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案例報告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9日

  心理案例是彰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德育工作、教師從事案例研究必不可少的資訊資源。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2000年10月20日,雲南玉溪市北城鎮夏井小學四年級一班數學教師潘光禮因不滿學生何衛被打後罵其“潘狗”,遂提出4個懲罰條件讓其選擇,第一是讓每個學生依次打100棍子;第二是老師親自打100棍子;第三是吃下10只活蒼蠅;第四是吃樹上的綠蟲。何衛選了第一項。何衛怕老師又下重手,表示願讓同學打。一女生迫於無奈,邊打邊哭,一共打了20餘棍。何衛當即被打得皮開肉綻,由於受不了如此體罰,強迫何衛生把蒼蠅吞下去。懾於潘的“威嚴”,何衛一邊哭泣一邊抓起蒼蠅往嘴裡放,吞下3只後,由於噁心引起了嘔吐,潘認為分量不足,又令何衛吃下吐出的蒼蠅,後在何衛的苦苦哀求下才作罷??

  案例分析:

  這個案例雖然只是個例,但事實上,教師已經成為目前心理壓力最大的職業之一,是心理疾病的高發人群。據中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的研究:接近50%的教師認為工作太累;37%的教師工作超過8小時;教師的強迫症,人際敏感,憂鬱症,偏執傾向高於一般人群,具體表現為無法控制自我的想法,與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有近30%的教師處於亞健康狀態,並且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趨勢,導致教師亞健康的主要原因不是身體健康問題,而是心理健康問題。

  近年,由於學生心理危機事件頻發,已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減少了惡性事件的發生。然而,與此同時卻忽視了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要知道,一旦教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輕則影響教師自身的身心健康,影響教師個人工作業績,重則影響一代人,甚至影響整個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比如,本案例中的潘老師的心理必然是有問題的,其體罰學生的行為,可以說是變態的,這樣的黑暗場景,也必然會對學生的未來產生陰影,形成巨大的心理問題。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已不容忽視。

  由於教師的工作壓力過大、各界對教師的角色期望過多過高、教師的自我定位過於完美、教師評價制度不夠完善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使得很多教師的心理健康多少出現了些問題,甚至出現心理疾病。對於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各界必須重視起來,以防止其成為影響教師的身心健康、制約學生健康持續發展和整個社會和諧穩定的隱患。

  教師要學會進行自我調節,以平常心看待學生的學習,做到公平、盡心和盡力對待每一個學生。不以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提升對素質教育的理解,並加強落實。家庭、學校和社會應該加入到對學生的教育中來,而不是把所有的責任推到教師身上。應該關心與支援教師的工作,建立合理的角色期待,體現人文關懷。國家加大對教育事業的財政支出,用於加強對教師心理素質提高的支出,用於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改善教師的生活條件,提高教師的工資,解決教師的後顧之憂。

  為了我們教師自身,為了我們的學生,為了我們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全社會應該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重視起來,關心教師的心理健康,創造有利的條件,不再讓“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們在美麗的光環下獨自哀嘆,甚至把不健康的因素轉移到我們可愛的下一代,影響人類的未來。

  篇2

  摘要:我們都知道厭學者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學習活動中,不願做作業、不認真聽講、經常違反課堂紀律、遲到早退、曠課逃學、棄學出走和輟學。他們對學習缺乏或沒有興趣和求知慾、好奇心,他們只是在外在的壓力下,被動、應付的學習。產生厭學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是受到不良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除了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影響以外,學生自身的不良心理因素也是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鍵詞:厭學支援信任信心計劃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大多數的未成年人是由隔代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父母委託的親屬監護,由於父母監護的缺失,造成了很多未成年人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習成績差、厭學的現象。近年來,媒體時有報道“留守兒童”問題,反映出社會各界對這一特殊群體的關心。青少年處於人生髮展的重大變化的時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都處於不平衡的狀態,同時又容易受到很多家庭、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容易在學習、生活中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一旦出現,就有兩種發展結果,或者自然好轉或者成為嚴重心理問題的基礎,慢慢發展成為心理障礙或者精神疾病。因此,儘管青少年的一般心理問題都不嚴重,但是如果不能很快的解決,也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為了遵循保密原則,本文中涉及到的輔導物件的姓名均為化名。

