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2日

  想要提高初二數學的成績,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必不可少。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初二數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初二數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一、該記的記,該背的背,不要以為理解了就行

  有的同學認為,數學不像英語、史地,要背單詞、背年代、背地名,數學靠的是智慧、技巧和推理。我說你只講對了一半。數學同樣也離不開記憶。試想一下,小學的加、減、乘、除運算要不是背熟了“乘法九九表”,你能順利地進行運算嗎?儘管你理解了乘法是相同加數的和的運算,但你在做9*9時用九個9去相加得出81就太不合算了。而用“九九八十一”得出就方便多了。同樣,是運用大家熟記的法則做出來的。同時,數學中還有大量的規定需要記憶,比如規定***a≠0***等等。因此,我覺得數學更像遊戲,它有許多遊戲規則***即數學中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誰記住了這些遊戲規則,誰就能順利地做遊戲;誰違反了這些遊戲規則,誰就被判錯,罰下。因此,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一定要記熟,有些最好能背誦,朗朗上口。比如大家熟悉的“整式乘法三個公式”,我看在座的有的背得出,有的就背不出。在這裡,我向背不出的同學敲一敲警鐘,如果背不出這三個公式,將會對今後的學習造成很大的麻煩,因為今後的學習將會大量地用到這三個公式,特別是初二即將學的因式分解,其中相當重要的三個因式分解公式就是由這三個乘法公式推出來的,二者是相反方向的變形。

  對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理解了的要記住,暫時不理解的也要記住,在記憶的基礎上、在應用它們解決問題時再加深理解。打一個比方,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就像木匠手中的斧頭、鋸子、墨斗、刨子等,沒有這些工具,木匠是打不出傢俱的;有了這些工具,再加上嫻熟的手藝和智慧,就可以打出各式各樣精美的傢俱。同樣,記不住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就很難解數學題。而記住了這些再配以一定的方法、技巧和敏捷的思維,就能在解數學題,甚至是解數學難題中得心應手。

  二、幾個重要的數學思想

  1、“方程”的思想

  數學是研究事物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初中最重要的數量關係是等量關係,其次是不等量關係。最常見的等量關係就是“方程”。比如等速運動中,路程、速度和時間三者之間就有一種等量關係,可以建立一個相關等式:速度*時間=路程,在這樣的等式中,一般會有已知量,也有未知量,像這樣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就是“方程”,而通過方程裡的已知量求出未知量的過程就是解方程。我們在小學就已經接觸過簡易方程,而初一則比較系統地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並總結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個步驟。如果學會並掌握了這五個步驟,任何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都能順利地解出來。初二、初三我們還將學習解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組、簡單的三角方程;到了高中我們還將學習指數方程、對數方程、線性方程組、、引數方程、極座標方程等。解這些方程的思維幾乎一致,都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它們轉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然後用大家熟悉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個步驟或者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加以解決。物理中的能量守恆,化學中的化學平衡式,現實中的大量實際應用,都需要建立方程,通過解方程來求出結果。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將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學好,進而學好其它形式的方程。

  所謂的“方程”思想就是對於數學問題,特別是現實當中碰到的未知量和已知量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善於用“方程”的觀點去構建有關的方程,進而用解方程的方法去解決它。

  2、“數形結合”的思想

  大千世界,“數”與“形”無處不在。任何事物,剝去它的質的方面,只剩下形狀和大小這兩個屬性,就交給數學去研究了。初中數學的兩個分支棗-代數和幾何,代數是研究“數”的,幾何是研究“形”的。但是,研究代數要藉助“形”,研究幾何要藉助“數”,“數形結合”是一種趨勢,越學下去,“數”與“形”越密不可分,到了高中,就出現了專門用代數方法去研究幾何問題的一門課,叫做“解析幾何”。在初三,建立平面直角座標系後,研究函式的問題就離不開圖象了。往往藉助圖象能使問題明朗化,比較容易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從而解決問題。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中,要重視“數形結合”的思維訓練,任何一道題,只要與“形”沾得上一點邊,就應該根據題意畫出草圖來分析一番,這樣做,不但直觀,而且全面,整體性強,容易找出切入點,對解題大有益處。嚐到甜頭的人慢慢會養成一種“數形結合”的好習慣。

  3、“對應”的思想

  “對應”的思想由來已久,比如我們將一支鉛筆、一本書、一棟房子對應一個抽象的數“1”,將兩隻眼睛、一對耳環、雙胞胎對應一個抽象的數“2”;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還將“對應”擴充套件到對應一種形式,對應一種關係,等等。比如我們在計算或化簡中,將對應公式的左邊,對應a,y對應b,再利用公式的右邊直接得出原式的結果即。這就是運用“對應”的思想和方法來解題。初二、初三我們還將看到數軸上的點與實數之間的一一對應,直角座標平面上的點與一對有序實數之間的一一對應,函式與其圖象之間的對應。“對應”的思想在今後的學習中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三、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深化學習的必由之路

