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有哪些正確的方式方法
要想正確的教育孩子,就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然後找到正確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瞭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鏈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教育孩子的錯誤方法
打桌子,誰叫它撞疼我們寶貝的!
孩子在能走能跑的年紀,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可是這時家長卻坐不住,上去抱起孩子打桌子打凳子,邊打邊說:“打它,誰讓它碰到我們寶寶的…”這原本是一種心疼孩子的方式,不過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卻是負面的:我摔倒了不是我的錯,都是桌子凳子的錯!
這樣長大的孩子,一遇到問題,就只會怪別人,不會獨自承擔責任和後果,而且還容易有暴力傾向!家長們看到,一定要制止,並告訴孩子碰到桌椅板凳疼了,是因為自己的錯,是自己不小心沒看到才碰到撞疼的,下次要注意觀察,別再碰到了!打桌子是一種暴力行為,以後不可以這樣!
你媽媽不要你了,你媽媽不理你了!
我們都是從小長到大的,我們小時候就聽過這樣的話:“你媽媽不要你了,你媽媽不理你了”!每當想起別人和我們說的這些話,至今已成年的我們,心裡還是很難釋懷!那麼,現在有人在對你的孩子說,你是不是應該制止他?
孩子的世界比大人單純的多,他們並不區分什麼是玩笑什麼是事實,可能這話換成別的無關人士說還沒那麼大傷害力,不過如果是家人說就不一樣了。在孩子心裡只會認為“連XX都這樣說了,那媽媽可能真的是不要我了”,然後恐懼、害怕、難過各種負面情緒迅速佔領孩子的內心,有的甚至會對媽媽產生牴觸情緒!
所以,一旦發生這樣的事,父母一定要出來制止,告訴孩子:媽媽不會不要你,媽媽會一直在你身邊,XX說的是逗你玩的,並不是真的,不要相信,要相信媽媽愛你,會一直和寶貝在一起的!
好好吃飯,吃完我帶你去買好吃的!
和威脅不同的是,還有很多大人們喜歡用這種獎勵的方式來讓孩子聽話,當然,事實上就算孩子完成他們的要求了,他們也不會真的給他們承諾的獎勵。這種方式看上去比威脅斯文和文明的多,可實際上對孩子產生的影響一樣惡劣,只不過把威脅兩個字換成了虛假的承諾…
這樣做,會讓孩子以為,說謊和不兌現承諾是正常的,他們自己也會效仿著做,覺得說謊、不兌現承諾是正常的,因為你們就是這麼做的!而且還會讓他們缺乏對大人、對周圍的人信任,缺乏安全感!
別告訴你媽,她不讓你吃!
對於總是在孩子面前唱紅臉而讓媽媽唱白臉的家長們,真讓人無可奈何。比如我們不許孩子去玩一些可能存在危險的玩具,可事實上,大多數家長拗不過孩子撒嬌,不僅縱容孩子還會說出“不要告訴你媽,你媽不許你…”這樣的話來!於是在孩子就形成了“媽媽對我不好,XX才好!”的心理,這簡直就是挑撥離間!
挑撥離間,讓孩子與自己的父母的關係存在裂縫,對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長非常有害。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如果讓孩子覺得他們對自己不好,孩子心裡會非常受傷害。
教育孩子的經典案例
案例一:被強迫的交往
女兒桐桐2歲時,我通過看書認識到她應該多交朋友,所以總是特別熱情地拉著她跟小朋友打招呼。可桐桐偏偏不愛說話,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說,不想玩遊戲我就替她參加,桐桐總是默默地跟在後面。後來,我發現桐桐一個人的時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麼,而且特別在乎別人是否把她當朋友。上幼兒園之後,她經常說不想去幼兒園,因為沒有好朋友。我開始意識到我強迫孩子交往已經給她帶來了深深的焦慮和不安。
我再也不強迫桐桐了,開始帶她出去慢慢引導她自己玩。我的轉變也帶來了孩子的轉變,她變得越來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逐漸多起來。這件事讓我深深感到:每個孩子有他獨特的個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父母只要適宜呵護就好,而不是去幹涉甚至包辦他的人生。
專家點評:
孩子各有不同,教育沒有統一標準,更不可能從書本中找到適合每個孩子的方法。家長與其抱著書本焦慮,不如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會獲得安全自信,自然而然地學會交往。
案例二:為什麼不給爺爺奶奶吃?
侄子有什麼好東西總願意和我分享,老爸對此“頗有微詞”:“什麼東西都要給姑姑吃,爺爺奶奶要嚐嚐都不給,這孩子白疼了。”其實,侄子原來是很大方的,有好吃的都願意和爺爺奶奶分享。但爺爺奶奶卻經常逗他:“好吃的也給爺爺奶奶分點啊!”孩子的手馬上遞了過去,他們趕緊又說:“爺爺、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幾次之後,孩子就不再當回事兒了。而當侄子與我分享時,我會道謝並真的與他分吃,還誇他的東西好吃,侄子也樂得與我分享。老爸甚至還責怪我說:“大人怎麼還吃孩子的東西!”
專家點評:
孩子的心是單純而美好的,他會把成人世界的每個要求都當真。作為成人,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這份單純和美好,而不是為了好玩或者表示親暱逗弄孩子。生活中很多對待孩子看似搞笑的無意之舉,背後卻是對孩子深深的不尊重。愛孩子,就請將他作為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
案例三:“揠苗助長”的孩子能幸福嗎?
對於即將升入小學的幼兒,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很多家長卻過於重視知識和技能。“老師,今天你們學習了7的分解吧?怎麼孩子回來就只會兩種呢?我朋友的孩子都學到13的分解了,她是不是太笨了?上小學跟不上怎麼辦?今天教她認識鐘錶,教了很多次,她都不認識,我還拍了一個視訊,您看看她的表現怎麼是這個樣子?!”視訊中,孩子趴在桌子上使勁地哭泣。聯想到平時,這個小女孩在班裡一遇到小小的困難就退縮:“老師,這個太難了,我不想參加。”我終於明白,生活在這樣急迫、焦慮和否定的環境中,孩子能自信起來嗎?
專家點評:
趕在前面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早或晚不應成為孩子成長的標尺。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再迫切,也不要讓互相攀比和盲目跟風矇蔽了自己的心,否則最終傷害的是孩子的心。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用微笑靜待他的綻放,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2.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3.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
4.家長教育好孩子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5.成功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