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精煉名人勵志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有很多的名人故事總是很值得我們去觀看的,那麼有哪些簡短精練的名人勵志故事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蕭紅與恩師魯迅的情誼

  蕭紅,1911年6月2日出生在黑龍江省呼蘭縣城內一個地主家庭。蕭紅本姓張,名乃瑩,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文壇上著名的女作家。蕭紅是其1935年在上海出版著名長篇小說《生死場》時所用的筆名。

  1934年6月12日,蕭紅離開哈爾濱,同蕭軍一起流亡到青島。9月,在青島她寫完了旨在宣揚“不當亡國奴,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鬼”的長篇小說《生死場》。然而周圍的朋友相繼被捕,他們只好又流亡到上海。1934年11月30日,蕭紅和蕭軍在上海終於見到了文壇大師魯迅先生。蕭紅眼中的這位帶有傳奇色彩的一代大師出奇的平和並充滿善意,他面色蒼白顯得有些衰弱,臉頰消瘦,顴骨突出,嘴上留有濃密的脣須,頭髮極富於特徵,硬而直立,眼睛喜歡眯起來,但目光卻異常銳利。他們完全被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魯迅先生喜歡蕭紅、蕭軍的純樸爽直,而且蕭紅與魯迅的夫人許廣平也一見如故,甚至淘氣的滿嘴上海話的海嬰,也很快和蕭紅混熟了。這次見面後,魯迅為了給二蕭在上海鋪展一條從事文學寫作的道路,又於12月29日以慶祝胡風的兒子滿月為名,在梁園豫菜館舉行了一次宴會,把二蕭介紹給茅盾、聶紺弩、葉紫等左翼著名作家,並指派葉紫作為二蕭的嚮導,幫助他們儘快熟悉上海,加入到左翼作家隊伍中去。後來又支援他們三人結成“奴隸社”,出版“奴隸叢書”。

  從此,在魯迅的關懷引導下,蕭紅開始走入上海文壇,並與當時的許多重要人物建立了廣泛聯絡。而蕭紅與魯迅之間的情誼日益加深,這對其日後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和影響。

  1935年12月,第一次以“蕭紅”為筆名的成名作《生死場》,就是在魯迅先生的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三,由上海容光書局出版的。魯迅先生還親自為《生死場》一書寫了序,震動了當時的文壇。《生死場》的出版,不僅為蕭紅打開了上海文壇的大門,而且使她立於20世紀30年代中國著名左翼作家之林。

  在魯迅先生的幫助與鼓勵下,蕭紅很快步入了上海文壇,創作也如山中瀑布,奔瀉而來。在此之後,蕭紅髮表了不少散文和小說。如散文《索菲亞的愁苦》,短篇小說《手》、《馬房之夜》等等。這期間蕭紅寫的作品大多都經過魯迅的審閱並介紹發表。蕭紅是魯迅精心培養起來的作家。

  魯迅不僅在文學創作、出版方面鼓勵、支援蕭紅,而且在經濟、生活等方面也特別予以關懷和幫助。魯迅時刻關心著蕭紅的成長,還經常把蕭紅介紹給一些外國的進步文化人士,與美國作家史沫特萊女士的相識,就是魯迅介紹的。

  魯迅先生的人格風範、美學思想和文藝創作乃至為人處事等方面都給蕭紅極其深遠的影響。

  一次,蕭紅到魯迅家裡做客,他們談得非常高興,不知不覺忘了時間,當蕭紅要走時已是午夜1點鐘以後了,許廣平送蕭紅出來,外面正下著濛濛細雨,弄堂裡的燈全都熄滅了,魯迅一再囑咐許廣平一定讓蕭紅做小汽車回去,並讓許廣平先付車費。後來,二蕭把家搬到北四川路,離魯迅家住得近了,蕭紅就經常到魯迅家來,一方面排解紛雜的思想因素,一方面聆聽魯迅先生的教誨。有時蕭紅也給魯迅一家做一些餃子、韭菜盒子、荷葉餅之類的北方面食,即使蕭紅沒做好,魯迅也必定要多吃一些,似乎是對蕭紅的一種鼓勵,蕭紅看到魯迅先生吃了許多,心裡非常高興。

  1936年夏,由於個人感情方面的原因,在極度苦悶的心情指使下,蕭紅隻身東渡日本去東京療養。臨行前的7月15日,魯迅支撐著病重的身體,設家宴為蕭紅餞行,許廣平親自下廚燒菜。魯迅愛憐地囑咐蕭紅:“每到碼頭就有驗病的上來,不要怕,中國人就會嚇唬中國人。”這一次相聚,竟成了蕭紅與魯迅先生的永訣。

