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有哪些常用的配件
我們在購買數碼相機的時候,往往由於數碼相機上的一些缺陷或者為了加強功能而選擇一些必要的附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常用的一些擴充套件附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常用配件
一、接環
1.轉接環是非常必要的
我的感覺是:是數碼相機絕對必要的配件之一。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它首先保證你愛機鏡頭伸出部分安全。有了它就可以加裝UV鏡,就不怕鏡頭被弄髒,保持清爽。很多朋友覺得轉接太大,不方便攜帶,結果鏡頭上常常大大的手印。其次,接環是一切鏡頭附件的基礎,有了它才能接駁其他附件,才能為相機擴充套件功能,比如加裝廣角鏡頭,增倍鏡頭等等。
2.接環的口徑的必須搞清楚
要買轉接環就必要搞清楚鏡頭的口徑是多少,而很多數碼相機需要配備不同的鏡頭附件就需要使用特定口徑的轉接環,比如G3、G5的接環有兩種,52mm和58mm。因為有了兩種口徑的接環,這就造成了一些使用者無所適從。在到底用那種接環上舉棋不定,猶豫不決。
52mm的轉接環。這種接環的好處是可以降低其他附件的的費用支出,如在濾鏡支出上就可以少花一點錢。此外,對內建閃光燈和對焦輔助燈的遮擋程度要小於58mm。第三是,可以接駁一定口徑的鏡頭,如0.38x廣角鏡頭,最大口徑就只有52mm,除此就只有0.5x的了。
而58mm的接環更接近於廠家的設計要求,如近攝鏡、特別是增倍鏡***長焦和廣角***的接駁,從而避免所會產生的麻煩。如0.38x在接駁52mm接環後,並不能在廣角段***35mm***實現廣角,因為有遮擋,必須變焦到一定焦段才能使用,這就帶來了麻煩。而58mm使用原廠0.7x則應該不會有此麻煩的。
所以這個就必須按照實際需要去選擇購買了。
二、濾鏡
絕大多數濾鏡都可以在數碼相機上使用,其中最常用的就是UV鏡了,既然已經配了接環,那麼UV鏡就不要免了。CPL偏振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許多時候只恨沒帶在身邊。
近攝鏡
有很多數碼相機的微距功能略有不足,至少是不能適合俺的大多數近攝要求。如果想讓自己數碼相機能夠很好的微距攝影。那麼專門生產的近攝鏡,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原廠的鏡片價錢比較貴,有錢的不妨用原廠的。而其他進口或國產近攝鏡片也不錯。也能實現這樣的效果,這個問題可以自己選擇。
紅外鏡
紅外鏡也算是一種很有價值的鏡片,紅外影象的另一種視覺感受,還是很值得一試的,它大大削減了黑白攝影中的灰色,從而提高了視覺衝擊力。至於彩色攝影,可以看起來就比較怪異了。
紅外攝影的對焦已經發生了變化,不能象普通攝影那樣了,因此,建議使用手動對焦模式,在正確的暴光量前提下,你還是可以看見影象的,因此也就可以準確對焦。如果依然對焦困難,則可以根據反覆實踐摸索。
需要指出的是,自然風光的紅外攝影,最好選擇在豔陽高照的日子裡,因為只有這樣,天呀、水呀是深黑色的,否則天水和植物白到一塊去了,那就一塌糊塗了。除此之外,片子還要在Photoshop上略加處理一下,很簡單,就是自動對比度,或自動色階一下即可。
三、附加鏡
增倍鏡
