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孩子不好好學習應該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目前我國孩子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上不完的補習班無止境的輔導課,無不充斥著孩子們的童年,所以孩子對學習越來越厭煩,不想好好學習,怎麼辦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的方法

  要點1: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恰當

  孩子們在果園裡摘蘋果。孩子們蹦著跳著從樹上摘下蘋果,有時用水沖沖,有時洗也不洗,擦擦蘋果皮就把蘋果吃掉了。

  再看看這些孩子平時在家裡吃水果,都是家長把蘋果皮削好了,把蘋果切成片,擺在果盤裡,牙籤插好了,遞到手上,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

  這就是我們說的“跳一跳摘到的蘋果”。對孩子學習也是一樣。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定在合適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則孩子就沒興趣;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要點2:承認差異 發現孩子的潛力所在

  有些家長喜歡攀比,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聰明?人家第一名,你呢?這樣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別人笨”的心理定勢,甚至產生“媽媽喜歡別人”的牴觸情緒。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孩子現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千萬不要因為別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麼高。

  家長要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點和長處。人有差異性,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勢。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逼著孩子讀書,在壓力下讀書是做不好的。

  要點3:別把孩子當成裝知識的“米袋子”

  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是好孩子?是不是隻有100分的是好孩子?如果孩子為人很好,動手能力很強,常愛提問題,那也是好孩子。家長要尋找、激發孩子的優勢專案,在這方面多鼓勵孩子。

  其實家長要想明白,你是要培養一個裝知識的“米袋子”,還是要培養一個完整的人?或者說,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知識型的還是智慧型的?

  如果是要培養智慧型的孩子,就少一些灌輸,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麼,對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回避,甚至孩子不問,你還要啟發他問。提早認識ABCD不如讓孩子多問一個為什麼。

  要點4: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是有規律的。13歲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維、直覺思維、模仿能力比較強,這個階段學語言最合適。比如小學背古詩就比大學再背要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發展起來了,再學數學等學科會更容易。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倒過來了,小學學奧數,高中背外語,這就錯過機會了,事倍功半。什麼年齡要做什麼事。

  孩子不好好學習的原因

  一、孩子是皮筋 父母老師是拉緊皮筋的人,拉力太大會崩斷

  孩子的天性活潑,對感興趣的東西有著無窮的求知慾。但現實是,孩子在學校面對的是單調無趣的校園生活、激烈的競爭環境還有焦慮的教師群體,考試和名次造成的壓力已經把孩子逼得喘不過氣來。

  與此同時,原本應該是避風港的家裡也同樣充滿著競爭意識。“今天默寫幾分?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看來是關心的詢問,卻在無意中對孩子施加了更重的壓力。此時的孩子就像一根細細的皮筋,而老師和家長就是在兩頭拉緊皮筋的人,隨著拉力越來越大,皮筋越繃越緊,如果不放手,那麼皮筋遲早會斷。

  在青少年兒童心理的臨床研究當中發現,當孩子感受到壓力時,就會在潛意識中產生牴觸情緒,產生心理問題。這些問題有一定時間的潛伏期,一般不會在小學階段發作,但一到初高中就像一個地雷一樣,一觸即發。

  為人父母,對孩子有期望是正常的,但些殷切的期望,家長們放在心裡比掛在嘴上更好。“考清華、上北大”,這些具體化的指標式期望,只會造成孩子的無盡的焦慮和壓力,讓孩子牴觸學習。有能力創造讓孩子願意學習的環境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

  二、家長要善於“察言觀色”,生理原因影響學習能力

  小學生在學習當中,一般很少會出現學習態度問題。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學習能力受生理因素的影響非常大。事實上,每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都因遺傳和身體條件等生理因素而不同。這個時候,學會如何看懂孩子非常重要。

  在胎兒時期,母親的身體條件決定了孩子的智力和神經發育。而在後天的學習當中,由於不同孩子的神經發育速度不同,造成了孩子們成績的差異,神經發育慢的孩子往往給老師和家長以笨拙、遲鈍的感覺,但並不是因為他們不聰明,這類的問題遲早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解決,家長必須給孩子耐心和理解,而不是一味地讓孩子罰抄和補課。

