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事政治分析作文3篇
時事政治素材具有時效性,高中學生要會分析有關時事新聞。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高中時事政治分析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時事政治分析作文***一***
時事政治分析背景:
培養大國工匠,源頭在一流的工程教育。如今,工科人才的培養,不止一次聽到“局中人”直呼“兩難”:一頭是工科學生的“難”,難在專業“窄化”、生活“宅化”。學生抱怨課程多、實驗多,疲於應付眼前連綿不絕的苟且,無暇詩和遠方,更難涵養精益求精、沉潛專注的匠心。另一頭是工程單位的“難”,慨嘆工程領軍後備人才短缺,特別是素養好、領悟力強、科學與基礎理論修養紮實、系統視野開闊、能駕馭巨集大複雜工程的“將才”,更是難求。
時事政治分析觀點:
為何會出現這供需的“兩難”?竊以為是因為工科人才培養的人文土壤、人文養分還不夠,重視了學生掌握技術和工具的“硬知識”,少了些關注學生人格精神全面成長的“軟學養”。
人文教育,以塑造完整健全的“人”而非單向度、工具化的“匠”為出發點,涵育的是人對價值道德的終極關懷,對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靈的沉潛寧靜,這和工匠精神是無比契合的。因此,工科人才的培養,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這一環,還需以人文教育鑄匠魂、育匠心、造匠韻。
一流的大國工匠,需要把科技創造同人類社會重大問題緊緊聯絡在一起,甚至應當立足於人類命運共同體,具備關切環境、關懷生命的責任心。人文教育中,歷史文化、哲學倫理、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等學科知識的交匯融通,造就其博約相濟、以文化人的特點,讓學生涵育健全人格,諳悉工程倫理,明瞭歷史環境,樹立高遠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早年間,錢三強先生立志立德,正是得益於人文教育。他中學時代即就讀於蔡元培先生創辦的孔德學校,接受德智體美的全人教育,名字也由“錢秉穹”改為“錢三強”,意為德智體都強。後來在孫中山先生的影響下,在未來中國藍圖的吸引下,錢三強決心學工科,以實際行動報國,自此一生未改初心。
一流的大國工匠,不僅要培育專注技藝、追求卓越之心,更重要的是涵養賦予產品生命和內涵、在技術中融入巧思和靈魂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想象力、審美品位也是不可小視的創造力,不少蜚聲世界的科學家、工程技術專家,都曾得益於文學和藝術的滋養,對生命有了更高層次的體認,也讓工程技術有了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久遠價值。目前,不少國貨正從粗憨、實用階段轉向追求精細、美感的階段,對工程人才的工藝審美素質要求更高。人文教育恰恰可以打破專業壁壘,將人的思考和生命力融入工程技術,賦予中國製造更大的價值。
當前,我國正處在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質造”乃至“中國智造”的轉折點。將人文教育的土壤培得更厚、渠道拓得更寬、內涵挖得更深,才能以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為國家的轉型發展輸送更多一流的“大國工匠”。
高中時事政治分析作文***二***
時事政治分析背景:
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所的義務講解員們,今後將迎來更多的同行者。在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到來之際,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7部門印發《關於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的實施意見》,就深入推進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學雷鋒志願服務,提出了具體要求。《意見》的出臺,對其他領域志願服務活動的開展也具有一定的啟示與指導意義。
時事政治分析觀點:
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是最能體現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特徵的場所。志願者們通過熱情和知識,通過講解導覽,可以在觀眾和展品之間搭建起一座精神橋樑,讓收藏在深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有位在中華世紀壇擔任義務講解員的退休老人說,一些從海外歸來的參觀者,在聆聽講解的過程中常常感動得兩眼淚花。對他們來說,那些文物代表著中國,代表著綿延不斷、燦若星漢的中國文化,在“大飽眼福”的同時,會油然而生一股充沛的愛國主義情感。也正是基於這種文化情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公共文化設施擔當志願者,其中有朝氣蓬勃的大學生,也有西裝革履的白領;有白髮蒼蒼的老者,也有十幾歲的青少年……他們在貢獻知識、服務社會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成就和滿足。
包括文化志願者在內的眾多志願服務活動,是公民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形式,也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基本特徵。某種程度上,這一無償的公益性活動,代表著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是奉獻精神、利他主義的體現。在中國,這一群體近年來正在悄然壯大。據統計,截至去年底,中國的註冊志願者已經過億。加上數量龐大的未註冊志願者,志願者的總體數量已經蔚為可觀。無論是救災搶險還是扶弱助殘,無論是文化傳播還是環境保護、社群建設,在各個領域都可以看到志願者的身影。可以說,志願者精神是讓社會產生凝聚力的有機力量,是抵禦冷漠風氣、抵抗“文明孤島”的友愛之光。弘揚和鼓勵志願者精神,也因此成為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