現在很多主流的數碼相機都使用的是3倍-4倍的光學變焦鏡頭,比如佳能的G系列,奧林巴斯的C-5050 C5060等等,當老遠的山頭上有塊光影,你就知道缺乏長焦端是多麼的無奈。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附加一個“增倍鏡”,這樣可以擴充套件小變焦數碼相機的使用範圍,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相機加上增倍鏡以後,不僅會造成色散和色差,造成景物主體邊緣銳度下降。而且還會產生焦點不實的現象,還有可能出現黑邊的問題,畢竟是附加的鏡頭,光學特性都比不上相機上鏡頭,所以這個時候,還是儘量選擇原廠的***價格比較昂貴***或者一直口碑比較好的品牌鏡頭***價格比較便宜***。
廣角鏡
很多相機都是35MM的廣角端,到了大地方,你想把整個想拍的景物放進取景框,你就體會到35mm的焦段有多無奈***而且還有變形***。
目前的數碼相機都使用了各種方法來克服這個問題,比如現在的美能達A1 、奧林巴斯C-5060就使用了自帶廣角的鏡頭,在需要時可以拍攝到更大的範圍;而還有很多品牌的數碼相機,如佳能,奧林巴斯,都在軟體上附加了圖片拼接、全景拍攝的功能,這個也算是對廣角不足的一種努力吧。
不過應該指出的是,附加廣角鏡頭的侷限性,你不能企圖儘可能擴大視角,這樣會造成邊緣失效,除非你原本就打算讓邊緣模糊。由此看來,還是要按照自己相機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廣角鏡頭。
望遠鏡
把數碼相機接在望遠鏡上可以拍攝出很多奇妙的畫面,比如拍天體攝影,拍很遠距離,但是人無法靠近的風景等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通過望遠鏡照出來的效果,肯定色彩,銳度上都比較差一點。 接駁望遠鏡的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固定的問題。只有在解決了固定問題之後,你才能使用它。
如果您沒有閒錢,您大可不必買這東西——儘管這東西價格不貴。缺點很明顯:色差色散極為嚴重,操作複雜,攜帶不便。更多的時候,只適合自家陽臺上玩玩而已。
必備清潔工具
皮老虎
鏡頭就像人的眼睛,相機就是通過鏡頭內部的光學原理最終在CCD上面成像。很奇怪,周圍有很多朋友共同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開啟相機,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鏡頭,我問他們為什麼,回答不約而同的都是:“看看有沒有髒”。
其實我覺得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要擦拭鏡頭,因為鏡頭表面的指印、灰塵、水漬對於成像並無太大影響,只要不讓強烈的陽光直射到鏡頭上就可以了。我個人的經驗是,鏡頭總是越擦越糟,而不是越擦越好,不要指望可以把鏡頭恢復到剛出廠時的狀態。一般日常護理,只需要擦拭一下機身,用氣吹吹掉鏡頭上面的灰塵就OK。不過我們還給大家全面的介紹一下全面的清潔工具,也算是個知識普及。
毛刷:主要是用來清潔機身的,通常出現在鏡頭筆的一端,普通使用者不需要配備。
絨布:用來擦拭機身和數碼相機的LCD顯示屏,通常情況下5-10元就可以買到。
鏡頭紙:主要是擦拭鏡頭表面,特別是在有頑固汙垢,鏡頭筆無法擦拭的情況下,可以沾少量蒸餾水擦拭表面,不過動作一定要小心,以免刮傷鏡頭,我的建議是能不用就不用。
鏡頭筆:一般用在中高檔次相機的鏡頭上,特別是口徑比較的大鏡頭上,其價格不菲,一般都在80-100元左右,便於攜帶,個人覺得擦拭鏡頭效果最好。
擦鏡布:這是一種特殊纖維織品,它不同於老掉牙的麂皮,不脫毛屑,擦拭也比較乾淨,並且可以重複使用,售價在15-20元左右,適合中低端使用者。
麂皮:淘汰產品,雖然價格便宜,但容易掉毛屑,基本上是擦了又吹,吹了又擦,不推薦。
吹氣球:又稱皮老虎,它可清除鏡頭上的灰塵,一般是清潔鏡頭第一道工序使用的工具。通常氣量越大,質量越好,並且可以輕而易舉的把灰塵吹走。它的售價從5-100元不等,最低檔次的就是醫用洗耳球,最高檔次的是瑞士af吹氣球。
