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長教育孩子的故事
有修養的父母總是把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學能力當作教育孩子的頭等大事。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的故事:全力以赴的弊端
一位西方哲人說,要想做好一件事,你最好盡四分之三的力量去做。我覺得大多數成功者會贊成這種觀點。
一位作者想寫出一本健康美好的思想的書,他只使出四分之三的力量就夠了。切不可全力以赴,那樣會心情緊張、急躁不安,這種情緒會洩露在文字中傳染給你的讀者。而只使出四分之三的力量,既有準備又留有餘地,從容不迫會做得更成功。
做其它的事也一樣,凡事需要盡力準備,但不可全力以赴。兵家所謂窮兵黷武就是指指揮員太全力以赴以至於血本都賠進去了。而搞實業的人更忌諱把全部的錢財投入某一項實業中,而是儘量在多行業拓展以防止一敗塗地。
全力以赴者並不一定比使用四分之三力量的人更具有實力。古人所謂“工夫在詩外”是說文人做詩的好壞往往在他的學問與閱歷的深淺,而不只在詩文字身。其它行業也一樣,而在於你本身的實力如何。“三國演義”中孔明站在空城上嚇退幾十萬大兵,並不是說他有萬夫莫開之勇而恰恰是他過去的妙算神機與今日的鎮定自如才嚇退敵兵。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有一個著名的冰山理論:一座海中的冰山,十分之七在水下,可正是那十分之七才托起了那十分之三,那十分之三巍峨壯觀,令世人讚歎。人生也一樣,成功只是那十分之三,而十分之七是成功前的艱苦準備。成功並不在於你是否全力以赴了,而在於你是否具有實力和充分的準備。一個沒有練過武功的人為報仇急於與一武功高深的人交手,雖然他全力以赴了,可他會成功嗎?
有實力有準備的人也不可輕心,你必須用四分之三的力量,這樣才既不焦慮又穩操勝券。兔子之所以在賽跑中輸給烏龜,就在於太輕敵太自信了,以至於落下永世的笑柄。要是兔子懂得用上四分之三力量的道理,那他是必勝無疑了。
古人說弓太滿則易折,人也切忌全力以赴。給自己留一點餘地、留一分輕鬆,你就會多一分從容、多一分灑脫,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失敗了也不會全軍覆沒。千萬不可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你只需用四分之三的力量你就會是永遠的成功與勝利者。
教育孩子的故事:空間的價值
故事發生在美國北部的一個小鎮,這個小鎮在新世紀的今天仍然保持著淳樸的民風和上個世紀的建築格局,因而成為一個旅遊懷舊的好地方。深知小鎮發展根本的人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維護小鎮的風貌,甚至換一片屋上的瓦也要經過全鎮推舉出來的長老會的審查。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小鎮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小鎮的商業設施已不能滿足遊人的需要。有兩個洞察這一商機的年輕人――約翰和傑克分別向長老會提出了申請:他們要在小鎮上建一個超市,用來向人們提供日用品和旅遊紀念品。
長老會經過反覆磋商,終於同意了兩個人的要求,但卻附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超市必須建在距離小鎮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以免破壞小鎮的格局。
約翰和傑克馬上籌集資金,開始建造自己的超市,他們深知,要想賺到更多的錢,就必須想盡辦法戰勝對手。約翰曾到過一些大城市,瞭解規模對於一個超市的重要性,因此,他充分利用了長老會給予他的這塊土地,建成了一所豪華的超市,並儘可能使店裡貨物種類更齊全。而傑克卻只使用了土地的一半建成了自己的超市。當然,由於規模經營的關係,店裡的貨物遠沒有約翰的種類齊全。約翰暗自高興?這次我可要賺大錢了。
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約翰意料,兩家超市同一天開張,經營狀況卻出現了一邊倒的現象?大部分遊客和小鎮上的人都湧進了傑克的超市,而約翰這邊卻很蕭條。儘管約翰使出了渾身解數,又是有獎銷售,又是歌舞表演,最終也未能扭轉自己破產的命運。
破產的約翰決定遠走他鄉,在臨行前,他拜訪了自己的對手,並對傑克說:“我承認我的失敗,但我想知道,我究竟輸在哪裡?”
傑克微笑著對約翰說:“在經營超市的經驗上,你比我強,所以你在那塊土地上蓋出了儘可能大的一個超市,但是,我親愛的朋友,你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裡距離遊客的觀光地――我們的小鎮還有十公里的距離,所以,無論是觀光的遊客,還是返回的遊客,甚至是小鎮上的居民,他們都是駕車前來,所以,我為他們留出的那片空地――停車場,這使他們對我心存好感,而這也就成為了他們到我超市購物的基本理由。所謂與人方便,自己方便,那片空間的價值就在於此?”
教育孩子的故事:李嘉誠的小故事
李嘉誠擁有一個巨大的工商業王國,是亞洲首富、世界十大富豪之一。有位記者曾問李嘉誠:“今天你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靠的是什麼?”李嘉誠回答說:“依靠知識。”
有位外商也曾經問過李嘉誠:“李先生,您成功靠什麼?”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學習知識,是李嘉誠成功的奧祕!
李嘉誠勤於自學,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忘記讀書。青年時打工期間,他堅持“搶學”,創業期間堅持“搶學”,經營自己的“商業王國”期間,仍孜孜不倦地學習。李嘉誠晚睡前是他鐵定的看書時間,他喜歡看人物傳記,無論在醫療、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對全人類有所幫助的人他都很佩服,都心存景仰。李嘉誠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仍然堅持學英語。早年專門聘請一位私人教師每天早晨7點30分上課,上完課再去上班,天天如此。早在辦塑料廠時就訂閱了英文塑料雜誌,既學英文,又瞭解世界最新的塑料行業動態。苦讀英文使李嘉誠與其他早期從內地來香港發展的企業家有所區別。當年,懂英文的華人在香港社會是“稀有動物”。懂得英文,使李嘉誠可以直接飛往英美,參加各種展銷會,談生意可直接與外籍投資顧問、銀行的高層打交道。如今,李嘉誠已年逾古稀,仍愛書如命,堅持不斷地讀書學習。
李嘉誠說:“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裡,如果你有資金,但缺乏知識,沒有最新的訊息,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拼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並且很有可能達到成功。現在跟數十年前相比,知識和資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家長教育孩子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