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王德用傳閱讀答案
王德用是宋代大將。王德用治軍有方,名聞四夷。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宋史王德用傳》閱讀材料
王德用字元輔。至道二年,分五路出兵擊李繼遷,德用年十七,為先鋒,將萬人戰鐵門關,斬首十三級,俘掠畜產以數萬計。進師烏白池他將多失道不至虜銳甚超按兵不進德用請乘之得精兵五千轉戰三日敵勢卻。德用曰:“歸師迫險必亂。”乃領兵距夏州五十里,絕其歸路,下令曰:“亂行者斬!”一軍肅然,超亦為之按轡。繼遷躡其後,左右望見隊伍甚嚴整,莫敢近。超撫其背曰:“王氏有子矣。”
盜張洪霸相聚界上,吏不能捕。德用以氈車載勇士,詐為婦人飾,過邯鄲。賊果來邀,勇士奮出,悉禽之。徙督捕陝西東路,盜賊相戒曰:“此禽張洪霸者。”皆相率逃去。
仁宗閱太后閣中,得德用前奏軍吏事,奇之,以為可大用,拜檢校太保、籤書樞密院事。
……
德用狀貌雄毅,面黑,頸以下白晰,人皆異之。言者論德用貌類藝祖,御史中丞孔道輔繼言之,且謂德用得士心,不宜久典機密,遂罷為武寧軍節度使。有言德用市馬於府州者,上其券,乃市於商人者。言者猶不已,降右千牛衛上、知隨州,州置判官,家人皆惶恐,德用舉止言色如平時,惟不接賓客而已。徙知曹州,或謂德用曰:“孔中丞害公,今死矣。”德用曰:“中丞言官,豈害我者?朝廷亡一忠臣,可惜也。”
陝西用兵久無功,契丹遣劉六符來求復關南地,以兵壓境。德用見帝,流涕言:“臣前被罪,陛下赦而不誅,今不足辱命。”帝慰勞,曰:“河北方警,藉卿鎮撫之。”拜保靜軍節度使。歲大熟,六符見德用拜曰:“此公仁政所及也。”
契丹使諜者來覘,或請捕殺之,德用曰:“第舍之,彼得實以告,是服人之兵以不戰也。”明日大閱,援桴鼓之士皆踴躍,進退坐作,終日不戮一人。乃下令:“具糗糧,聽吾鼓聲,視吾旗幟所向。”覘者歸告契丹,謂漢兵將大入。
***節選自《宋史•王德用傳》
【注】①超:王超,王德用的父親。②藝祖,宋朝人對宋太祖趙匡胤的稱呼。
《宋史王德用傳》閱讀題目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進師烏白池/他將多失/道不至虜銳甚超/按兵不進/德用請/乘之得精兵五千轉戰/三日敵勢卻/
B.進師烏白池/他將多失道不至/虜銳甚/超按兵不進/德用請乘之/得精兵五千/轉戰三日/敵勢卻/
C.進師烏白池/他將多失/道不至虜銳甚/超按兵不進/德用請/乘之得精兵五千/轉戰三日/敵勢卻/
D.進師烏白池/他將多失道不至/虜銳甚超/按兵不進/德用請乘之/得精兵五千轉戰/三日敵勢卻/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券:契據。古代的券由竹、木刻成,分成兩半,雙方各執其一,作為憑證。後世多用紙為券。
B.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結構的一個較重要的構成部分。他們主要負責監督與上諫。文中的御史中丞就是言官。
C.辱,本義指恥辱,用作謙敬詞時,表示自己是低下的,別人對我所作的行為有辱於對方,這裡敬稱皇帝的任命為“辱命”。
D.卿是古代高階官名,如三公九卿,卿相等;也是古代對人的敬稱,如稱荀子為“荀卿”,這裡是皇帝對王德用的敬稱。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德用十七歲時擔任先鋒,帶兵出擊李繼遷,頗有戰功。軍隊撤退時,看到隊伍混亂,主動站出來整肅軍紀,終於使跟隨其後的敵人不敢接近。
B.王德用把裝有勇士的氈車裝扮成婦人的車飾,經過邯鄲,引誘張洪霸前來攔截,從而一舉抓獲了這個讓官吏頭痛的強盜,並震懾了陝西的強盜。
C.有人議論王德用向官府買賣馬匹,雖然證實是跟商人做的買賣,但仍被降職,家人為此很害怕,而他除了不接待賓客外,言談舉止神色不改。
D.王德用大規模地檢閱軍隊,士兵擊鼓跳躍,進退站坐很有章法,演習一天也沒有懲治一個人。間諜看後回去告訴契丹說宋兵將要大舉進攻。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言者論德用貌類藝祖,御史中丞孔道輔繼言之,且謂德用得士心,不宜久典機密,遂罷為武寧軍節度使。。
***2***契丹使諜者來覘,或請捕殺之,德用曰:“第舍之,彼得實以告,是服人之兵以不戰也。”。
《宋史王德用傳》閱讀答案
10.B
11.D***“這裡是皇帝對王德用的敬稱”錯。古代上級稱下級、長輩稱晚輩為“卿”,自中國唐代開始,君主稱臣民為“卿”。***
12.A***“看到隊伍混亂”錯,在撤退之前王德用就說“歸師迫險必亂”,並有效地防範了撤退時出現混亂的狀況。***
13.***1***言官們說德用長相像宋太祖,御史中丞孔道輔接連說到這件事,並且說德用獲得士兵的愛戴,不應該長久地掌管機密,於是罷除他為武寧軍節度使。***類、得士心、典各1分,句意2分***
***2***契丹派間諜來窺探,有人請求抓捕殺掉間諜,德用說:“只管放了他,他得到實情回去告知,這樣就可以不用戰爭而征服敵人的軍隊了。”***覘、第、得實以告各1分,句意2分***
宋史楊畋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