  在學習新概念、新運算時,老師們總是通過已有知識自然而然過渡到新知識,水到渠成,亦即所謂“溫故而知新”。因此說,數學是一門能自學的學科,自學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數學家華羅庚。

  我們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不光是學習新知識,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老師的那種數學思維習慣,逐漸地培養起自己對數學的一種悟性。我去佛山一中開家長會時,一中校長的一番話使我感觸良多。他說:我是教物理的,學生物理學得好,不是我教出來的,而是他們自己悟出來的。當然,校長是謙虛的,但他說明了一個道理,學生不能被動地學習,而應主動地學習。一個班裡幾十個學生,同一個老師教,差異那麼大,這就是學習主動性問題了。

  自學能力越強,悟性就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學們的依賴性應不斷減弱,而自學能力則應不斷增強。因此,要養成預習的習慣。在老師講新課前,能不能運用自己所學過的已掌握的舊知識去預習新課,結合新課中的新規定去分析、理解新的學習內容。由於數學知識的無矛盾性,你所學過的數學知識永遠都是有用的,都是正確的,數學的進一步學習只是加深拓廣而已。因此,以前的數學學得紮實,就為以後的進取奠定了基礎,就不難自學新課。同時,在預習新課時,碰到什麼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解新課,收穫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有些同學為什麼聽老師講新課時總有一種似懂非懂的感覺,或者是“一聽就懂、一做就錯”,就是因為沒有預習,沒有帶著問題學,沒有將“要我學”真正變為“我要學”,力求把知識變為自己的。學來學去,知識還是別人的。檢驗數學學得好不好的標準就是會不會解題。聽懂並記憶有關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只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能獨立解題、解對題才是學好數學的標誌。

  四、自信才能自強

  在考試中,總是看見有些同學的試卷出現許多空白,即有好幾題根本沒有動手去做。當然,俗話說,藝高膽大,藝不高就膽不大。但是,做不出是一回事,沒有去做則是另一回事。稍為難一點的數學題都不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解法和結果的。要去分析、探索、比比畫畫、寫寫算算,經過迂迴曲折的推理或演算,才顯露出條件和結論之間的某種聯絡,整個思路才會明朗清晰起來。你都沒有動手去做,又怎麼知道自己不會做呢?即使是老師,拿到一道難題,也不能立即答覆你。也同樣要先分析、研究,找到正確的思路後才向你講授。不敢去做稍為複雜一點的題***不一定是難題,有些題只不過是敘述多一點***,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在數學解題中,自信心是相當重要的。要相信自己,只要不超出自己的知識範疇,不管哪道題,總是能夠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把它解出來。要敢於去做題,要善於去做題。這就叫做“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

  具體解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緊緊抓住題目的所有條件不放,不要忽略了任何一個條件。一道題和一類題之間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想想這一類題的一般思路和一般解法,但更重要的是抓住這一道題的特殊性,抓住這一道題與這一類題不同的地方。數學的題目幾乎沒有相同的,總有一個或幾個條件不盡相同,因此思路和解題過程也不盡相同。有些同學老師講過的題會做,其它的題就不會做,只會依樣畫瓢,題目有些小的變化就乾瞪眼,無從下手。當然,做題先從哪兒下手是一件棘手的事,不一定找得準。但是,做題一定要抓住其特殊性則絕對沒錯。選擇一個或幾個條件作為解題的突破口,看由這個條件能得出什麼,得出的越多越好,然後從中選擇與其它條件有關的、或與結論有關的、或與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有關的,進行推理或演算。一般難題都有多種解法,條條大路通北京。要相信利用這道題的條件,加上自己學過的那些知識,一定能推出正確的結論。

  數學題目是無限的,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卻是有限的。我們只要學好了有關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就能順利地對付那無限的題目。題目並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題海無邊,總也做不完。關鍵是你有沒有培養起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有沒有掌握正確的數學解題方法。當然,題目做得多也有若干好處:一是“熟能生巧”,加快速度,節省時間,這一點在考試時間有限時顯得很重要;一是利用做題來鞏固、記憶所學的定義、定理、法則、公式,形成良性迴圈。

  解題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自信心。沒有自信就會畏難,就會放棄;只有自信,才能勇往直前,才不會輕言放棄,才會加倍努力地學習,才有希望攻克難關,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初二數學成績下滑怎麼辦