  一. 輔導物件

  歐玉龍,男,11週歲,小學五年級學生,家住偏遠的農村,父母均為小學文化程度。

  二、主要問題

  上課不聽講、不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差、曠課、逃學。

  三、背景分析

  歐玉龍同學家住偏遠的農村,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父母均在慈溪打工,每年過年的時候回家一次,住上十天左右就走了,他和妹妹由奶奶一人照看,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學生”。奶奶沒有什麼文化,年紀已高,身體狀況不好,不具備監護人的條件。與母親有極少的語言交流,與父親基本無話可說。在家不聽話,不學習,總是看電視打發時日,作業不能按時完11明巨集.心理健康輔導基礎理論,在學校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自己擺弄手中的筆、橡皮或尺子,或者在座位上發呆。經常找各種理由不到學校上課。教過他的幾位教師,為他操碎了心,辦法也是軟硬兼施,可效果卻不佳。

  四、被輔導者自述

  我學習成績差,上課老師講的我也聽不懂,在教室也是乾坐著,老師看我不順眼,同學也不喜歡我,覺得在學校沒意思,不如在外面玩開心。我沒打算考大學,我也知道自己不是讀書的料,我的父母也沒讀什麼書,不是照樣活得好好的。

  五. 問題評估與診斷

  經過多方瞭解,細心觀察,查閱書籍,認真揣摩。我認為這是一例較為典型的小學生厭學的個案。

  我們都知道厭學者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學習活動中,不願做作業、不認真聽講、經常違反課堂紀律、遲到早退、曠課逃學、棄學出走和輟學。由最初的課堂學習的消極怠惰、課外作業的抄襲或不交,發展到逃避考試、曠課逃學,直到棄學在外,這是一條厭學者“發展”的基本軌跡。他們對學習缺乏或沒有興趣和求知慾、好奇心,他們只是在外在的壓力下,被動、應付的學習。

  產生厭學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是受到不良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小學生一般處於6——12週歲的年齡段,這一階段的青少年正處於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容易受外界影響,但又缺乏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受拜金主義思想的影響,一些學生產生新的“讀書無用論”的觀念,認為讀書苦,不如打工掙錢,活的瀟灑自在。對於留守兒童而言,由於父母長期在外務工,與其聯絡較少,很難與子女交流,而作為監護人的祖輩通常管不了、不敢管、不會管,這些孩子幾乎生活在無限制狀態下成長,而作為監護人的祖輩或親戚,只要孩子不犯大錯,他們對孩子的行為一般都採取認可態度,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使孩子紀律散漫,在家裡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道德品行較差,不遵守規章制度,這對孩子的學習心態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學生在整個求學階段都要受到學校環境的影響,良好的校風、班風會給學生的學習增加動力,促使每個學生努力學習;而在一個風氣不良的班級裡,學生的精力就很難放在學習上,這樣的班級很容易出現厭學的學生。另外,師生關係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對喜歡的教師,往往也喜歡其所教的課程,而對不喜歡的教師,對其所教課程也易缺乏學習興趣。特別是當學生在學習中受到他不喜歡的教師的批評或者不公平的待遇時,往往會用不學習這門課加以報復。 

  除了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影響以外,學生自身的不良心理因素也是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一個重要方面。首先,他們的學習目的不明確,不懂得讀書的目的,看不到求學的出路,對升學產生困惑和迷惘;有的學生只是為了在學校有朋友玩,能滿足自己對夥伴和友情的需要,而不是求知的地方。其次,還有的學生是因為學習跟不上老師的要求,而喪失了自信心。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艱辛勞動的過程,無疑會遇到不少的問題和困難,有些學生會因為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強、教師的要求不當或是學習方法不當,導致對學習失去信心。最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之間人際關係的不協調,也會使學生形成負面情緒和逆反心理,以賭氣不學習來達到宣洩甚至報復的目的,導致厭學的情緒。

  六. 制定目標

  近期目標:上課能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不曠課,不逃學。

  遠期目標:正確的認識學習,瞭解學習的重要性,提高成績,建立自信。

  七. 輔導過程

  1.爭取家長的支援

  首先,與歐玉龍的父母取得聯絡後,跟他們講留守學生面臨的問題和困難,講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勸說,他的父母商量後,決定父親繼續留在慈溪打工,母親回家照看孩子。其次,針對家長存在的不正確的教育觀和教育態度,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多次進行溝通交流,指導他們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幫助孩子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承受挫折,培養自控能力等。討論一味溺愛、打罵、體罰、放縱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導家長與學校配合,轉變觀念,改變不良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消除厭學心理。

  2.取得學生的信任

  從第一次接觸之後,我每週都會找他談話兩次,每次約半個小時,每次都和他拉家常,和他談家裡的情況,談奶奶的身體,談家裡的牲畜,談田地的收成,當然最後也談到前途理想,也談到了人生的意義。慢慢的有意無意的融化他內心的堅冰,消除他與老師間的隔閡。一個多月後,他的態度明顯好轉,願意與老師交流,與老師之間建立了信任。我也從他的老師那裡收到了反饋。

