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養殖技術資料_視訊教程***2***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青蛙養殖技術資料

  一、生活與生殖習性

  青蛙喜棲息在水稻田、溪邊、池塘邊,尤其沼澤水域淺水區,性喜溫溼有遮陽的水草或水草叢生的環境生活,捉昆蟲飛蛾能力特別強。青蛙屬變溫動物,其最適生長溫度為22℃~30℃,當溫度低於12℃時就停食開始冬眠,春季溫度上升至16℃結束冬眠。青蛙一般1齡可達到性成熟,產卵季節為5月~8月,產卵旺季為5月底~6月初,個體體重為150g~300g親蛙懷卵量為0.2萬粒~0.6萬粒,分批產卵,一般年產卵3次。

  二、人工育苗

  1.親蛙的培育與越冬將閒置的甲魚溫室水泥池改用為親蛙培育越冬池、產卵池和蝌蚪培育池,溫室面積為2133平方米。室內水泥池為平面佈置,兩邊池,中間路,每個水泥池面積60平方米,深1.2m,池底光滑,向排水口有1%的坡降。親蛙池應保持水位0.3m~0.5m,水面設定2~3個規格為0.3m×1.2m的木板或泡沫塑料板作為飼料臺和休息臺。池的1/4水面放養水葫蘆。親蛙放養密度2只/平方米,雌雄比例為1∶1。進入10月中旬,用無滴薄膜搭建簡易"人"字型保溫棚。進入11月,晝夜溫差大,夜間需抽入地下井水,以提高親種池內水溫。遇到打霜下雪和陰雨天時,根據水溫情況可多次抽入井水。通過保溫和提高水溫等措施來縮短親蛙的冬眠期,延長生長髮育期,促進性腺發育,以達到早繁的目地。在親蛙培育、越冬期間,要加強投喂,投喂新鮮的切成小碎塊的野雜魚或去頭的鰱鱅魚,日投喂量為蛙體總重的5%~12%。水溫低於20℃時,中午投喂1次。到了4月初,雄蛙開始嗚叫,此時必須將雌雄分池飼養。6月中旬可拆除保溫棚。

  2.繁殖技術 成熟的雌蛙腹部膨大、柔軟,富有彈性,口角處咽側下無聲囊,體型大;成熟的雄蛙咽喉部黑斑明顯,口角處咽側下有一對聲囊,體型小,嗚叫聲高昂。青蛙繁殖可分為自然繁殖和人工催產繁殖兩種。自然繁殖是通過搭建保溫棚保溫和適時抽入井水升溫的辦法,4月中下旬青蛙就可達到性成熟,產卵比窒外產卵提早1個月,4月中下旬保溫棚內水溫穩定23℃左右時可將成熟的雌雄青蛙按1∶1的比例放入產卵池中,放養密度為0.5只/平方米。親蛙入池前,用高錳酸鉀對水泥池進行消毒,3天~5天后加入經60目篩絹過濾的清水,水深0.2m~0.25m,池中放入10~16束用棕片或馬尾松枝做的卵巢。下午放入成熟親蛙,當晚便會自行抱對產卵受精,產卵一般在午夜至凌晨這段時間,卵產在卵巢上。次日上午將親蛙抓出,雌雄分池放入親蛙池中進行產後培育。人工催產繁殖是取成熟度好的親蛙,皮下注射催產激素,劑量為每200g雌蛙注射 35ug~45ug的LRH-A和400IU~450IU的HCG,雄蛙劑量減半。從尾杆骨一側由後向前水平進針,進針1.5cm~2.0cm,退針時輕輕按住注射部位,以免藥液外溢。注射催產後,按雌雄1∶1比例放入產卵池中。一般10小時發情產卵,產卵後雌雄分池放入親蛙池中。

  3.蝌蚪的培育 受精卵在2天~3天的時間便可孵化出小蝌蚪,剛孵化出的小蝌蚪靜臥在池底和卵巢上。剛孵化出的蝌蚪可投喂部分輪蟲、雞蛋黃或蝌蚪專用粉狀料,粉料灑於水中,6天后改為投喂蝌蚪顆粒料,飼料也可自行配製,配方為魚粉60%、麵粉30%、豆粕10%。蝌蚪放養密度為500尾/平方米~1000尾/平方米,半個月後減為300尾/平方米~500尾/平方米,大蝌蚪100尾/平方米~300尾/平方米。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為蝌蚪體重的5%~10%。28天左右蝌蚪接近變態,此時池中放入一些水葫蘆和薄木板,以便蝌蚪變態脫尾上岸。注意水質變化,適度補充新水,水位保持在0.25m~0.30m。

