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學習數學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有好多家長說孩子數學學不會,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學習數學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學習數學的方法

  首先,家長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不要凡事都要父母幫忙。例如: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養成自己主動學習的良好態度,習慣這種生活態度之後,再來談論如何喜歡數學。

  第二,家長要教育孩子重視複習和預習。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的數學能力提高,不斷強迫孩子做各種試卷,這不是好的方法。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的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複習和預習。

  家庭學習分為預習和複習,隨著年級增高,預習越來越重要,但在低年級還是以複習為主。尤其是一、二年級,要充分練習學校學習的基礎知識。低年級的孩子如果在預習上下功夫,在學校學習時就會失去新鮮感,對於低年級的孩子還是希望他對老師講的課能全神貫注。如果在上課前就知道老師講的內容,恐怕就不會好好聽講了。複習所學過的知識也許缺乏新鮮感,但卻有對課程內容再確認吸收的功效。

  第三,讚美是使孩子數學進步的祕訣。但讚揚要有順序,首先當孩子把考試卷拿回來時,先全部看一遍,然後從答對的內容著手,邊稱讚邊讓孩子說明做法,孩子受到讚揚會很願意談論自己的思路。然後再聚焦在不會的題上,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問題“哦!原來是計算錯誤。”“想法對,可式子列反了。”以這種語氣鼓勵孩子,以後孩子會注意減少錯誤的發生。

  第五,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思考力。在小學二年級,每個班都會有10%以上的孩子計算能力差。這些孩子多半是活潑好動或思考不沉著、頑皮,不專心的孩子。如果家長一味地勉強孩子去做作業,是受不到好的效果的。

  教育孩子學習數學的建議

  一、學數學不可能跨越式發展

  首先應當瞭解兒童對於數學的認知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很早就有了世界範圍的研究。皮亞傑根據大量實驗研究,確認兒童的認識發展具有連續的階段性順序。

  兒童從獲得數量守恆到長度、質量守恆,再到面積、容積體積守恆,有著逐步發展的漸進過程。這些概念的守恆都是學習數學的基礎。

  幾十年來,皮亞傑的理論不斷受到考驗與挑戰,但教學必須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必須以兒童一定的成熟為前提,早已是不同流派兒童心理學家都認同的共識。

  從小學教學實踐層面看,大多數超前認數、計算的兒童,入學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優勢逐漸喪失。

  其中一部分學生在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中,常常反應不佳。究其原因,往往是由於過早投入學習,缺乏相關活動經歷與生活經驗。

  總之,理論和實踐都能告訴我們,良好的學前教育的首要策略是讓孩子慢慢長大,而不是揠苗助長,指望兒童跨越式發展。

  二、家長如何順應孩子的發展

  孩子發展的不平衡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孩子抽象思維發展快,有些孩子形象思維發展快。即使是聰明的孩子,也會有某些方面發展比較遲緩,這都很正常。對於家長來說,一是要有足夠的耐心,二是適當給予輔導。這裡各舉一例。

  同事的外甥,很多方面有過人的表現,就是左右不分,讀一年級了依然如此。

  我給同事看我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等人上世紀60年代的實驗研究報告,得到的結果與皮亞傑1929年在瑞士、艾爾金1961年在美國,所作的同類實驗結果基本相同,結論是“兒童左右概念的發展,有規律地經過三個階段……第三階段,兒童比較概括地、靈活地掌握左右概念9—11歲。”

  實驗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兒童能自發地進入掌握左右概念的第三階段。同事釋然:“那就耐心等待吧”。

  朋友的小孩,文學天賦非常突出,從小出口成章,大孩子都喜歡聽他講故事。可是上小學了,10以內的計算還要扳手指。家長髮現了,本能反應是“制止”。

  其實這是兒童處在動作思維階段的典型表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擺脫的。簡單制止不但於事無補,反而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積聚討厭數學、害怕計算的情緒。

  可取的對策之一,讓孩子把手放到身後去彎手指,或者握拳,想著數手指,同時通過擺小棒、圓片等學具,掌握數的組成,也就是引導孩子逐步從動作思維到形象思維,再到抽象思維。家長按此建議,一個多月後問題解決了。

  三、生活中滲透學齡前兒童的數學教育

  家長如何輔導學齡前的孩子學習數學?一個司空見慣的誤區是將數學思維等同於語文的積累,依賴背誦。例如,讓小孩依次背數,1、2、3、4、5……,每個數意味著什麼?不知道。

  又如,一年級暑假,趕在老師教學前,讓孩子背誦乘法口訣,美其名曰“超前學習,提早準備”。豈不知這是助長孩子死記硬背,是強迫孩子用記憶代替思維、代替理解。

  說重點,如同訓練小狗小貓。馴養師發出一個指令,動物叫兩聲,給兩塊糖。這樣形成的只能是一種似乎與數學有關的條件反射。

  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大量的、豐富的數學教育資源與契機,最佳的教學是無痕的。

  比如,吃飯了,叫孩子去抽筷子。“我兩根,爸爸兩根,媽媽兩根”,“3雙筷子一共幾根呢?”這是平時,“今天來了兩個客人,還要多拿幾根筷子?這其中不僅內涵加法的概念,還有乘法的原型,同數連加。數與運算在孩子頭腦中有了實在的意義。

  又如,分水果。6個蘋果,你吃了1個,還剩幾個?然後媽媽吃1個、爸爸吃1個,還剩幾個?再如,切西瓜,“你來指揮,爸爸切”。極其自然的空間想象,物體的等分、分數的孕伏,以及球的剖面、球與圓的聯絡,都蘊含在其中。

  再說一個極端的案例:一個女孩,小學五年級已考出鋼琴九級,但數學學到長方體的表面積、體積計算時感到難以分辨,無從下手。原來在她的成長過程中,除了娃娃、長毛絨玩具,從沒接觸過積木,沒有動手操作實踐的體驗。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練琴,幼兒園、學校佈置的手工作業,都由家長代勞。

  童年時期空間思維的缺乏,釀成了幾何學習的障礙。

  因此,在孩子早期發展階段,家長應該創造條件讓孩子玩各種各樣的動手玩具,特別是拆裝玩具,鼓勵孩子自己做實驗,自己完成手工製作。這是兒童最好的學習,不僅有利於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也能為數學學習積累很多綜合的感知、體悟經驗。

  教育孩子學習數學的技巧

  1、養成大膽推測、嚴謹求證和推理的思維習慣;

  2、建構起一個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思維框架和能力:包括觀察、理解和定位問題的能力;分析和制定策略的能力 ;按預定策略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檢查、驗證和評估的能力 。

  3、能將身邊的事物與數學產生聯絡,並能夠選擇合適的數學語言算術的、代數的、圖形的、概率的等等對其進行描述和簡單建模;

  4、能理解所學的核心數學概念的產生的背景、用途,以及外延的應用;

  這些習慣和能力是數學的核心,小學階段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階段。從無到有永遠都是最困難的階段,但同時,它也是建構思維習慣的關鍵階段。

1.家庭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2.優秀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3.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學會獨立

4.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5.家長如何才能正確教育孩子做人

家長應該在家怎樣教育孩子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相關知識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好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學習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談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談談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現代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優秀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小學生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學習數學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