  1936年10月21日,蕭紅在日本東京得知了魯迅逝世的訊息,悲痛萬分。為此,她寫了散文《海外的悲悼》。

  回國後,蕭紅懷著巨大的悲痛,拜謁了魯迅先生墓,寫下了令人淚下的《拜墓》一詩。她用很多時間負責《魯迅紀念集》中新聞報紙部分的剪貼、校對工作,以寄託她對魯迅先生的哀思。同時也寫了許多回憶魯迅先生的文章,字裡行間都流露出對魯迅的深深懷念、崇敬與感激之情。她用細膩、清新的筆調,為讀者刻畫出一個特別富有人情味的魯迅先生的形象。讓讀者看到魯迅家庭的和諧、生活的樸素以及她與魯迅全家之間的感情。

  在蕭紅筆下,魯迅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還是一個和藹寬厚的老人;他不僅是中國文化界的思想領袖,他還是一個美滿家庭的家長,一個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個瞭解兒子的好父親,一個辛勤培植晚輩作家的情義深重的、慈祥寬厚的長者。

  與魯迅相處的日子,是蕭紅坎坷不幸的一生中少有的閃爍著燦爛陽光的日子,她對魯迅先生一直懷著深深的崇敬與感激之情。魯迅先生的早逝,對她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給她留下了難以消除的悲痛,甚至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恩師魯迅先生。1942年1月22日,彌留之際的蕭紅一再拜託守候在她床前的摯友駱賓基說:“我死後只有一個願望,就是能把我的一點骨灰埋葬在魯迅先生的墓旁……如果真有在天之靈的話,以便在天國裡也能聆聽到先生的教誨。”

  :大仲馬和小仲馬

  有一天,大仲馬的一位好友前來拜訪他,見他正獨自坐在書桌前,雙手撫摸著稿紙,低聲抽泣著。朋友就坐在一旁的沙發上等,可等了好長一段時間,還不見他的情緒有所好轉,就決定去勸勸自己的朋友。他拍了拍大仲馬的肩膀,關心地問:“親愛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令你如此傷心?”

  大仲馬回頭一看,見是好友來了,便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原來,大仲馬正在創作《三個火槍手》,最後由於故事情節發展的需要,其中的一個火槍手非死不可。可大仲馬非常喜歡這個人物,想試圖改變這個人物的命運,然而卻無法做到。他一想到自己喜歡的英雄任務將被自己的筆殺死,而自己對此又無能為力時,就不由得傷心至極,流下了眼淚。

  他的朋友聽了他的訴說後,笑著對大仲馬說:“我的朋友,你可知道我已來了多久了……”

  這時大仲馬的一位僕人剛好從門口經過,聽了這話也笑了,說道:“先生,您不過來了45分鐘,而主人卻已經哭了好幾個小時啦!”

  小仲馬是大仲馬的兒子,大仲馬是當時很著名的作家,在文學領域聲望很高。小仲馬也喜歡文學,但他頻頻投稿都沒有被採納、都沒有成功過,大仲馬得知這一情況,就建議小仲馬每次投稿的時候都註明“我是大仲馬的兒子”,但小仲馬拒絕了,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後來,他終於創作出了世界聞名的《茶花女》。

  :大文豪托爾斯泰

  有一次,一位法國青年拜訪托爾斯泰。他倆一同散步閒聊,恰巧旁邊有副單槓。青年跑過去,一躍而起,抓住單槓,做了幾個動作,驕傲地說:“伯爵,這門藝術,您大概是外行吧?”

  托爾斯泰笑一笑。

  “文人不會武,這也不必苛求......”,法國青年似乎怕托爾斯泰尷尬,連忙為他解脫。

  托爾斯泰看同伴,走到單槓下面,輕輕一躍,雙手握槓,兩腿挺直朝前一仲,往後一擺,連續繞了幾個「大翻車」,隨後又輕鬆自如地做了幾個難度很大的動作,像燕子那麼輕巧,像猿猴那麼自如。

  法國青年看得眼花繚亂,驚詫得吐出舌頭,老半天都沒縮回去。他哪裡知道,體育活動正是伯爵的愛好呢!

  當托爾斯泰從單槓上跳下來,法國青年心悅誠服地說:“伯爵,您單槓上的動作也是真正的藝術。”

  托爾斯泰沒有吭聲,只是淡然地笑笑。

  托爾斯泰喜歡騎馬、打獵、游泳、滑冰、划船等運動。除了體育,他還愛參加勞動。畫家列賓就親眼看見托爾斯泰在烈日下整天在田地裡地。他主動地幫助貧窮的人蓋房子、砌爐灶、割草,直到古稀之年,還堅持自己打水、劈柴,和農民一起鋸木頭。

  有個青年總想一舉成名。他去請教托爾斯泰。托爾斯泰誠懇地對年輕人說:“人好比分數,分子就是他自己實在有的那麼大小,而分母就是他把自己想像的那麼大小。分母愈大,分數就愈小,如果分母是無窮大,分數就等於零了。”

 

勵志名人簡短故事
名人童年勵志故事
相關知識
簡短精煉名人勵志故事
經典短篇的名人勵志故事
簡短一點的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楊洋奮鬥的名人勵志故事簡短
短篇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簡短名人勵志故事大全
簡短名人勵志故事大道理
簡短名人勵志故事集錦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_外國名人勵志故事素材
簡短一點的名人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