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鵬三度飛天的精神反思作文
茫茫太空,景海鵬和他的戰友們註定是中國載人航天的首批拓荒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借鑑。
10月17日,50歲的景海鵬再度出征。作為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指令長,他將和“新人”陳冬一起執行此次載人航天任務。至此,他成為中國第一位三度飛天的航天員。他將打破中國載人航天的多項紀錄,成為中國飛得次數最多、時間最久、高度最高的航天員。
年過半百,作為一個“二度飛天”的航空英雄,他本可以安心的享受家庭溫暖和人民讚譽,但是為了那曾經的航天夢,他再一次披起了戰袍,第三次踏入太空之旅。
同樣是國家和人民的兒子,領導幹部要學習景海鵬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大局觀,在國家有需要時,義不容辭的擔當責任,去實現一個又一個的夢想。不逃避、不抗拒,爭做人民心中的“英雄”,聽從國家的召喚,為社會主義事業盡職盡責。
作為一個從小有“飛行夢想”的少年,景海鵬不只是空想,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實現了這個偉大的夢想。領導幹部要學習其“讓夢想照進現實”的拼搏奮鬥,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地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在提升自我修養、服務人民群眾、建設城市鄉村、改善精神文明等方面下足功夫,以個人的“英雄夢”助力“中國夢”的實現。
三度飛天,這是許多人不敢想象的事。但是在景海鵬身上卻成為了現實,這其中的艱辛難以想象,不僅要面對身體素質的挑戰,來自各處的精神壓力也是一大困擾。50歲,說老不老,說年輕也不年輕,但是50歲還能保持20歲一樣的激情,這值得領導幹部去學習反思,為什麼在日常工作中就沒有動力和激情,同樣是國家任務,不管是“飛天”,還是“為人民服務”,都應該保持一顆積極進取得心,不因為枯燥就放鬆懈怠。
作為領導幹部,應當如景海鵬一樣有夢想、有使命感、有責任感,不怕困難、不怕挑戰、不怕歲月侵蝕,保持一顆進取、拼搏、奮鬥的心,去相應國家的每一次號召,去完成每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是“英雄之心”。
當那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公眾面前,歷史再次被景海鵬重新整理——中國首位第三次飛天的航天員來了。
作為中國首批航天員,景海鵬足夠幸運。“神七”飛天,他與翟志剛、劉伯明漂亮地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艙行走任務;“神九”飛天,身為指令長的他和劉旺、劉洋珠聯璧合,讓世界目睹了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的精彩;今天,再一次被任命為“神十一”航天員乘組指令長的他,將和戰友陳冬完成在太空駐留一個月的挑戰。
相隔八年,三度飛天。幸運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眼中,“僅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保持飛天的身體狀態,景海鵬的堅持和努力就足以讓人敬佩”。
三年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時候,景海鵬說:“鮮花和掌聲過後,我們一如既往投入戰鬥。”三年後的今天,已是將軍的他,向著太空再次出征。
“夢想成真的感覺,原來這麼好”
年少時到供銷社打醬油的一幕,至今銘刻在景海鵬的腦海深處——
那天,供銷社的阿姨邊打醬油邊打量他:你不是前天球場上那個“海鷗五號”嗎?!
那是公社組織的一場籃球比賽。他穿著父親買的運動背心,前面影象是海鷗,後背印著大大的“5號”。誰也沒想到,這個小個子投球必中,一舉扭轉戰局。
打完醬油,景海鵬掏錢,阿姨笑著說:球打得好,不要你錢!