需要看到,讓志願者精神持續閃光,不能僅靠人們自發的善念和善舉,而應該依靠各方合力和制度保障。這也是此次《意見》和此前志願服務條例的重要出發點。志願者的確不圖物質回報,但他人的認可、社會的歸屬感或許更為重要。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不僅讓志願者感到光榮,更讓他們無後顧之憂。比如,有些地方為志願者提供安全、醫療、交通、通訊等保障,並開展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培訓,還有些地方加強對志願者行為的認定、鼓勵和支援,讓志願者獲得更多認同感,等等。總而言之,志願服務活動不是一次的熱心、一時的熱鬧,只有以制度化的組織、規範化的管理、科學化的運作護航,才能行穩致遠。
如果說文化場所的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視窗,那麼整個志願服務事業,則屬於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補充。發揮好、涵養好志願者精神,才能使這份友愛之光照亮周遭,讓人們在感受到志願者服務的同時,激發整個社會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
高中時事政治分析作文***三***
時事政治分析背景:
全面深化改革走過3個年頭,馬不停蹄駛上新的征程,各項改革應該如何推進?在日前召開的中央深改組會議上,強調,總結謀劃好改革工作,對做好明年和今後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明年改革工作要抓緊謀劃,配合好黨的召開這個大局。在繼往開來的時間節點,改革藍圖向未來不斷延伸。
時事政治分析觀點:
過去3年,中央深改組30次會議保持“每月一會”的基本頻率,共審議通過198個檔案……這些數字,記錄著全面深化改革矢志不移的方向、蹄疾步穩的節奏和踏石留印的力度。既有總體謀劃,也有具體舉措,既能直面問題,也要落實責任,全面深化改革正勢不可擋又紮實有序地抵達既定目標。
按照總體安排,全面深化改革已經行至中期,而3年來的堅實足跡,也匯聚成一幅清晰的改革路線圖。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新常態,抓住經濟體制改革的“牛鼻子”;以司法體制改革等為突破口,推動全面依法治國不斷取得新成效;以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為著力點,撬動重大政治改革的大格局;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抓手,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3年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陸續出臺,展示出動真碰硬的決心、統籌兼顧的智慧,有力迴應了外界對改革的質疑,進一步堅定億萬人民的期待和信心,深化改革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的最強勁動力,成為這個時代最鮮明的精神圖騰。
從聶樹斌案改判展示的司法正義,到全面從嚴治黨重新塑造的政治生態,再到居民收入增速連續兩年“跑贏”GDP增速所彰顯的發展轉型,全面深化改革3年來的成效有目共睹。而在這些具體績效之外,全面深化改革的更大成就,在於逐步完成“頭3年是夯基壘臺、立柱架樑的3年”這一戰略任務。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各領域標誌性、支柱性改革任務基本上已經推出,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可以說,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體框架正在逐步確立。這就好比用3年時間搭建起改革的“作業系統”,為具體的改革軟體執行提供了整體性平臺。而主體框架和頂層設計的完善,也將提升改革的整體性與協同性,降低改革阻力和成本,為今後的改革奠定堅實基礎。
如果說夯基壘臺、立柱架樑的3年更多是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那麼將來的改革將會在主體框架的基礎上更加精細化、具體化,而改革能力就體現在前後接續、持之以恆中。這也是為什麼2017年的改革如此值得期待。面對“黑天鵝”滿天飛的國際形勢,面對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唯有在主體框架內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有效應對各種挑戰。這就要按照的要求,“多推有利於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的改革,多推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多推有利於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於調動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性的改革”,既兼顧全面又突出重點,既整體推進又有優先順序,在各個領域取得改革新成效。
改革是一場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槍幹是不行的。正因此,這次深改組會議再次強調,“要投入更多力量狠抓落實,健全各部門各地區改革督察機制”。這就需要堅持改革推進到哪裡,落實主體責任就要推進到哪裡,堅決防止“改革空轉”。而這次深改組會議召開之時,恰逢萬里同志誕辰100週年,這位改革先鋒的一句話至今仍然振聾發聵:“准許改革不成功,但不准許不改革”。正如所說,我們紀念萬里同志,就是要學習他銳意改革、攻堅克難的政治擔當。今天的改革者,也應該有這樣敢闖敢試的決心和勇氣。
猜你感興趣:
高中時事政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