  3.培養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就能全神貫注積極思維 ,有了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不斷獲取新事物的享受。通過聊天,我知道歐玉龍非常喜歡打籃球,而且打的還不錯,我就鼓勵他參加學校的籃球隊,並逐步把他在這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習中來。同時,我找來了他的班主任和各科老師,與他們一起商量對他的補習

  辦法。最後,我們達成共識:上課時多關注他,如果他思想開小差,就給予善意的提醒;別的同學做練習時,教師給他進行個別輔導;當他有了點滴進步時,及時給予鼓勵。慢慢的他的學習有了進步,他也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對學習有了興趣和信心。

  4.確立目標,制定計劃

  一個月後,我感覺到了歐玉龍在學習上上進的慾望,以及願意去學習的心態轉變。這時,我幫助他進行了自我分析,總結出在學習上,他的理解力較好,但是比較粗心,記憶力一般,現在在班級中成績比較靠後,但上升潛力和空間很大。根據這些情況,我們共同制定了學習目標:語文課、數學課、英語課都要認真預習;完成各科老師的家庭作業;每天認真複習一遍當天所學的內容;數學成績在班裡達到中上水平等。為了達到目標,我們又將一天中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分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學、上午放學到下午上學、下午放學到吃晚飯前、吃完飯後到睡覺,並制定了計劃,統籌安排具體的學習內容。為了使計劃不落空,我們每週檢查一次,並請他的媽媽進行監督。當然,計劃中必須留給學生一定玩的時間,不能總是學習。

  八.輔導效果

  通過一學期的輔導,歐玉龍同學有了很大的進步。首先是學習習慣有了明顯的改進,上課能認真聽講,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了,養成了預習的好習慣;其次,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六月期末考試中語文和數學均考了七十多分,英語考了八十多分;而且,五年級下學期沒逃過一次學。現在他已進入六年級學習,通過與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的溝通,我瞭解到他現在表現很不錯,老師對他的評價也很好。

  篇3

  摘要:本文從學困生的轉化入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轉化學困生的對策,並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和反思。

  關鍵詞:學困生 轉變

  一、個案基本資料

  姓名:黃運超 性別:男 年齡:12 年級:六年級

  二、問題概述和背景資料

  1、問題的提出

  俗話說,五個手指都又長又短。同樣一個正常的班集體,所包含的學生的素質也是有差別的。通常老師們會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好壞將學生分成三種等次: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然而,作為學生,誰都不願意成為學困生;作為家長,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是學困生;而作為老師,誰也都不願意自己的班級存在學困生。因此,轉化學困生是我們老師與學生本人乃至家長的共同心願!如何轉化學困生呢?這一問題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2、個案簡介

  黃運超,12歲,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與父母一起生活。平時,爸爸打工為生,媽媽在家務農。他的學習成績在班中數倒數第一名。造成他學習成績差的原因主要是書寫困難,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注意力不集中。在學校上課時,他經常自己擺弄手中的筆、小刀或尺子,或者在座位上發呆,趴在桌子上睡覺。有時也會突發興趣,舉手回答問題,可是卻答非所問,經常惹得同學們鬨堂大笑,老師哭笑不得。在家裡做家庭作業時,經常忘記當天的作業是什麼,或者忘記帶需要的課本、作業本。幾乎每天放學後都要在學校補完前一天的作業才能回家,回家時已經很晚了。可剛補完昨天的作業,今天的作業又不能按時完成,又要推到明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黃運超的作業幾乎每天都要在老師的監督下完成。教過他的幾位教師,為他操碎了心,辦法也是軟硬兼施,可效果卻不佳。

  三、健康和醫療歷史

  他的身體狀況一般,屬偏瘦偏輕型,臉色蒼白有輕微貧血症狀。

  四、案例調查

  經過調查該生的家庭情況,我們瞭解到,該生父母文化水平偏低,小學均為畢業,思想落伍,對科學知識存在偏執,認為學知識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存在上不上學無所謂的錯誤觀點。而黃運超從小受父母思想的影響,才導致學習上鬆散、懶惰,對學習漠不關心。他的父親有賭博的惡習,晚上幾乎天天有人在他家玩通宵,導致黃運超同學休息不好,課上打瞌睡。

  五、個案處理

  針對黃運超同學所面臨的問題,我認真分析了形成這些不良行為的最關鍵問題就是:家庭環境影響與父母思想的薰陶。因此,我決定從該生的不良家庭教育入手,對該生進行充分的心理溝通、交流與指導,重點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教育,採取措施如下。

