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主創業養殖故事
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三個因素,眼光、胸懷和實力。看看那些在農村創業的故事,感受他們勇於創業的精神,激勵自己的鬥志,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要養天鵝養殖前先養鴨,一年賺了70萬
劉明國一直有個天鵝夢,就算是遭遇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質疑,仍難以放棄,幾年間,他先通過養鴨子掌握養殖技術的方式,成功曲線圓了自己養天鵝的創業夢。
上週,在武漢江夏區安山街朱墩林場裡看到,上萬只灰天鵝在水塘、林間嬉戲。宜城來漢男子劉明國,靠著養天鵝走上了致富路。
轉型
從養殖到餐飲
剛剛過去的七夕情人節,一些資深吃貨會聚到江夏武昌大道旁的“鴻雁樓”,品嚐完鮮天鵝肉後,再到附近林場漫步。
一撥撥消費者的到來,讓“鴻雁樓”老闆劉明國終於放下心來。要知道,這家天鵝肉主題餐飲店,是他投入一年收入轉型的第一步。下一步,他還準備對灰天鵝進行深加工,將灰天鵝成品銷往全國各地。
劉明國養天鵝純屬偶然,這要追溯到1998年。當時,他在雜誌上看到農民養殖灰天鵝致富的故事,“太讓人激動了”,劉明國昨日說,他對養殖動物有濃厚的興趣,但當時買一隻種鵝得1000多元,因囊中羞澀,計劃只能擱淺。
但是在浙江打工的他沒有放棄這個想法,經常在工作之餘去浙江天鵝養殖基地實地考察。去多了後,別人開始出語質疑他,“養殖灰天鵝門檻很高,你搞不搞得起哦!”
起步
養天鵝先養鴨
“養不起天鵝,我可以先養鴨子,鴨子和灰天鵝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可以通過養鴨子積累經驗。”劉明國說,2006年他開始轉行養鴨子,此後三年,他邊摸索邊實踐邊積累經驗。
2009年底,劉明國自認完成了原始積累,他將養殖灰天鵝的想法告訴妻子劉秀珍。不想,妻子堅決反對:“你這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劉明國決定嘗試一下。他先是在襄陽漢江上的桃花島租了幾十畝荒灘,後又花1.2萬元從浙江買回了12只種鵝,開啟創業夢。
2013年11月,劉明國帶著2500只種鵝從襄陽轉戰到了江夏,“這家園林公司有基地面積700畝,我準備在這裡大幹一場,目前已經養了大大小小萬餘隻灰天鵝,計劃兩年左右,發展到3萬隻。”
肉要吃錢也要賺
劉明國在島上一待就是一年多。他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伺候種鵝,尤其是在灰天鵝孵育期間,他日夜看守。“那時我的壓力很大,幾乎花光了家裡的積蓄,如果搞不成功,我沒臉回去見家人。”劉明國說。
見丈夫如此執著,劉秀珍看在眼裡,痛在心中,她默認了丈夫的選擇,開始給他做飯,洗衣服,還經常送錢給丈夫買飼料。妻子態度的轉變,讓劉國明動力更足了。
灰天鵝是遷徙型動物,秋冬季節從西伯利亞一帶,成群結隊飛到我國南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它們又會回到西伯利亞產蛋繁殖。“灰天鵝之所以這樣長途奔襲,主要是為了覓食,只要有青草、五穀雜糧吃,有乾淨涼爽的水消暑,它們就能健康地生活、成長。”劉明國說,經過馴化的灰天鵝已經適應了內陸的生活環境,完全可以規模繁養。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明國通過精心養護,灰天鵝成活率高達95%以上,養殖規模不斷擴大。與此同時,他通過網路銷售渠道,將成鵝、鵝苗和鵝蛋賣到省外。“一隻鵝苗賣100元,一隻六七斤的成鵝賣500多元,種蛋賣60元/枚,商品蛋賣15元/枚。”劉明國說,養殖灰天鵝利潤高達30%以上,但投入並不大,除了鵝苗貴點,平常的的飼養成本很低,他們以食草為主,每天只需投喂幾毛錢的糧食,一年下來,可以純賺六七十萬元。
劉明國成功了,他不僅吃到了天鵝肉,還賺到了不菲的收入,妻子不再有怨言,辭掉了工作,專心為他打工。
銷售
網上賣灰天鵝
養天鵝的利潤有多高?劉明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隻鵝苗賣100元,一隻六七斤的成鵝賣500多元,種蛋賣60元/枚,商品蛋賣15元/枚。”一年下來,他的養殖場可以純賺六七十萬元。
養好的天鵝往哪裡賣?眼前這個樸素的漢子,除了給省內各餐飲酒店和農牧場供貨外,最主要的銷售渠道是網路,他辦理了灰天鵝養殖和經營許可證,通過網路平臺,將成鵝、鵝苗和鵝蛋賣到全國。
早在幾年前,劉明國還成立了襄陽灰天鵝養殖專業合作社,並建立了“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社員從合作社購買鵝苗,免費享受合作社提供的技術服務,灰天鵝養大後如賣不出去,由合作社按300元/只的保底價回收。
如今,合作社有社員三四十人,他們與劉明國一道,將天鵝夢越織越大。
二
殘疾人創業建養殖場,豬和鴨子不愁賣
清晨,貴賢養殖場的100多頭豬在“嗷嗷”地“呼喚”主人來餵食,鴨舍裡的幾千只鴨也在“嘎嘎”地叫……在西林縣陽光助殘扶貧基地——那勞鎮頂蚌村貴賢養殖場,負責人黃貴賢正帶著他的3名殘疾人員工,餵鴨子、清掃豬圈,忙得不亦樂乎。“我們身體都有殘疾,做起工來比較費力,可稍微慢一些,這些小傢伙們就會‘抗議’,所以一大早就起來忙了。”黃貴賢一邊擦額頭上的汗珠,一邊說起了他的創業故事。
1 為掙醫療費開始養豬
因十幾年前的一場車禍,黃貴賢落下了四級殘疾,之後兒子又患智力障礙,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2001年,為了掙鉅額的醫療費用,黃貴賢與妻子放下村裡小商店的生意,到那勞鎮上租下空置的糧所,專門養豬。因為本錢不多,剛開始只能養30多頭,那段時間肉豬價格連連攀升,讓黃貴賢夫婦掙了不少錢。“我們家的兩層半樓房共350平方米,在2006年是村裡最大的房子,都是用養豬賺來的錢建的。”黃貴賢頗為自豪地說。
可房子建好後,黃貴賢手頭上就只剩下2萬多元,而且糧所的房子也被徵收回去。不能養豬了,還能做什麼呢?黃貴賢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我們家不是有一片地嗎?荒著也可惜,你看是不是可以在那裡乾點事?”妻子看出了丈夫的心思,從側面“敲了敲”他的腦袋。有了妻子的點撥,黃貴賢重新樹立起信心,打算大幹一場!
