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考文言文真題答案解析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4日

  文言文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考語文考試中的一個難點題型,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重慶高考文言文真題及答案解析,供同學們閱讀。

  重慶高考文言文真題原文:

  古之人非無寶也,其所寶者異也。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荊人畏鬼,而越人信機①。可長有者,其唯此也。”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孫叔敖之知,知以不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伍員②亡,荊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鄭曰:“蓋是國也,地險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與舉。”去鄭而之許,見許公而問所之。許公不應,東南向而唾。伍員再拜受賜曰:“知所之矣。”因如吳。過於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絕江。問其名族,則不肯告,解其劍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願獻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荊國之法,得伍員者,爵執圭,祿萬擔,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吾猶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伍員適於吳,使人求之江上則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重矣,將奚不有為也?而無以為。為奚而無以為之。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獻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請曰:“此野人之寶也,願相國為之賜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為寶,我以不受為寶。”故宋國之長者曰:“子罕非無寶也,所寶者異也。”

  今以百金與摶黍以示兒子,兒子必取摶黍矣;以和氏之璧與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其知彌粗,其所取彌粗。

  【注】①機:吉凶之兆。②伍員,字子婿,春秋時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殺害,後奔吳,佐吳王闔閭伐楚。

  重慶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我死,王則封汝 則:如果

  B.地險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 知:巧詐

  C.見一丈人,刺小船 刺:用篙撐

  D. 今以百金與摶黍以示兒子 摶:捏成團

  2.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現“以不受為寶”的一組是

  ①古之人非無寶也,其所寶者異也 ②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

  ③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 ④將奚不有為也?而無以為

  ⑤獻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⑥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 ①③⑥

  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孫叔敖臨終時告誡兒子“無受利地”,其子遵從父親之意,請求王封給“名甚惡”的不利之地“寢之丘”,最終得以長久地擁有這片封地。

  B.伍子胥從楚國逃亡到吳國的途中,一打漁老人不受高官厚祿的誘惑,幫助他渡過了長江。伍子胥將千金之劍獻給老人,老人不肯接受。

  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國農夫獻上的寶玉;賢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D. 本文以歷史事實、生活例項等為論據,夾敘夾議,從正反兩面論證了“所寶者異”的道理。

  4.***1***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共7分***

  ①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3分***

  ②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4分***

  ***2***用斜線***/***給下面一段文言文斷句***3分***

  歲飢丐者接踵縣無室廬以居之往往窮冬嚴寒蒙犯霜雪凍餓而死者相藉於道矣州縣倘能給數椽以安之豈不愈於創亭榭廣園囿以為無益之觀美乎

  ***宋***陳襄《州縣提綱》卷二

  重慶高考文言文真題答案:

  1.【答案】A

  【解析】“則”是“就”的意思。

  2.【答案】C

  【解析】①是說古人對寶物的認識與今人是有區別的;⑥是說人們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東西就越珍貴。***④是說天地何所不為卻毫無所求,即天地“以不受為寶”。***

  3.【答案】D

  【解析】本文為古代議論文,所以“夾敘夾議”這種說法不當。選文第1段提出作者“古之人……所寶者異也”的見解,並用孫叔敖的例子進行論證。第4段的評論“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其知彌粗,其所取彌粗”是對作者觀點的昇華。第2、3三兩段分別用江上丈人和子罕的事例來證明作者見解的正確。

  4. ***1***【答案】①知道把別人所厭惡的作為自己所喜好的,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②名字不可能讓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見,難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嗎?

  【解析】①注意“之所以”固定結構,“異乎俗”介詞結構後置;②注意“得”,“其”,反問句式。

  ***2***【答案】歲飢/丐者接踵/縣無室廬以居之/往往窮冬嚴寒蒙犯霜雪/凍餓而死者相藉於道矣/州縣倘能給數椽以安之/豈不愈於創亭榭廣園囿以為無為之觀美乎

  【解析】原文:歲飢,丐者接踵。縣無室廬以居之,往往窮冬嚴寒,蒙犯霜雪,凍餓而死者相枕藉於道矣。州縣尚能給數椽以安之,豈不欲於創亭榭,廣園囿,以為無益之觀美乎?

重慶高考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長春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答案解析
重慶高考文言文真題答案解析
重慶高考數學壓軸題答題技巧_高二數學
重慶高考數學壓軸題答題技巧
吉林公選考試人文知識習題答案解析
浙江高考生物試卷和答案解析
最新江蘇高考地理試卷及答案解析
廣東公務員考試常識習題答案解析
貴州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答案解析
高高的玉米閱讀題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