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財政政策措施有哪些
擴張性財政政策是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活動刺激和增加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又稱膨脹性財政政策。以下是擴張財政政策的措施的相關資料,小編為您分享。
擴張財政政策的措施
①減稅
一般說,減稅會增加個人和企業的可支配收入,相應地減少國家財政收入。在財政支出規模不變的情況下,相應地擴大了社會總需求。減稅的種類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膨脹效應也不同。對流轉稅的減免,在增加需求的同時也會刺激供給的增加,即這種減稅的膨脹效應主要在供給方面。對所得稅的減免,則可以增加社會需求,膨脹效應主要表現在需求方面。
②擴大預算支出規模
由於政府支出直接構成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規模的增大必然相應地增加社會總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擴大不對稱的情況下,就會出現財政赤字。就這個意義說,擴張性財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財政政策。
擴張性財政政策概述
擴張性財政政策是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活動刺激和增加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又稱膨脹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過減稅、 增支進而擴大財政赤字的財政分配方式, 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緊縮性財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過增稅、 減支進而壓縮赤字或增加盈餘的財政分配方式, 減少和抑制社會總需求。
最典型的方式是通過財政赤字擴大政府支出的規模。當經濟生活中出現需求不足時,運用膨脹性財政政策可以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差額縮小以至達到平衡;如果社會總供求原來是平衡的,這一政策會使社會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如果社會總需求已經超過總供給,這一政策將使兩者的差額進一步擴大。
凱恩斯主義的赤字政策
英國經濟學家J.M.凱恩斯,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有效需求決定就業的理論,他認為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主要是由三個基本心理因素即消費傾向、靈活偏好和對資產未來收益的預期決定的。而資本主義之所以存在失業和經濟蕭條,就是由這些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凱恩斯提出的相應措施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主要通過財政金融政策,刺激消費和投資,增加有效需求,實現充分就業。他的政策措施以社會總需求小於總供給為前提,以加強需求管理為重點,以赤字政策為中心內容。60年代凱恩斯的後繼者提倡充分就業財政政策,其基本內容是:當某一年的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小於潛在的***即充分就業的***國民生產總值時,即使在經濟上升時期,仍要通過赤字政策刺激需求,從而實現充分就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凱恩斯主義被西方各國奉若神明,紛紛採取赤字財政政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和一段時間內,赤字財政政策對就業與緩和經濟危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長期的赤字財政政策最終導致通貨膨脹與經濟停滯的交織併發,即滯脹。以美國為例:1952~1957年間,通貨膨脹率一般在2%上下,失業率在4%左右,即表現為低通貨膨脹率和低失業率,這一時期被稱為凱恩斯主義的“黃金時代”;1958~1965年間,通貨膨脹率在1.3%上下,失業率在5%左右,即低通貨膨脹率與高失業率並存;1966~1969年間,失業率在4%以下波動,而通貨膨脹率則從2%左右上升到5%以上,表現為低失業率,高通貨膨脹率;1970~1979年間,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同時上升,使美國陷入滯脹困境。凱恩斯主義宣告失靈。
緊縮財政政策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