2 在愛心凝聚中前進
“開始辦這個養殖場很困難,主要是資金缺乏,我借了貸款。後來在縣殘聯的支援下,慢慢改建、擴建,才慢慢還清了貸款,有了利潤。”說起當年的經歷,黃貴賢依然記憶猶新。
要辦養殖場,地是不用租了,但是建場房,蓋豬圈,錢從哪來呢?黃貴賢一籌莫展。後來,黃貴賢瞭解到為推動殘疾人事業的健康發展,該縣縣政府通過政策支援和資金扶持、技術培訓等多種措施,積極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在縣殘聯的支援下,2007年黃貴賢向農行借了6萬元,向信用社借了5萬元,加上親戚朋友的支援,他共籌集到了17萬元。黃貴賢說,作為一個殘疾人,當時能籌到那麼多錢還真是不容易,多虧了大家的幫忙。
2007年8月,場房建好,豬舍蓋好,黃貴賢馬上引進了50頭母豬,120頭肉豬。可17萬元很快就所剩無幾了,後來,連買飼料的錢都沒有。黃貴賢窮則思變,當年他帶著戶口薄、身份證、殘疾證和養殖場的相片,親自到南寧百糧飼料廠求助。作為殘疾人,卻有如此大的信心和決心,廠方被黃貴賢的精神感動,答應黃貴賢賒飼料的請求,讓其賣豬後才付款,這讓黃貴賢激動了好幾天。可好景不長,由於技術跟不上,加上肉豬價格大幅度下降,2008年,黃貴賢養的第二批豬嚴重虧本。飼料錢沒能如期匯給廠家,十幾萬的貸款也沒有辦法還,迫不得已,他只能把大小肉豬連同30多頭母豬都給賣了。
“在最困難的時候,又是縣殘聯向我伸出了援手。給我買豬仔,送鴨苗,選派我到南寧、崇左取經學技術,幫助我走出困境。”黃貴賢感激地說,縣裡的技術培訓,殘聯每期都讓他參加,現在連他自己都記不清期數了。特別是黃貴賢的生態養殖場被定為陽光助殘扶貧基地後,縣殘聯給他的扶持力度更大了,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給他建魚塘、修鴨舍、硬化道路,完善辦公室、培訓室等設施。在採訪中,黃貴賢的手機不停地響。“黃老闆,你的豬要留給我10頭哦!”、“黃老闆,明天我要到你的養殖場買400只鴨子。”……黃貴賢說養殖場裡的豬和鴨子現在都不愁賣。
3 愛心回報扶持殘疾人
“我家的母豬難產,他半夜就來幫處置;我家的鴨苗,是他幫打的預防針;我家缺飼料,是他先免費提供;我家的雞賣不出,是他幫聯絡老闆……”對於黃貴賢的好,周邊的群眾,特別是殘疾人群眾總是讚不絕口。
創業難,殘疾人創業更難;搞養殖難,搞生態養殖更難;用工難,用殘疾人員工更難。然而,黃貴賢就是這麼一個身殘志堅、在創業路上迎難而上的殘疾人,他搞起了生態養殖,專用殘疾人員工,還幫扶周邊的村民特別是殘疾群眾發展養殖業。目前,黃貴賢的養殖場有豬舍500平方米,鴨舍300平方米,年出欄生豬120頭以上,麻鴨年出欄27000羽以上,他儼然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養殖場有三名殘疾人員工,我每個月發給他們1000多元工資,雖然收入不是很高,但他們已經在我這裡工作三年多了。”採訪中,黃貴賢告訴記者,殘疾人就業創業的難處,他深有體會,他要儘可能地幫助他們。
近幾年來,黃貴賢協助縣殘聯開展黨員扶殘專案和陽光助殘專案,已為300多個殘疾戶提供種豬,每年發放14噸以上飼料幫助殘疾人發展養豬、養鴨專案。未來黃貴賢打算進一步擴大養殖場規模,爭取今後讓更多的殘疾人到他的養殖場就業,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創業。
貴妃雞的飼養技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