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孩子犯錯了家長怎麼辦
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們怎麼辦呢?相信大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會發怒,會生氣。然而這樣的後果往往是孩子家長都會鬧得不愉快。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孩子犯錯家長的正確做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孩子犯錯家長的正確做法
一、孩子發生小意外時
不要說:“你怎麼老是這樣?真笨!”
不妨說:“好好想想現在該怎麼辦?”
“父母如何處理孩子的小意外***比如灑了杯牛奶或損壞了一件玩具***關係到孩子對父母的親密與疏遠與否,信任與反感。”——家庭精神治療家、《自律》一書的作者內爾森說。
有時家長免不了要罵孩子,奪過孩子的卡通畫,或是不幫他們倒牛奶,可是這種嚴厲的行為難以令孩子變得更加小心謹慎。如果對孩子大聲斥令“馬上清理乾淨!”這種清理似乎更像是懲罰,而不是孩子對自己行為理應承擔的責任。
讓孩子也參與對問題的解決至關重要,無需責備,只需讓他知道問題需要解決就好。
二、孩子弄亂房間時
不要說:“趕快收拾好房間,不然不客氣!”
不妨說:“快***或是十分鐘內***把房間收拾好,為你的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家長們往往對孩子空發威脅,難以觸及孩子的改過之心,結果很快使威脅演變為一場家長與孩子間意志的較量。《說不的孩子》一書的作者傑米·溫德爾說——“不要給孩子最後通牒,不妨對孩子說:如果玩具和衣服都擺放整齊,你的房間會更漂亮!”
三、孩子早晨睡懶覺時
不要說:“起床!再不起來就別指望還會有人叫你。”
不妨說:“早上好,已經7點了,現在該是你幹什麼的時候了?”
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為孩子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孩子在長出門牙前一直都需要哄著才肯起床,他們自然便從經驗中判斷,父母還會一如既往地哄他們起床。
“嘮叨不會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內爾森說。禮拜天,教教孩子如何克服早上起床時的忙亂。比如,前一天晚上就教孩子把乾淨衣服準備好,把書本裝進書包;給孩子買個鬧鐘,讓他自己學著定時間。
讓孩子決定好自己該做些什麼而不是要讓孩子做些什麼。告訴孩子如果錯過了公交車或校巴,你不會開車送他上學。當然這一招只有孩子能步行上學或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前提下方可奏效。
四、孩子不肯獨立完成作業時
不要說:“你怎麼這麼懶?自己多動動腦筋!”
不妨說:“這是你的作業,我相信你會有辦法的。”
許多家庭裡,一提到作業,孩子就頭疼,有的甚至放鬆功課,此時給予孩子太多幫助,反而會幫倒忙,應儘量讓孩子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教子有方》一書的作者史維亞·雷姆指出:首先,讓他知道你相信他的能力,明確規定一個學習制度,並給他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遠離兄弟姐妹的吵鬧聲,遠離電視。
孩子寫作業時,不要在他身邊轉個不停,這會助長他的依賴心理。孩子拿不定主意時,可適當給予指導,然後走開或坐到一邊。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寫作業,那樣只能導致他不學無術。要讓寫作業成為孩子每天的例行常規。
五、孩子不願做家務時
不要說:“什麼時候你才能懂得,你也該為家裡做點事情呢?”
不妨說:“你得把碗筷擺好,我才開飯。”
讓孩子們認真乾點家務可能會遭到拒絕。不妨向孩子們明確規定,什麼時間由誰做什麼事。讓孩子們參與制作一張職責表,然後張貼起來,如果有誰沒完成任務,就讓吃點小苦頭,作為給他的一次教訓。
比如,孩子不肯擺碗筷,就不讓他吃晚飯。態度要堅決,即使讓孩子餓著肚子上床睡覺。孩子如果又把髒衣服隨地亂放,這時,不要叫嚷著讓他把衣服撿起來,只給他洗放到洗衣房的衣服。如果女兒想穿那件她最愛穿的襯衫時,發現它是髒的,她自然就會懂得該怎麼做了!
