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製造電腦病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7日

  通過近幾年的病毒案列,我們不難看出電腦病毒的製造者多數都是以青少年為主,他們為什麼要製造電腦病毒呢?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去分析一下這些製造電腦病毒的青少年。分析他們製造電腦病毒的原因

  1、挑戰權威獲取畸形的成功感

  “震盪波”病毒的製造者斯文·揚森與“衝擊波”病毒的編寫者傑佛雷·帕爾森,都有著藉此出名的目的,這也是多數電腦病毒製造者的共同之處。他們在計算機程式設計方面有著相當的造詣,樂於挑戰,於是微軟及其開發的Windows作業系統就成為攻擊的首選靶標——微軟是全球著名的軟體企業,其開發的軟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若能成功攻擊其弱點,能夠體現攻擊者的水平與能力,而且Windows作業系統的使用者眾多,攻擊其產生的轟動效應能使攻擊者獲得莫大的成就感。追求成功,渴望實現自我價值,是年輕人的特性,本無可厚非;希望引人注目,成為關注的焦點,也不是什麼壞事。但電腦病毒製造者的成功慾望被嚴重扭曲,他們不願意依靠自己的踏實工作和刻苦努力到達成功的彼岸,卻企圖通過非常的途徑來達到一夜出名的目的,是典型的現代生活快節奏下浮躁心理的體現。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畸形的成功感似乎不僅僅存在於個別人心中——德國一份主要報章在頭版評論文章中指出,一名德國青年學生以其智慧戰勝了世界上最優秀的計算機專家,令德國人感到了一種奇異的民族自豪感,文章寫道:“許多前去採訪的記者心中都不禁暗暗對‘震盪波’病毒的強大效力充滿欽佩之意”。

  2、性格缺陷與自我中心的膨脹

  從報道中得知,斯文·揚森除了電腦,什麼都不感興趣,傑佛雷·帕爾森也是不願與人交往,整日與電腦為伴。可以說,孤僻、人際交往不良等性格缺陷是電腦病毒製造者的共同特點之一。防毒軟體廠商Sophos公司CEO-JanHruska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他們***電腦病毒製造者***長期缺乏愛人相伴,通常不擅長社會交際,常忍不住要撰寫一些能自行復制的程式程式碼。對他們而言,這是一種電子形式的塗鴉破壞。”而且,電腦病毒製造者將自己的喜樂作為行動的指南,對他人的感受則全然不顧,做事不計後果,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根本不去理會,自己的“自豪與得意”,是建立在無數電腦使用者的痛苦與損失之上的。

  3、沉迷虛擬世界產生認知障礙

  近年來破壞力很強的電腦病毒多是由青少年製造的,他們在虛擬世界裡形成的不正常心態導致了犯罪。網路造就的虛擬空間和現實世界的混淆,使一些人的認知發生了障礙。製造電腦病毒的少年,在現實生活中可能並不是壞孩子,也不太可能幹殺人放火的事情。“非常聰明的計算機怪才”,“有點害羞”——這是人們對“震盪波”製造者斯文·揚森的評價。因為散播“衝擊波”病毒而被起訴的傑佛雷·帕爾森居住地的人們都對他被逮捕一事感到不可置信,當地居民形容他是個“有教養、安靜”的人。但在面對網路這一虛擬世界時,他們便無所顧忌,為所欲為——網路攻擊不像殺人放火那樣觸目驚心,缺少因此產生的罪惡感,也沒有被懲罰的壓力。然而,在虛擬世界的破壞造成的現實世界的損失,卻是實實在在的——2月上旬,“2003蠕蟲王”病毒在10分鐘之內傳遍全球,幾乎造成韓國網路接入癱瘓,並使部分美國銀行自動取款機工作暫停。據數字安全專家、西班牙國防部網路安全顧問希門尼斯介紹,目前在網上的病毒近5萬種,大部分都是1999年至2000年製造出來的,每月有近900種新病毒進入因特網,在全世界造成的損失超過20億美元。

  我國正在成為一個電腦擁有大國,網路也日益普及,加強民眾的防毒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震盪波”出現之後,儘管微軟釋出了修復Lsass漏洞的補丁程式,但據估計有90%以上的Windows2000/XP/2003使用者沒有及時給系統漏洞打上補丁。此外,加強對網路犯罪的立法和打擊力度,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對青少年的網路道德和正確成功觀進行引導與教育,以避免或減少國產電腦病毒的誕生,才是當務之急——偏離常軌的心靈所造成的損害常常是人們難以預料與承受的。

有關電腦病毒的知識
手工檢測電腦病毒的方法
相關知識
為什麼製造電腦病毒
為什麼會有電腦病毒
為什麼要製造電腦病毒
怎麼製作電腦病毒
什麼叫做電腦病毒
為什麼有人要製作電腦病毒
為什麼我的電腦沒有聲音
為什麼我的電腦打不開
為什麼我的電腦經常關機重啟
為什麼我的電腦開機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