  舉例來說,同齡的孩子寫字,有寫得漂亮的,有寫得不漂亮的。但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由於神經發育程度參差不齊,大腦還無法完全控制手部的精細動作,自然有孩子無法控制字型的美醜。這個時候,家長不必因此太過憂心,這樣的情況會隨著孩子長大而自然改善。

  三、“瘌痢頭兒子自己的好”

  母親作為孩子的孕育者,在與孩子的交流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家庭教育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因為幾乎不需要言語,孩子也可以從媽媽的言行舉止上感受出她的情緒,所以此時母親的表現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活動。

  作為母親,永遠不要用“別人家孩子”來造成自己孩子的自卑和焦慮。中國有一句俗語叫“瘌痢頭兒子自己的好”,孩子永遠是自己的寶貝,不要對他們太過於挑剔。並且,孩子所表現的一切都與父母的教育有關係。為人父母,必須要具備反思自己的能力,責怪孩子以前,要先想一想自己的不足。

  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同樣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當父母的爭吵就像是一把懸在孩子頭上的劍,孩子會產生恐懼心理。但生活中的爭吵無法避免,這個時候母親的態度則能對孩子起到決定性作用。若是母親一味地對孩子表達失望、憤怒,年幼的孩子會心神不寧。作為家長,你們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好孩子,讓孩子遠離恐懼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四、不要把“你應該讓著弟弟妹妹”說出口

  在現在的社會,單親家庭、重組家庭越來越多。生活在這類家庭中的孩子,更需要科學的教養方式。

  單親家庭的孩子常常被撫養方灌輸另一方的負面資訊,這種引導孩子憎恨生身父母的方式只會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孤僻,甚至拒絕接收外來資訊。而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孩子,即便父母有一方無法長期陪在他身邊,他依然是被愛包圍的。

  而重組家庭則往往面臨再次生育對大孩子所造成的影響。很多孩子會害怕父母對自己的愛被弟弟妹妹搶走,從而表現出調皮或是情緒低落。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做到對兩個孩子一碗水端平,特別是不能提出“大孩子應該讓著弟弟妹妹”之類的理論。不要介入兩個孩子的糾紛,即便發生爭搶,也只能讓他們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出勝負,這樣才能讓大孩子感受到公平對待,消除他的恐慌。

  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的建議

  一:不論是中學還是小學,在進行教育之前,老師都應該先了解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通過各方面測試掌握他們的實際水平,從中發現孩子們存在的不足幫助他們糾正錯誤的思想理念,查漏補缺,將不足的方面補齊,從而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觀念。

  二:不論是中學還是小學,老師都必須根據孩子們的知識水平分配不同的學習階段,處於何種水平就分配在等同的學習階段,只有這樣階段性的學習才能讓他們有針對性的提高,且進步也相對明顯。

  三:制定學習計劃,規定小孩每天看半個小時的書,任何方面的書籍都可以,只要是小孩感興趣。

  這是基礎知識積累很重要的一步,不論是小學乃至初中,都十分有利,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筆記本,讓他們將閱讀過程中的好詞好句抄寫下來,日積月累,能夠養成孩子們深厚的知識底蘊,而他們所讀的書也會逐漸體現在他們的文字上言語上,成為孩子們思想的一部分。

  四:對於孩子掌握不好的知識點反覆訓練。比如:一個孩子總是記不住某個生字、某個英語單詞或者某個數學知識點,那便針對他記不住的知識點進行反覆訓練,對生字單詞反覆進行聽寫,提供記憶的小訣竅,反覆學習直至孩子真正掌握,對於總是掌握不好的數學題反覆做題多講解,直至小孩能夠舉一反三,但是這樣的訓練方式需要家長以及老師擁有極大的耐性。

1.中學生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

2.小孩子不願學習家長該怎麼辦

3.高中孩子不願意學習怎麼辦

4.小孩子學習不認真應該怎麼辦

5.11歲的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小學生不愛學習應該怎麼辦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研總結有哪些
相關知識
對教育孩子總是很急躁應該怎麼辦
孩子太嬌氣父母應該怎麼辦
小孩子不學習應該怎麼辦才好
小孩子不好好學習應該怎麼辦
小學孩子不好好學習應該怎麼辦
孩子不好好學習應該怎麼辦才好
我孩子不愛學習應該怎麼辦才好
孩子不好好學習應該怎麼辦
孩子不愛學習應該怎麼辦才好
小孩不肯學習應該怎麼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