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有哪些熱鬧的活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春節裡,除了年夜飯、春晚之外最熱鬧的要數民間活動了,由於地域及文化的差異,造就了各地各式不同的民間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春節的活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春節的活動

  丟包

  節日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遊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製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丟包那天,姑娘們極盡打扮之能事,然後打著花傘,提著小花包來到"包場",與小夥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對方丟花包。

  小夥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準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發頡上,姑娘若是接不著小夥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夥子的胸前……就這樣漸漸地選中了對方,一段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開始了。丟包是集娛樂與傳情求愛於一體的活動。

  漢文史籍上有記載說:“丟包為沿邊遊戲之一,亦為促成婚姻之媒介,來場者均為未字之女郎,自制花團,其大如桔,外皮用顏色之布,內裝棉花繃子。”這段記載,說明沿邊傣族的丟包活動,早已成為傳情求愛的一種形式。

  經過幾番試探性的拋擲之後,心有靈犀的男女便結對對丟。這時的花包已成為傳遞感情的使者,帶著情與愛飛向對方。那小小的花包,不知為多少妙齡女子牽線,為多少多情夥子搭橋,使一對又一對有情之人結為終生伴侶,共度恩愛人生。

  盪鞦韆

  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盪鞦韆,最初主要是一種女子的遊戲,起源很早,南北朝時就已流行,唐代以來更是盛行於大江南北。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點絳脣》詞曾描寫道:“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後來盪鞦韆不限於女子,成為男女皆宜的遊戲。春節期間各個村寨都有盪鞦韆的習俗,無論男女老幼都會在這天給自己放個假,齊聚在鞦韆旁邊玩耍。

  打陀螺

  打陀螺是人民群眾喜歡的傳統體育活動,這項活動集智巧、勇力、競爭、團隊精神和娛樂性於一體,深受人們的喜愛。打陀螺玩法也非常簡單,只要一個木陀螺和一根繩子就行,隨便有塊空地就可以,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玩。

  一般比誰的轉得久定輸贏.也有一個轉著,一個用另一陀螺去打,打飛別人的就算勝利。 打陀螺場地器材簡單,易掌握和推廣,打陀螺不但能增強人的體質鍛鍊人的心理素質和意志,而且具有對抗性、競賽性、娛樂性特點。

  打歌

  "打歌"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同時也是我國民族民間藝術中名稱最多的品種之一。"打歌"在各地又有"跳歌"、"踏歌"、"跳樂"、"跳月"、"跳笙"、"跳鼓"、"跳鑼"、"跳腳"、"對腳"、"左腳"、"疊腳"、"跺腳"、"輾歌"、"縱歌"、"打跳"、"打轉"等十多個名稱。

  一般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裡,人們都會在廣場上聚集,大家自然圍成圈打歌。有蘆絲、笛子、三絃伴奏,邊跳邊唱,有各式各樣的歌曲和其不同跳法都,隨意性大。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新奇事物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電視、手機、電腦等資訊科技的發展也是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娛樂方式,隨之的市這些傳統的娛樂活動離人們遠去,然而無論時代如何改變,一些文化終究還是留存了下來,因為無論何時,我們都不曾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民間傳統活動

  北京懷柔斂巧飯

  “斂巧飯”習俗。至今已經傳承180餘年,這一習俗來源於雀兒叼啄谷種救活楊樹底下村霍、靳兩姓人的傳說。每到正月十六日這天,由成人婦女將飯菜做熟,供全村人共食。期間,鍋內放入針線、銅錢等物。食到者,便爭取祈到巧藝及財運。另外,“巧”字,是當地人對麻雀、山雀等鳥兒的暱稱。在人們吃斂巧飯之前,要揚飯喂“巧”,即揚飯喂“雀兒”。

  河北蔚縣打樹花

  每到正月前,北京大街小巷鋪天蓋地都是蔚縣打樹花的宣傳廣告,而打樹花一般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舉行。

  打樹花,原本是窮人的嘉年華,發展到今天,竟然成了蔚縣正月旅遊的金字名片。關於打樹花的由來,當地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說城門上有五顆魁星,村裡人為了來年能使村子多出幾個秀才,便用生鐵熔化成鐵水,僱民間的藝人,去打樹花。鐵水全部落在五顆魁星上,才能表示來年中的秀才多。

  河北正定常山戰鼓

  農曆正月初一至初八正定廟會舉辦的時期,正定,在是歷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稱這項活動為“常山戰鼓”。表演時,擊鼓者或站成圓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開,面對面對敲;擊鈸打鑼者或站中間,或列兩邊,或與擊鼓者相對。

  河北涿州花燈節

  正月十五看花燈,是很多地方的老傳統了,但是你知道河北涿州的花燈節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嗎?涿州花燈節始於漢,興於唐,盛於明清,因坐落在涿州南北大街中間的“通會樓”而得名,清末民初時列為涿州八景之一,稱作“通會燈市”,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活動。

  山西長治武鄉頂燈

  畫著猙獰的臉譜頭頂花燈——別驚訝,這種奇特的社火形式每年正月元宵節都會在山西長治武鄉境內上演。而這項活動的名字正好取自表演地點,故稱為“武鄉頂燈”。

  至於這項活動的起源,要追溯到五胡亂華時期。根據武鄉縣誌記載,當時的統治者經常在夜晚偷襲後來的後趙皇帝——石勒所在的部落,將抓到的人當做奴隸。為了反抗統治者的壓迫,石勒讓大家把頭剃光,在臉上和後腦勺勾畫上猙獰的臉譜,頭上頂一盞油燈,抓人的官兵們看到後以為見到了鬼怪,驚恐萬分,奔逃避讓。這一特色的民俗,也逐漸流傳並被保留了下來。

  山西汾陽地秧歌

  “汾陽地秧歌”是流傳在山西省汾陽市、孝義市一帶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是當地社火、集會、迎送、慶祝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準確地說,是一種廣場性民間歌舞,因相鄰的孝義市也有部分地區遺存,民間統稱為“汾孝地秧歌”或 “汾孝秧歌”,主要分為以舞蹈為主的“武場地秧歌”和以演唱為主的“文場地秧歌”。

  山西襄汾天塔獅舞

  每年農曆正月,天塔獅舞是襄汾縣陶寺村的春節社火節目之一。天塔獅舞始於隋唐時期,以驚、險、奇、絕、美的藝術特點,被譽為“華夏一絕”。

  山西太谷秧歌

  “太谷秧歌”本是起源於當地鄉間的農閒小調,在晉中盆地發展為以祁縣、太谷為軸心,輻射周邊10餘縣的鄉土小戲,以農村生活故事、民間習俗、傳聞軼事等為題材,再加上優美的曲調和表演形式,真實地反映人民生活。

  民間習俗

  1、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裡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陽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象徵著天雞。

  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去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每年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刻木頭的重明鳥,或者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令其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子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

  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貼畫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2、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描繪了中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

  3、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猜你感興趣:

春節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春節吃的食物象徵什麼意義
相關知識
春節有哪些熱鬧的活動
過春節有哪些方面的習俗禁忌
春節有哪些美味的食譜
春節有哪些美味的菜譜
春節有哪些必備的年貨清單
春節有哪些特色的美食
春節有哪些傳統的民謠
春節有哪些傳統的拜年禮儀
春節有哪些傳統的拜年禮儀
春節有哪些歷史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