入社會的搖籃,和以前的學習環境相比較,大學有很多鍛鍊自己的機會。大學不僅是文化的起源地也是自我謀生的聚集地。因此,作為大學生,我們有很多機會接觸社會,在大學裡我們可以半工半讀,做家教和做各種校園代理等兼職,這些都是我們大學生能勝任的簡單工作。所以鍛鍊自己的途徑還是很多的。

  2. 心態問題。擁有良好的心態,尤其是對創業風險具有清醒的認識,並充分擁有應對風險的心理準備,是創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但是由於大學生受年齡及閱歷等方面的限制,未必對創業風險具有清醒的認識,缺乏對可能遭遇到風險的必要準備。在缺乏良好心態的情況下,創業前景也會受到相應不利影響。

  3. 經驗限制。由於剛步入社會,大學生很難擁有關於創業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創業知識一般也限於“紙上談兵”,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創業及在公司運營中肯定會遇到各種不可預見的問題,以致創業困難。

  4.知識限制。創業需要企業註冊、管理、市場營銷與資金融通等多方面的豐富知識,在缺乏相應知識儲備的情況下,倉促創業不僅難以融到必需的資金,而且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也將處於劣勢。

  5.資金困境。由於大學生很難有足夠的創業資金,從社會上融資或獲取無息及貼息貸款是必然選擇。但是大學生創業由於風險較大,較難獲得必需的資金。而且一般在獲取資金方面也存在兩種問題,一是急於獲得資金而不惜賤賣技術,二是過於珍惜技術而不肯做出適當的讓步。這些問題都決定了在資金方面難以獲得相應的資助。

  6.技術限制。理工類大學生受學識的限制,擁有可創業的技術的大學生只可能是少數。而對於那些文科類大學生來講,很難擁有可以創業的技術。技術的缺乏直接限制了大學生創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學生創業將遭遇較多的困難。

  創業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具備豐富的創業經驗和知識,以及對市場的洞察力,並且要有足夠的資本、技術,同時必須要有良好的心態,因為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更何況創業也面臨著倒閉的危險,所以我們必須做好面對這些的良好心態。

  總之,我們一定要把握好當前的機會,根據自身條件合理地為自己打造一片未來的天空。因為創業的話題是永恆的,但創業的選擇須慎重。

  猜你感興趣:

1.大學創業心得體會

2.大學生創業教育心得體會

3.大學生創業心得和感悟

4.大學生創業心得體會1500字

5.大學生創業的心得體會

6.學生的創業心得體會

大學生創業無息的貸款政策
大學生要創業的原因
相關知識
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心得
大學生要創業的原因
適合大學生去創業的生意
大學生去創業的勵志文章
大學生對創業的想法
在校大學生可創業的專案有哪些
大學生去創業成功的事蹟
大學適合創業的生意
大學生去創業賺錢的故事
大學生對創業就業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