  1、家校結合,改善教育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均可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態最有效的方法。黃運超同學從小受父母思想的影響,腦海中已形成了對知識的錯誤認識,再加上父母對該生的學習不予關注,缺少正確的引導,任由其發展,才會導致該生學習困難。所以,我首先與該生父母進行溝通,讓他們明白: 知識能使人獲得財富,知識能使人變得高尚,知識能使人的生活充滿陽光,知識能使人獲得強大力量 ,衝破重重困境,最終走向成功的大門;知識能使一 個民族變得優秀,變得強大起來;知識能使一個國家變得繁榮昌盛。學習 文化知識,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只有學好了文化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以至於不被社會淘汰。我還告訴他們:如果你們真心愛你們的孩子,那就正確的引導他學習文化,只有這樣才會有美好的將來。聽了我的話,黃運超的父母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學習文化的必要性。

  2、用愛喚醒學困生沉睡的心靈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惡其師,疏其道。”愛心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教師愛學生,學生才能理解,理解才能溝通,才能接受。密切師生關係,教師必須先關心愛護學生,平等待人。學困生都有很強烈的自尊心,往往非常敏感別人對自己是否尊重。因此,消除學生情緒上的隔閡和疑懼心理,為學生創設傾訴的環境,能是學生願意接近自己,對自己說心裡話,學生就會“信其道”。課下,我會主動與黃雲超同學聊天,談生活中的趣事,談學習上的問題,消除了彼此之間的隔閡。做學困生的朋友,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幫助,少一些責備、訓斥和白眼,多一些信任、讚揚和期待,設身處地的為學困生著想,幫助他擺脫困境。公正、合理、一視同仁,公平相待每一位學生,不能有親疏之分,不偏心、不袒護一樣的關愛他們,全心全意的教育好每一位學生。教師要言必信,行必果,說話守信用,辦事要公道。我告訴黃運超同學:在老師眼中,你和其他同學一樣,都是老師的好孩子,你們都是最棒的。老師更相信你的能力,加油吧!老師會為你的進步感到驕傲與自豪的!黃運超同學聽後,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我看到了他進步的希望。

  3.尊重學困生,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作為學困生,他們的內心深處已經很沒自信,有一部分學困生還會出現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們的心裡認為老師不喜歡他們,家長不喜歡他們,同學看不起他們,連他們自己也討厭自己。在這種陰影下,儘管他們還尚存一絲上進心,也會無法對抗強烈的厭學情緒,也就無法對學習產生興趣。厭學情緒會戰勝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最終導致惡性迴圈。因此,我想:此時幫助他樹立戰勝自我的信心是最關鍵的。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誠的言語激勵他,及時瞭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又常常給他講些中外科學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事例,使他逐漸明白應該從小學好本領。還給他講述了許多中外聞名的名人,在小時候的學習成績也是不理想,但經過努力最終成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時告訴他: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充滿信心,努力奮鬥,就能實現目標,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品質。

  4.賞識——學困生進步的動力

  日本心理學家永多湖輝曾說:“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潛能隱藏在每個孩子的心中。”而賞識教育的奧祕就在於時時、處處、事事在心靈深處堅信孩子行,寬容他,承認差異,允許失敗。找到了閃光點,可以以此為契機,為後進生重樹自信,是他們不至於“破罐子破摔”。讓後進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潤,讓他們時時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因此,為了讓黃運超順利地以新形象展現在同學面前,我細心觀察他的每一個優點、每一個進步,並給與公開表揚。在我的帶領下,許多同學都改變了對黃運超的態度,並向他伸出了友誼之手。黃運超同學乒乓球打得好,我就讓他擔任乒乓球組組長,指導其他同學練習乒乓球。黃運超偶爾犯了錯誤,我也不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而是把他領到辦公室,摸著他的頭跟他慢慢談。黃運超漸漸變了,上課不走神了,學習也有進步了。

  六、案例反思

  學習困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這樣或那樣的心理障礙,我們要關注資訊時代學習困難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徵、學習特點等方面的變化,及時給與合理的、正確的心理疏導。從各角度去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大加渲染、借題發揮、因勢利導,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樹立了他們在同學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增強了他們熱愛學習的信心。黃運超的事例證實了我的做法是正確的。

  當然,轉化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它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方能最終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問題。

  

大學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案例
心理健康班隊教案
相關知識
心理健康案例報告
大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成長報告
大學生心理健康實踐報告
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報告
幼兒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報告與分析
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實踐報告
高一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範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