那位阿姨或許不知道,她的這句話,從此點燃了一位少年的追夢之旅。多年以後的深夜,在航天員教室裡回憶起這一幕,景海鵬說:“這是我人生一次巨大的轉折。”
“夢想成真的感覺,原來這麼好!” 景海鵬說,“不是為省一毛錢兩毛錢,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獎勵。那一刻讓我認識到,為了夢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時值小學五年級的景海鵬,當時做夢都想著成為學校籃球隊的正式隊員。然而,因為個子矮,他只能坐冷板凳。不知多少次,他蒙著床單偷偷哭泣。不知多少個夜晚,他抱著從鄰居家借來的破籃球,一次次起跳、揚手,投向自家土牆上用粉筆畫著的籃球筐……
至今,景海鵬仍保持著深夜投籃的習慣。就在記者採訪的兩週前,他還利用訓練間隙和教練比賽投球,那天他連續投中67個,“距76個紀錄還差一點”。
“投籃”彷彿是一種人生隱喻,最初的夢想也如 “畫在牆上的籃球筐”一樣不斷升級,唯有一次次投球般揮汗如雨的努力和堅持不變。 景海鵬正是靠這份努力和堅持,迎來一次次夢想成真時刻。
高三那年,他被報欄裡的一張照片深深吸引住了——一位飛行員拿著氧氣面罩神采奕奕站在一架戰鬥機旁邊。他清晰記得,那位飛行員叫張海鵬。“一樣的名字”與“羨慕的心情”雙重發酵,他燃起當飛行員的夢想。
從此,從飛行學員到戰鬥機飛行員,從戰鬥機飛行員到航天員,他的夢想不斷點燃,不斷實現……如同他最喜歡的連續投籃,實現一個夢想,他馬上就有下一個夢想。
“人生,正是由一個接一個大大小小的夢想串聯起來的。”景海鵬說,“唯有為夢想奮鬥的人,才懂得夢想的力量,才能真正享受夢想成真時的快樂。”
“不管飛得再高再遠,感恩的心永遠不變”
50年前,出生在10月;50年後,出征又逢10月。
即便從世界範圍內來看,50歲出徵太空的景海鵬也是名符其實的老將。那份舉手投足中流露出的自信和從容,有綻放的榮光,更有堅守的執著。
儘管時光在他的身上並沒有留下太多明顯痕跡,但讀懂這份自信和從容,也便讀懂了時間在這位飛天老將身上的積澱和昇華。
開啟景海鵬的方式有很多種,時間無疑是一把重要的鑰匙。如果從1998年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那一刻算起,他堅守了整整10年,才迎來首次飛天。但此後,時間彷彿站在了他一邊,一如航天員劉洋所說:“不曾改變的嚴謹,不曾改變的認真,不曾改變的勤奮,甚至不曾改變的面容和體重……”
任何人都會被時間打敗,景海鵬何以贏得時間?
“堅持,堅持,再堅持。”他贏得時間的奧祕如此簡單,但又如此艱辛。儘管他說得輕描淡寫,但足以令人動容:“備戰‘神十一’,一年左右時間,幾乎沒有出過航天城,幾乎沒有雙休日,每天晚上12點之前幾乎沒有睡過……”
劉洋至今仍為偶然撞見的一幕深深震撼。那是“神九”返回後不久,他們剛剛從緊張的任務中脫離,還未來得及修整喘息。一次她敲開景海鵬的門,赫然看到了滿屋的學習資料。劉洋詫異地問:“師兄,你擺滿屋子書幹嘛呢?”他笑了笑說:“準備下次任務。”“可‘神十’任務我們按規定不能參加選拔呀?” “那還有下次呢,還有‘神十一’‘神十二’呢?”
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堅持讓他贏得了時間,時間也回報他以精彩:飛天時間越來越長——從“神七”3天、“神九”13天到“神十一”33天,飛天高度越來越高——此次“神舟”“天宮”組合體飛行的高度比以往抬高了50公里,他也因此成為迄今為止飛天高度最高的兩名中國人之一。
“不管飛得再高再遠,感恩的心永遠不變!”景海鵬動情地說,作為一個農家子弟,他今天取得的一切,離不開國家的培養和父母的養育;他成長的每一個腳印裡,都浸透著太多人的心血。
他盛讚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為飛天開拓者、先行者,感激默默支援他的科研團隊, 感謝所有航天人:“他們都是給我們增添翅膀的人,他們就是我們的飛天翅膀!”