孩子犯錯家長的教育建議
1、應該立刻做的:
在問題現場即時採用最有效的方法,這樣既不傷害雙方的自尊和感情,又可以糾正孩子的錯誤。比如,孩子在堆沙堡時朝其他的小孩扔沙子,我們可以把孩子抱出來,帶他回家或者選擇他能夠遵守規則的其他遊戲。
2、預設後果:
在問題出現之前預先設想將採用什麼樣的方法。我們可以通過家庭會議或與孩子溝通等方式制定處理問題的方式。***“約翰尼,時間到了!你不記得我們已經說好打架也得有個時間限制了嗎?”***
3、延遲後果:
當務之急是讓孩子停下來。當我們不確定應該怎麼做的時候,先等等,花點時間來思考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處理方式。***“管你弟弟叫大頭蛋可不好。我得想想怎麼處理這件事。”***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提倡在兩三歲的小孩身上使用這一招,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只關注眼前發生的事情,一旦過去,他們也就忘了。所以用這個方法,很難讓他們將犯錯及其後果聯絡起來。
4、無後果:
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去處理。如果孩子經過漫長的一天已經累得不行了,而你又由於種種原因找不出犯錯的根源,那就“讓它去吧”,也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
孩子犯錯家長的教育技巧
溝通
溝通是解決問題的良藥,這是很多專家的共識。我們也相信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各種矛盾都是由溝通不良引起的。因此,選擇說什麼固然重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說也不可小覷。竅門就在於我們對詞彙、音調還有肢體語言的運用。運用好了,才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溝通用語
“我”式句:這是一種以第一人稱“我”開頭的句子。在不攻擊對方的情況下,僅表達說話人的情緒、喜好、需求或結論。例如,家長可以用目光與孩子交流,告訴孩子:“我非常生氣,我不喜歡看到玩具弄得哪兒都是,我需要你幫我一起收拾好。”然後拉起孩子的手,帶著他一起收拾。雖然前文中我們說過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感受,但同時家長自己如何表達情感也十分重要,它甚至可以決定孩子的行為將會是乖乖順從還是輕蔑視之。
“你”式句:用“你”開頭的句子,通常帶有攻擊性,使傾聽者馬上進入防禦狀態。例如,朝孩子***在另一個屋子裡***大罵:“你這個邋遢鬼!怎麼每次都不收拾?每件玩具都擱在地上!快點出來,否則……”這樣火冒三丈的態度通常換不來孩子的合作。如果言辭更激烈,還有可能起副作用,讓孩子大哭大鬧。
這種“你”式句可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說出來”:鼓勵孩子用語言抒發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採用踢打、尖叫、扔東西或咬人等方式來發洩。我們可以在孩子非常小的時候就採取這種方法,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比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姐姐搶了你的玩具,你一定很生氣吧!”
擁抱:在孩子身後從腋下將其環抱,溫柔地限制他的舉動。這樣的姿勢可以讓你近距離接觸孩子,在他耳邊用話語安撫,以防止過激的踢打、揮拳等行為。
以身作則
在日常生活中,親身示範你希望孩子能做到的那些行為。這是作為家長最有說服力的教育。還要注意:重要的不僅僅是說了什麼,還有怎麼說;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做到了。比起聽我們說的,孩子可能更樂於效仿我們做的。你就看吧,孩子總會出其不意地讓我們知道,他們可是模仿的好手呢!
家庭會議
可以是計劃好的或臨時決定的家庭會議,目的是消除隔閡或重新建立親子聯絡。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孩子探討各種各樣的問題,確認哪些是正確的行為,分配家務,制定時間表或者計劃其他特殊事情。
召開家庭會議
家庭會議能夠讓全家***通常是繁忙的一家子***深切地感受到這是一個團結合作的集體,孩子和父母應該攜手處理問題、做出決定。規律的家庭會議可以消除積攢的誤解與煩惱。
我們建議大家採用家庭會議的方式處理家中成員的情感、需求等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就一個問題發表看法,同時也傾聽他人的問題。大家要將處理意見或評價寫下來,對這些意見先不予置評,等到所有意見都記錄完,再由家長逐條朗讀,之後讓大家討論。
幽默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擁有否決權,對於那些不可接受的建議可以直接否決。比如孩子說:“讓我妹妹搬出咱家吧,好不好?她可以住在奶奶家嘛!”首先,我們可以表達對孩子的理解,比如說:“我們知道妹妹經常把你房間裡的東西弄壞,你也很生氣。”然後再加上一句:“可是我們太愛你妹妹了,不能讓她和奶奶住啊,那樣我們會想她的。換一種解決方法吧,你還有什麼建議?”
家庭會議也可以用來制訂一些共享歡樂家庭時光的計劃,比如一次長途或短途旅行,去野餐或者開派對。也可以在家庭會議上討論如何給親友準備生日禮物***比如全家動手做一個獨一無二的手工大蛋糕***,還可以談談怎麼慶祝即將到來的假期。大家一起出謀劃策會給整件事情增添許多樂趣。
最後,在家庭會議上,我們也可以當眾表揚某個家庭成員。鼓勵大家一起分享周圍發生的事情,哪怕是最小的孩子也能想出讓他高興的事兒。你可以用一道大家最喜歡的甜點來結束會議,或者擊掌,亦或其他能讓全家人開心的方式。
1.家庭教育孩子的錯誤方法有哪些
2.兒子學習態度差應該怎麼教育
3.家長還在煩惱如何教育孩子
4.為什麼說家長不良的言行舉止將影響孩子一生
5.關於家長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心得體會
學會寬容的勵志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