  初一沒學好,還可跟上去

  經過一年的初中學習,有的同學能很快適應初中教學,通過努力,進步很大;有的同學不大適應,自信心下降,與其他同學拉大了差距。

  蔡明智說,有的同學簡單地認為,初一年級數學沒學好,就學不好初二數學,其實不然。即使以前沒學好,但如果學好新知識,依然能運用這些知識完成相關習題。

  他說,在學習初二數學的同時,把以前的知識好好補一補,成績一樣可以趕上去。

  尋找分化原因,不可亂投醫

  事實上,數學成績“分化”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每個學段都有不同的分化點,只是在初二特別明顯。比如到初一下學期已經有了平面幾何***相交線與平行線、三角形兩章***、解析幾何***平面直角座標系的初步知識***的內容,對於部分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較弱的同學,學習這部分就會感到吃力,但此時的成績可能不會有明顯的退步,因為積累的問題還不算多。

  但到了初二“畫一次函式的影象、分析影象的特性與函式解析式之間的關係”時,前面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留下的隱患就暴露無遺,一個又一個問題令學生茫然不知所措,成績會明顯下滑。“若瞭解成績下滑的原因和起點,補上平面直角系相關知識,學習‘函式中的問題’就會輕鬆得多。”蔡明智說,一些家長和同學認識不到這一點,盲目到校外培優班“補習”,卻不從根本上尋找原因,導致學習分化越來越嚴重。

  以勤補拙,提高數學成績

  蔡明智認為,初二年級部分學生數學成績滑坡,可能有兩種因素: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包括感知、接受能力,大腦的記憶、識別、重現能力和思維的理解、歸納、綜合運用等方面的能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習習慣的養成、環境的干擾和影響等等。

  他說,如果是“智力因素”,建議這些學生以勤補拙,博聞則強知,熟能後生巧;若是非智力因素造成成績下滑,則應及時改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來講,包括以下內容:

  記憶習慣。對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理解了的要記住,暫時不理解的也要記住,在記憶的基礎上、在應用它們解決問題時再加深理解。

  預習習慣。在預習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進課堂。

  適應老師的習慣。學會適應老師,長大了就比較容易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準備錯題集的習慣。每次考試之後整理錯題,找到可以接受的同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知識點研究一下,再把同類型攻下來。

  自己出考試題的習慣。不要覺得考試很神祕。你認為老師會考什麼,就自己出個3、5題,堅持下來,會發現老師“考不倒”你。

  避免初中數學解題錯誤的方法

  ***一***課前準備要有預見性

  預防錯誤的發生,是減少初中學生解題錯誤的主要方法。講課之前,教師如果能預見到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可能產生的錯誤,就能夠在課內講解時有意識地指出並加以強調,從而有效地控制錯誤的發生。例如,講解方程x/0.7-***0.17-0.2x***/0.03=1之前,要預見到本題要用分式的基本性質與等式的性質,兩者有可能混淆,因而要在複習提問時準備一些分數的基本性質與等式的性質的練習,幫助學生弄清兩者的不同,避免產生混亂與錯誤。因此備課時,要仔細研究教科書正文中的防錯文字、例題後的注意、小結與複習中的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等,同時還要揣摸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心理過程,授業解惑,使學生預先明瞭容易出錯之處,防患於未然。如果學生出現問題而未查覺,錯誤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則遺患無窮,不僅影響當時的學習,還會影響以後的學習。因此,預見錯誤並有效防範能夠為揭示錯誤、消滅錯誤打下基礎。

  ***二***課內講解要有針對性

  在課內講解時,要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鍼對性的講解。對於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導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弄清它們的區別和聯絡。對於規律,應當引導學生搞清它們的來源,分清它們的條件和結論,瞭解它們的用途和適用範圍,以及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教師要給學生展示揭示錯誤、排除錯誤的手段,使學生會識別錯誤、改正錯誤。要通過課堂提問及時瞭解學生情況,對學生的錯誤回答,要分析其原因,進行鍼對性講解,利用反面知識鞏固正面知識。課堂練習是發現學生錯誤的另一條途徑,出現問題,及時解決。總之,要通過課堂教學,不僅教會學生知識,而且要使學生學會識別對錯,知錯能改。

  ***三***課後講評要有總結性

  要認真分析學生作業中的問題,總結出典型錯誤,加以評述。通過講評,進行適當的複習與總結,也使學生再經歷一次除錯與修正的過程,增強識別、改正錯誤的能力。


初二物理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初二數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指導
相關知識
初二數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初一數學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中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學習打字的最快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學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英語好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數學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小學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中級會計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