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粵教版地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教案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教學目標
知識 與 技 能
讓學生知道地球是個不規則的球體,地球與赤道的平均半徑以及赤道周長
過程與 方 法 通過設計探討地球形狀的滑動和相關事例,用簡單的方法證明地球的形狀
情感態度
價 值 觀 激發學生探索地球奧祕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方法,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受到科學史和辨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教學重點 地球的大小
教學難點 地球形狀的認識
教學具器材 地圖
導 學 過 程 批 注
***一***新課引入
課前:[歡迎畫面]自制歡迎畫面:世界地圖和一個小姑娘探究頭像及歡迎詞:歡迎你進入地理知識殿堂!***製造一個研究地理學科的學術氛圍,利用文字和女孩頭像使氣氛嚴肅而不失親切。這對剛剛進入地理學習的學生來說很重要,他們有了被尊重的感覺,也激發他們熱愛地理科學,願意學習地理學科的願望。***
***二***新課講授
上課:歡迎大家進入我們的地理知識殿堂!作為一個地球人,你合格嗎?***老師親切地說,配合黑板文字進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據課堂內容,聯絡生活實際,設計1﹏5個有關問題,在考察學生的同事引入教學,下劃線處是連線內容。***
1、你觀察到的太陽、月亮、星星是什麼形狀的?
2、小時候你是否想過“地球是什麼形狀”的問題?
3、現在你認為地球是什麼形狀的?你能舉出相關事實進行說明嗎?
4、你怎樣用資料描述籃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這些問題可以指定學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討論回答,回答的過程就是談話過程,是師生交流過程,學生討論過程,也是從生活昇華到科學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地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地理學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問題1:太陽是圓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陽是球形的結論;月亮看起來不同時間形狀不一樣,實際上也是球體,至於為什麼不一樣,有的學生也許能夠說出來,說不出來也不要緊,告訴學生以後我們會研究;星星是點狀的,其實也是球形的,只是因為離我們太遠,就縮小成點了……
問題2:實話實說,鼓勵學生多思考,多觀察。
問題3:球體,這點學生已經知道,為什麼呢?不同學生獲取這一概念的來源不同,可以任由他們敘說,重在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追問:如果只是根據你觀察的現象,你認為地球是什麼樣的?平的……古人也和你們有同樣的想法,圍繞地球的形狀問題,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學者曾經提出過不同的主張。下面我們瞭解一下人們對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
引申總結:哪些證據可以說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遠——大地不是平的。2、月食——地球也是圓的。
3、麥哲倫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個球體。
學生朗讀《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根據人們對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請同學們談感受,各抒己見,引導學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學是經過人們的不斷探索,不斷積累而來的,今天認為正確的真理,明天也許就會……所以我們要相信科學但不迷信書本,要敢於質疑並勇於證實之。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進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們對地球的認識更設更正確。
●追求真理很多時候要以付出生命為代價,讓我們向為真理獻身的勇士們致敬!
4、地球衛星照片——證實地球是一個球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問題4、用手可以比畫出籃球的大小,可要用資料說明,就要用到數學知識,根據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應該能夠回答出用半徑就可以求出籃球體積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計算方法同理。
分組活動,完成書中第11頁要求填寫的內容。
教師給出準確的地球周長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徑等資料,並通過以下形象的說法讓學生體會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們乘坐每小時飛行800千米的飛機,沿著赤道繞地球飛行一週,得用50個小時。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這個面積相當於53個我國領土***960萬平方千米***那麼大。
二、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知識,有什麼收穫?先有學生來說,老師最後總結。
板書設計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狀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
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赤道半徑:6378千米
極半徑:6357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米
初一上粵教版地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是學習地理知識的第一節課,對學生形成學習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課學習的地理內容有很大作用。通過序言部分的討論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在後續具體知識的學習中,也要沿襲這一目標,將地理知識化難為易,輕鬆有趣地轉化為學生感興趣並易於接受的東西。
【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人類對地球的認識過程,感受前人勇於探索的精神,明確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每個人都肩負著繼續探索的重任。
2.從數學的角度,學會用相關資料說明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標】
通過圖片和錄影瞭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並學會聯絡實際感受地球的形狀,尋找生活中不易被人發現的證明地球真正形狀的蛛絲馬跡。
【課程標準要求】
●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地球的大小
難點:地球形狀的認識
【教學方法】
用事實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去觀察地理現象,瞭解和探索地理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
【教學用具】
多媒體輔助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歡迎畫面]自制歡迎畫面:世界地圖和一個小姑娘探究頭像及歡迎詞:歡迎你進入地理知識殿堂!***製造一個研究地理學科的學術氛圍,利用文字和女孩頭像使氣氛嚴肅而不失親切,這對剛剛進入地理學習的學生來說很重要,他們有了被尊重的感覺,也激發了他們熱愛地理科學,願意學習地理學科的願望***
上課:歡迎大家進入我們的地理知識殿堂!作為一個地球人,你合格嗎?***老師親切地說,配合螢幕文字動畫進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據課堂內容,聯絡生活實際,設計1~5個有關問題,在考察學生的同時引入教學,下劃線處是連線內容***
1.你觀察到的太陽、月亮、星星是什麼形狀的?
2.小時侯你是否想過“地球是什麼形狀”的問題?
3.現在你認為地球是什麼形狀的?你能舉出相關事實進行說明嗎?
4.你怎樣用資料描述籃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
這些問題可以指定學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討論回答,回答的過程就是談話過程,是師生交流過程,學生討論過程,也是從生活昇華到科學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地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地理學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問題1:太陽是圓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陽是球形的的結論;月亮看起來不同時間形狀不一樣,實際上也是球體,至於為什麼不一樣,有的學生也許能夠說出來,說不出來也不要緊,告訴學生以後我們會研究;星星是點狀的,其實也是球形的,只是因為離我們太遠,就縮小成點了……
問題2:實話實說,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
問題3:球體,這點學生已經知道,為什麼呢?不同學生獲取這一概念的來源不同,可以任由他們敘說,重在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追問:如果只是根據你觀察的現象,你認為地球是什麼樣的?平的……古人也和你們有同樣的想法,圍繞地球的形狀問題,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學者曾經提出過不同的主張,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短片去了解一下人們對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
[視訊短片]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沒有視訊也可以參考課本《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圖***
引申總結:哪些證據可以說明地球是一個球體?課本P3-4兩個例證能證明地球是球體嗎?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遠──大地不是平的
2.月食──地球也是圓的
3.麥哲倫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個球體
4.地球衛星照片──確證地球是個球體
學生朗讀《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根據人們對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請同學們談感想:各抒己見,引導學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學是經過人們的不斷探索,不斷積累而來的,今天認為正確的真理,明天也許就會被推翻,所以我們要相信科學但不能迷信書本,要敢於質疑並勇於證實之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進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們對地球的認識更深更正確
●追求真理很多時候要以付出生命為代價,讓我們向為真理獻身的勇士們致敬!…………
問題4:用手可以比畫出籃球的大小,可要用資料說明,就要用到數學知識,根據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應該能夠回答出用半徑就可以求出籃球體積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計算方法同理。[老師展示圖一組資料]:
記憶技巧:最大周長=赤道周長
[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知識,有什麼收穫?總結由學生來說,老師最後總結。
【教學反思和後記】從生活中的問題出發,談話式教學,學生感到很親切,課堂氣氛一直很平和,討論、發言都很熱烈,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教學任務。
湘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