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食品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且是春天將要到來的向徵。關於春節的美食有很多都是值得我們懷念的,小編分享關於春節的美食,歡迎閱讀!

  關於春節的美食

  餃子

  餃子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美食,中國有句老話叫“好吃不過餃子”,中國人過年一定要吃餃子。餃子是用麵皮把餡包裹起來煮食的食品。一般在除夕晚上12點以前,人們就把餃子包好,待到半夜子時***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煮食,這時正是新年舊年交接之時,吃餃子取中文諧音“更歲交子”、辭舊迎新之意。因此過春節時,無論多麼豐盛的菜餚,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吃一頓餃子。

  餃子是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國北方,包餃子、吃餃子,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歡度除夕的一個重要內容。俗話說:“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過年,是中國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為了過好年,舊時一進臘月***農曆十二月***,大家就開始準備。從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的時候起,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張彩燈、貼對聯、打掃庭院,準備迎接遠方的親人,一起過個團圓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全家老少一起包餃子。這時候,餃子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食物,更飽含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全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的場面,和諧溫馨,其樂融融。

  年糕

  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另有老北京傳統老字號以“年糕錢”為名。

  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湯圓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煎堆

  煎堆華北地區稱麻團,東北地區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是中國油炸麵食的一種,由於流行於廣東地區,因此也是廣東油器的一種。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製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

  春捲

  春捲是過年時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捲又名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有迎春喜慶之吉兆。春捲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

  油角

  油角是廣州家常小吃的一種,各個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鹹的換成蔬菜即可。在廣東過年,油角少不了。以前,離春節還有十天廿日,家家戶戶就要開油鑊,炸煎堆油角了。開開油鑊炸些煎堆油角,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隻油鑊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

  餈粑

  餈粑同樣也是春節裡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為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的一起打餈粑為春節做準備,其樂融融。餈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裡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裡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現街頭商販多用腳踩三輪車叫賣,飯泥用保溫效能好的特製鐵桶裝放,搖動把手,飯泥從圓孔鑽出。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餈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年夜飯的講究 年夜飯,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各式各樣的年夜飯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 ·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習俗,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老北京人10大過年必備美食

  豆兒醬

  豆兒醬是老北京傳統小菜,其實它就是升級版的皮凍。在過去,它是家家戶戶過年必備的地道下酒菜,有冰箱以後,炎炎夏日也能吃上下酒美容消暑的繽紛小皮凍了。

  炸丸子

  年夜飯上必有丸子,因為丸子象徵了閤家團圓。以前春節期間,各家總要拜年或者接待拜年的人,吃飯時間不固定,也沒有很多時間炒菜。事先準備好丸子,端上來就能吃。

  糖瓜

  北京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滷炸豆腐

  滷炸豆腐是一道老北京有名的清真小吃。豆腐嫩滑,湯汁鮮美深受百姓喜歡。自“豆腐”傳到北京,那吃法就越來越多,並得到了南北結合口味提升,經數百年的演變,形成了北京自己的特色。尤其到了明代的中晚期,京城的“六必居”開張以後,調味品更加豐富,又出現了“滷炸豆腐”這一小吃,經過不斷改良傳至今日。

  薩其馬

  薩其馬是老北京傳統糕點,前身是一種滿族的傳統餑餑——搓條餑餑。後來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麵,成了“糖纏”,更名為薩其瑪。

  食鯉魚

  老北京有除夕夜食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則與“吉慶有餘”的吉祥話相聯,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餃子

  老北京的滿、蒙旗人管餃子叫“煮餑餑”。無論是富裕人家還是窮苦人家,餃子是一定要吃的。按傳統的老北京習俗,並非大年三十這天吃餃子,老北京講究吃的是“五更餃子”,即初一早上吃。大年三十吃大魚大肉,年夜飯吃完開始剁餡、包餃子,過了零點則不能再動刀。過年包餃子要全家人一起,體現一家人的團結和睦,齊心協力。餃子裡不光有餡料,還會放一些洗淨的硬幣和棗,圖個吉利。

  到了五更天,素餡餃子煮熟之後先上供。儀式過後,全家人到院子裡燃放鞭炮。回到屋裡小孩給老人磕頭,拿壓歲錢。之後,全家人就可以聚在一起吃熱氣騰騰的“新年頭一口兒”了。

  蜜供

  蜜供亦叫“蜜供尖”,是敬奉佛祖的佛堂裡,碼得似小塔式的、下方上尖祭祀專用的麵食品,大小不一,高矮不等,不論斤,論“堂”賣。這種蜜供尖頂端像個小金字塔狀,塔尖上插有福、壽、祿、喜、財帶花的字籤子。

  芥末墩兒

  芥末墩兒是老北京漢族傳統風味小菜。老北京失傳的點心和菜餚很多,但芥末墩兒依然儲存了下來,一是這道菜太有特點了,二是因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兒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講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兒。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吃得油膩,換換口味,芥茉墩最好不過了,清爽、利口,頗受老北京人喜愛。

  年糕

  年糕——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漢代揚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了製作方法。明、清時,年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食,並有南北風味之別。老北京的年糕由清真回民小吃店在春節時大量供應,是滿族拜神用的祭品,滿族名字叫飛石黑阿峰。


我國春節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過年前賣什麼東西最火
相關知識
春節的食品有哪些
南方春節的食物有哪些寓意
家常春節的炒菜有哪些品種和樣式
家常春節的炒菜有哪些品種和樣式
關於春節的謎語有哪些
關於春節的古詩有哪些
有關春節的歌曲有哪些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
增強兒童記憶力的食品有哪些
提高記憶的食品有哪些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