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茶道的精髓
茶道簡單地說是飲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完整過程,其中的道,含有規律、方法、學說的意思,那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茶道之精髓:九德、九香、八難、七情、六味、五性、四氣、十八功效
茶有九德:清、香、甘、和、空、儉、時、仁、真。
清:可以清心。名茶多出產於深山幽谷中,外形清秀,香味清幽, 最具有大自然的清明靈秀之氣,最能清人心神。
香:如蘭斯馨。茶有真香,香氣悠遠深長,起人幽思,極品茶還應具有蘭花般高雅的香氣。
甘:苦盡甘來。茶有真味,滋味甘淡清醇,小苦而微甘,耐人品味。
和:中氣平和。茶的香、味以“和”為貴,飲茶後應有一種“平和”之氣潤澤於五髒六腑間,久不能去,謂之和。
空:“五蘊”皆空。茶的香、味又以鮮活、空靈為貴,飲茶後不留不滯,就叫做空。
儉:飲而有節。茶不可多飲,不可過飲;茶品及茶具不可過求奢侈,總以節儉為茶人美德。
時:知時而動。採之以時,造之以時,投之以時,淪之以時,飲之以時。茶之時義大矣。
仁:生仁愛心。茶德仁,自抽芽、展葉、採摘、揉碾、發酵、烘焙到成茶,要經歷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這是對苦難的昇華,也是對道德的昇華,所謂“殺身成仁”,茶之謂也。仁者“愛茶”,唯有仁人志士才能體會出茶的仁德,並生仁愛之心。
真:得天地真情。茶有真香真味,香氣清幽,滋味甘淡,能使人領略到大自然的清明空靈之意,不僅能澄心淨慮,更能品飲出天地真情,人間真情,甚至悟出茶中“至道”,是為真。
其中“儉”字與《茶經》相符,也最能體現茶以及茶人的品德修養;仁德,是茶九德的核心。
中國茶道的精髓
茶道簡單地說是飲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完整過程,其中的道,含有規律、方法、學說的意思,如果從哲學和美學的角度看,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體的生活禮儀,能過沏茶、賞茶,飲茶等茶事活動,融入哲理,倫理道德的因素,通過飲茶的行為,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參禪悟道在精神享受,心靈淨化和人格操守等方面行到提升,以及有助於增進友誼,學習禮法等和諧氛圍的形成。
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精、行、儉、德”,與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以及朝鮮茶道的“和、敬、儉、真”相近,都受到了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的特色是將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具有廣義性和寬泛性。
中國茶道的精髓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和”,意味著天和,地和,人和,也意味著,宇宙萬物的和諧統一,中國茶道的靈魂是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儒道佛思想糅和的總體現,這是源於周易的“保合大和”,的哲學理念和陰陽協調,和五行共生,和天人合一,“和”更是中庸之道的基礎,實際上,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事過程的實施,來引導飲茶者在美的過程中完善品格修養,實現和諧安樂之道,沏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相生相剋並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這就從一個側面證實了五行共生和氣協調等理念。
有好的木才能泡沏出好的茶湯來品嚐水能生木有好的土壤才能種植出優良的茶品種,所謂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萬物的本源便是五行,“金、木、水、火、土”萬法歸一,能通一種,便可以通達萬種,茶藝這一種功夫能運用得好便可通達世間萬物,茶藝師的工作其實就是在修行,候選什麼東西呢?就是以茶入道,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返樸歸真,和中國首道家所說的道法自然,佛家中的大定同出一轍。茶聖陸羽從小在寺院長大跟隨法師學習佛法,從小就受到佛法的薰陶,隨師傅一起修禪定和茶道,後來成為一代茶道大師聖人,所以現代的茶藝工作者應以前人為榜樣也能成為新一代的茶藝大師,能用心去悟道、悟茶,悟到茶藝的最高境界。
中國茶文化的精髓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良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實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泛起而滲透滲出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中國茶文化。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跟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其概括了茶的天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泛起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附近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流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泛起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天子羈縻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賞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中國茶文化更是氣憤但願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中華茶道的核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