鏡頭水:大家見到最多的應該是在清潔三件套中的鏡頭水,不過強烈不建議大家購買這個東西,因為這類套裝多半都是三無產品,並且無色、無味、不揮發,能否擦拭鏡頭上的異物暫且不知道,甚至有可能破壞鏡頭表面。即便真的要用到它,我建議大家購買德國原產的哈瑪鏡頭水或者柯達鏡頭水,價格在60-80元左右。
必用配件
一、遮光罩
遮光罩的作用主要是在逆光、側光時,防止非成像光的進入;在順光和側光攝影時,避免周圍的散射光進入鏡頭;在燈光攝影或夜間攝影時,可以避免周圍的干擾光進入鏡頭;同時還能保護鏡頭。
我們可以從材料上進行分類,有金屬、硬塑、軟膠等多種質地,通常鏡頭焦距越短,視角越大,遮光罩也就越短***否則有暗角***。通常在我們的消費者級數碼相機中,大變焦相機一般配備的是花瓣型的或者橡膠伸縮的。
如果不是原配,我建議大家還是最好帶著機器去諮詢一下商價,不然在實際使用中,很容易出現問題。另外,有一些機器在安裝上轉接環後,無形中起到了一定的遮光罩作用,裝的意義就不大。
二、閃光燈
數碼相機一般都會隨機配備一個內建閃光燈,但由於功率限制,在拍攝一些大場景或者微距的時候,往往力不從心,所以很多中高階數碼相機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這點,裝備著熱靴或閃光燈插孔。配備外接閃光,最大的好處就是功率大,投射閃光的距離較遠,可自由調整,知道滿意為止。
通常,一些相機制造廠商都是隨機生產出一些外接閃光附件,像索尼、佳能,不過價格高的嚇人,一般人是買不起的。我建議有這些需要的消費者可以選擇一些第三方品牌的專業製造廠商,例如vivitar、sunpark、metz這幾個進口品牌,它們具有更寬泛的使用條件和更強大的效能,當然啦,沒有票票的朋友也可以選擇國產的銀燕、金鷹,價格便宜,普通用用效果也挺好。不過家庭使用者,不建議購買,因為用的機會少之又少,而且沒有相應的攝影知識做鋪墊,很難拍出滿意的效果。
三、三腳架
目前很多數碼相機在進行促銷的時候都喜歡將三腳架與相機捆綁,就三腳架的作用來說,主要是穩定相機,能提供長時間穩定曝光。有人說,三腳架號稱“世界上最實用的防震系統”,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錯,特別是在光線比較弱的情況下,數碼相機即便將光圈打到最大,也無法保證手持狀態下照片不模糊,這時候三腳架的作用就體現的淋漓盡致,另外,對於較為高檔的數碼相機來說,三腳架在拍攝夜景、微距的時候用處也很大。
三腳架也是分檔次的,一個比較好的三腳架甚至超過普通消費級數碼相機的價格,而最普通的只需要30-50元就可以買到,它們之間價格落差比較大。我們可以按照三腳架的材料的不同,將它分為塑料、鋁合金/不鏽鋼、炭素纖維等幾種,價格是塑料的最便宜,鋁合金/不鏽鋼的價格中等,炭素纖維的較貴。
就品牌來分,大家最為熟悉的要數低端的偉峰,而在高階,主要由捷信、瑪米亞和金鐘等廠家組成專業陣營,它們與用傳統材料製作的三腳架相比,不僅重量輕,而且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震動,這其實也是炭素纖維材料的三腳架最大的特點。
不過針對普通消費級數碼相機的使用者,我建議購買一個100元左右的輕巧型鋁合金三腳架就完全滿足日產使用了,如果你選擇的是尼康CP4600或者索尼的T33之類的小巧時尚機型,那麼沒有必要選配三腳架,這些小機器圖的就是一個輕便,而出門再攜帶體積不小的三腳架,顯然讓人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
猜你感興趣:
有哪些適合初學者的單反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