  4.幼蛙的培育 幼蛙池保持水深0.3m~0.5m,水面設定3~5個飼料臺和休息臺。剛變態的稚蛙放養密度為200只/平方米~300只/平方米,50g以下的幼蛙放養密度為100只/平方米~200只/平方米。同池幼蛙在飼養一段時間後應按幼蛙大小不同分級飼養,避免發生大蛙吃小蛙的情況。幼蛙培育以投喂全價顆粒飼料為主,各階段投喂的顆粒飼料粒徑應與蛙的口徑相適應。剛變態的幼蛙投喂粒徑為2.0mm的稚蛙料,個體20g~30g時投喂粒徑3.0mm的幼蛙料,個體30g~50g時投喂粒徑3.5mm的小蛙料。日投喂量為蛙體總重的5%左右,上下午各投喂1次。要定期加換水,保持水質新鮮。

  三、成蛙的養殖

  目前,成蛙養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單養、稻田養殖和蛙魚林生態養殖等。

  1.池塘單養 池塘面積以300~500平方米為好,水泥池和土池均可,池深為1.2m,並保持水位在0.3m~0.5m,池上方要覆蓋遮陽網,覆蓋面積為池塘總面積的1/3,土池要設定1.2m高的防逃設施,水面上設定多個飼料臺和休息臺。幼蛙放養密度為50只/平方米~60只/平方米。飼料投喂全價配合顆粒飼料。幼蛙個體為50g~100g時飼料粒徑為4.0mm,個體為100g以上時飼料粒徑為5.0mm,日投喂2次,投喂量為蛙體總重的3%~5%。池塘養蛙密度大,排洩物多,要經常換水,及時清除死蛙、殘餌。幼蛙飼養60天~75天,可幹塘出售。一年可養殖二批虎紋蛙,第一批投苗時間為5月底或6月初,第二批投苗時間為8月上中旬。飼養二批,畝產蛙5t~8t,純利1.5萬元~2萬元。

  2.稻田養殖青蛙,青蛙能吃掉危害水稻的害蟲,蛙糞肥田,可以不施農藥化肥,減少環境汙染,降低生產成本,生產的稻米、青蛙接近天然食品。稻田養殖虎紋蛙與單一種植水稻相比經濟效益翻了5~8番。稻田養殖青蛙以單季稻田為主,單塊面積不要超過1000平方米。稻田四周要設定防逃設施,沿田埂四周開控"口"或"田"字型蛙溝。水稻要選擇種植耐肥、抗倒伏的優質品種。秧苗返青15天后,每畝放養15g左右的幼蛙0.3萬尾~0.4萬尾。投喂全價配合顆粒飼料,日常管理重點抓好防逃和防白鷺工作。

  3.青蛙魚林生態養殖 蛙魚林生態養殖是在池塘單養青蛙的基礎上沿塘埂內側四周築上寬、底寬、高各為0.4m、0.6m和0.6m的梯形小塘埂,植樹季節在小塘埂上種植歐美揚等速生林,株距1m,每畝種植60株左右。小塘埂為青蛙的攝食和休息場所,青蛙不僅可以吃掉速生林掉下來危害樹木的害蟲,蛙糞還可肥樹,魚淨化水質,樹起到遮陽的作用。5年後速生林可成林,可伐混合木材20平方米左右,每畝增收產值0.6萬元,年均畝增收0.12萬元。

  四、病害防治

  青蛙的病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養殖過程中,只要注意環境衛生,保證飼料新鮮、營養平衡,科學餵養,就可減少虎紋蛙病害的發生。虎紋蛙的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1.胃腸炎 此病在養蛙的各個階段都容易發生,主要是高溫天氣水質汙染或飼料變質引起。病蛙前期因腸道不適會煩躁不安,後期伸腿閉目,不動不食,反應遲鈍,解剖可見腸道充血、發炎。防治辦法是控制飼料投喂量,飼料30分鐘內不能吃完,說明投喂量過多。及時換水,清除池底汙物,用2.0g/立方米的漂白粉全池潑灑;每公斤飼料加入20g~30g酵母片,每天2次,連用3天。

  2.白內障 初期有一層白膜附於眼球之上,隨著病情加重完全覆蓋整個眼球,最後導致失明,眼球突出。此病是由於天氣突變、溫差太大或水質變化過多引起。防治辦法是用2g/立方米的漂白粉或50g/立方米的高錳酸鉀全池潑灑,保持穩定的水溫;在飼料中經常新增維生素E,提高蛙體生理功能和免疫力。

  3.肝腫大 病蛙呈肥胖狀,後肢粗大,手壓有硬感,面板微紅,解剖可則刊中大、腹水等。此病主要由營養不平衡引起。防治辦法是定期進排水,保持水質清新,同時飼料中經常新增魚肝油、維生素C,增強肝臟功能。

野生蠍子養殖方法_野蠍子怎麼養
寵物蛙怎麼養寵物蛙的飼養方法
相關知識
青蛙養殖技術資料_視訊教程***2***
青蛙養殖技術資料_視訊教程
青蛙養殖技術
青蛙養殖技術視訊
野生青蛙養殖技術
青蛙養殖技術要點
側方停車技巧學車視訊教程
期貨技巧講座視訊教程
牛蛙的飼料養殖技術是怎樣的
青蛙健康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