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中秋節傳統習俗吃什麼
你知道廣東人中秋節吃什麼嗎?廣東人把中秋節稱為“月光誕”,過節有很多美食是必吃的,如柚子、田螺、菱角等。2017年中秋節廣東人喜歡吃什麼呢?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廣東地區中秋節傳統習俗。
廣東人中秋節吃什麼
1、廣式月餅
廣式月餅是目前最大的一類月餅,它起源於廣東及周邊地區,目前已流行於全國各地,其特點是皮薄、餡大,通常皮餡比為2:8,皮餡的油含量高於其它類,吃起來口感鬆軟、細滑,表面光澤突出。
按照口味分有鹹、甜兩大類。按照月餅餡分有:蓮蓉月餅、豆沙月餅、五仁月餅、水果月餅等。月餅餡料的選材十分廣博,除用芋頭、蓮子、杏仁、欖仁、桃仁、芝麻等果實料外,還選用鹹蛋黃、叉燒、燒鵝、冬菇、冰肉、糖冬瓜、蝦米、桶餅、陳皮、檸檬葉等多達二三十種原料。
2、雞
廣東人向來“無雞不成宴”,吃全雞取“家”的諧音,意味著吃雞起家,全家團圓。除此之外,全雞也是廣東人拜神祭祖必不可少的一樣貢品,新鮮的蔥油雞、白切雞最受大家喜愛。
公雞和母雞在吃法上略有不同,母雞一般用來燉湯,而公雞適合快炒。因為母雞脂肪含量較高,肉中的鮮味物質容易溶於湯中,燉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反之,公雞的肉質較緊緻,很難熬出濃湯。人們吃公雞更喜歡細嫩的“童子雞”,這時更要旺火快炒,保持其鮮嫩美味。
3、菱角
常見的菱角黑色殼、兩頭尖,外形像一隻黑鷹。因被寓為“稜角分明”、“鋒芒畢露”,中秋節吃菱角,據說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俐。不過,菱角往往因其形象不討好而被小孩子拒吃。
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幼嫩時可當水果生食,味甘、平、無毒,皮脆肉美,也可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鹹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膩的月餅後,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膩當場去除不少。
4、柚子
柚子外形渾圓象徵團圓之意,同時,“柚”與“佑”諧音,代表希望月亮護佑的美好意願,再加上中秋節前後又適逢盛產期,柚子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秋節的應節食物。或者是“意頭”夠好,使得柚子成為中秋節一個必不可少的主角,在廣東中秋吃柚子依然是一個傳統。
在挑選柚子時,可通過“看”、“聞”、“叩”,購買上尖下寬、表皮薄而光潤、色澤呈淡綠或淡黃、芳香濃郁、外皮有彈性的柚子。
5、豬仔餅
中山沙溪人過中秋,有食豬仔餅、煲粥的習慣。在物資匱乏年代,貧困家庭買不起月餅,就用“糙米餅”和“豬仔餅”替代。
褐色的“糙米餅”用黏米碎成粉末,混合片糖製成,大約1釐米厚,直徑約10釐米,中間嵌一小塊薄肥肉,味道甜膩。“豬仔餅”用麵粉製成小豬形狀,裝在小豬籠裡售賣,被親切地稱為“小朋友月餅”。
6、田螺
清代陳勉襄的《羊城竹枝詞》中寫道:“中秋佳節近如何,餅餌家家饋送多。拜罷嫦娥斟月下,芋香啖遍更香螺”。南方在中秋時氣候仍溫暖,不似北方已入寒秋,正是摸田螺的好季節,所以炒螺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味。
嶺南民間認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而中秋前後,正是田螺空懷的時候,田螺腹內沒有小螺,肉質特別肥美。因此在廣州地區,不少家庭在中秋節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7、芋頭
粵語“芋頭”與“護頭”諧音,中秋節吃芋頭必須一家大小一起吃,大芋頭代表大人,小芋頭代表小孩,一家人一起吃芋頭表示閤家團圓平安的意思。此外,在中秋節吃芋頭,還寓意辟邪消災。
中秋吃芋和以芋頭祭拜祖先有個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畏。”銀河,潮汕人稱為河溪。公元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統治殘酷,百姓慘遭屠殺。為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人”諧音,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成風,至今猶存。
8、餈
又到一年一度中秋節,廣東恩平城鄉有不少家庭,除了吃月餅之外,還要做一種叫“葉包金”的餈來吃。而吃“葉包金”是當地過中秋節的另一大習俗,說是吃了“葉包金”,能常年行好運。
“葉包金”最初叫“葉仔餈”,因開啟好像個藥膏,又有人戲稱之為“藥膏餈”;後來人們看見餈呈金黃色,好像樹葉包著一塊黃金,於是乾脆叫“葉包金”。
廣東地區中秋節傳統習俗
1、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2、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
3、兔爺兒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4、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讚歎。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綵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袖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到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油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佈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綵,還有用塑料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綵的純樸之美。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鬥,頗有愛國的思想。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臺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這個傳說與中秋吃月餅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5、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熱鬧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託夢,說是隻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值得珍視的。如今大坑區的舞火龍活動規模頗大,除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及指揮外,安全組等等。輪番舞龍者達三萬多人。
中秋節始於什麼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