“航天員的舞臺在太空,這輩子就想幹好這一件事”
太空飛行的高風險,眾所周知。已經兩度飛天“功成名就”的景海鵬,為什麼還要選擇第三次飛天?
他的回答很簡單:“航天員是我的職業,航天員的使命就是不斷去執行飛天任務。”
他的回答很動情:“我熱愛這個職業,摯愛這個職業,酷愛這個職業,願意時刻準備著接受祖國挑選,寧可備而不用,但不能用而不備。”
梳理景海鵬的飛天履歷,或許是巧合,他的每次出征年,都是奧運年。
談及這個話題,他眼睛一亮,突然問記者:“今年奧運會奪取中國首金是哪個隊?總教練是誰?”
沒等記者回答,他便脫口而出:“中國射擊隊,王義夫。”
在景海鵬眼中,這位一直戰鬥在奧運舞臺上的射擊明星堪稱榜樣:“王義夫先後以運動員和總教練的身份參加了9次奧運會,我才‘參加’了3次,和他比差遠了。”
景海鵬希望像榜樣王義夫那樣一直戰鬥下去。“運動員的舞臺在奧運賽場,航天員的舞臺在太空,這輩子我就想幹好這一件事。”沉思片刻,他接著說:“只有幹好了這一件事,才不辜負傳到我們手中的接力棒。”
茫茫太空,景海鵬和他的戰友們註定是中國載人航天的首批拓荒者。今天他們踏出的每一步,都將是明天的路標;他們的每一次勇敢出徵,都在給後來人傳遞力量。
今年4月24日,中國首個航天日。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前,景海鵬和他的戰友們一起重溫了18年前加入航天員大隊時候的誓言。
“最後一句‘甘願為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生’,其實就是我們的初心。”景海鵬說,“選擇繼續飛行,理由只有一個——踐行我們面對國旗的承諾。”
10月17日,搭載著兩名航天員的中國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成功,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也是航天員景海鵬的第三次太空之旅,作為一名家鄉人,我們也為他三次飛天的精神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號,中國航天員飛天次數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久——中國人正在成為太空的常客。
短短數年間,中國航天員相繼翱翔太空,中華民族已經奉獻給了世界一個自強不息的奇蹟,這是中國人的驕傲,這是中國人的自豪。
“俱杯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詩仙李白的豐富想像而今變成現實,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裡,作為教育戰線上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除了歡慶,除了自豪,我們還應該思考些什麼,我想景海鵬、楊利偉等航天員以及戰鬥在航天一線的科學工作者他們所表現的“航天精神”正是我們每一人所要學習的。
首先,我們要學習他們那頑強的精神,航天員在做超重耐力實驗時,那浮腫變形的臉呼吸困難咬緊牙關,噪音環境下強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質,無一不讓人震撼,這是向人類極限能力發出的挑戰,不畏艱險,頑強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氣餒,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現了堅韌不拔的革命意志和義無反顧的戰鬥精神,他們應當是全國人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們要學習他們廣博的知識。作為一名航天員必須經過近乎苛刻的選拔,算得上萬裡挑一,更難的是要掌握涉及30門學科的理論知識,沒有刻苦的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劍,方能直掛雲帆濟滄海,他們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再次,我們還要學習航天員愛崗敬業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楊利偉曾說:“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為此付出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聖使命。在耀眼的光環背後更多的是奉獻和犧牲,所以他們應當是我們的人生座標。
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想想這種航天精神,相信我們一定會把困難踩在腳下,勝利握在手中。我們要學習他們的“航天精神”,也就是學習我們的民族精神,把這種精神滲入到我們的教育事業各項工作中,相信一定會取得輝煌的成就!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的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