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章地理知識點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區域地理是我國地理課程的核心內容,必修三區域地理教學建立在必修一自然地理和必修二人文地理的基礎上,側重運用已有知識體系應用於具體區域,具有獨特的教育教學價值。以下是小編要與你分享的,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

  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

  1、我國西北地區的範圍

  我國西北地區大致位於大興安嶺以西,崑崙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

  在行政區劃上大致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

  東部是遼闊坦蕩的高原,西部山脈和盆地相間分佈。

  2、西北地區東西水分和景觀變化

  水分自東向西遞減,景觀自東向西依次為溫帶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乾旱的氣候條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本區生態環境的脆弱性

  ②氣候異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態環境失衡,是導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為因素: ①過度樵採 ②過度放牧 ③過度開墾。

  在荒漠化的發生、發展過程中,人類活動常常起決定性作用。

  4、不同歷史時期的荒漠化

  古代:唐宋——明 塔里木盆地南緣, 由戰爭、瘟疫、過度墾耕導致。

  近代:清 內蒙古東南部, 因為移民增多,農業對土壤的破壞力強於牧業

  現代:20世紀50年代 人口激增,管理失誤

  5、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

  內容:①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 ②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原則: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鹼、治沙相結合

  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資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 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係 ④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 ⑤控制人口增長

  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周圍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氣候乾旱,風化和風蝕作用強烈。人為原因是: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綠洲退化嚴重,對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 A.人口增長迅速 B.氣候變暖,蒸發量增大 C.為爭取區域內糧食自給,大力開荒種糧 D.耕作技術落後,灌溉措施不當,出現次生鹽漬化 E.水資源汙染嚴重***錯***

  ***2***合理利用該處土地資源的措施是:制定合理的載畜量,防止過度放牧;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生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 為防治西北地區的荒漠化,我國正在上述地區進行巨大的生態工程建設為:營造“三北”防護林。

  ***3*** 乾旱是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徵,並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為主的景觀特色。

  ***4***西北地區自東向西由溫帶草原逐步過渡為荒漠草原和荒漠,體現了陸地自然帶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主要是由於降水自東向西減少而形成。

  ***5***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風力作用 。

  ***6***導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或人為因素***主要有: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不合理利用水資源等。

  ***7***我國北方的農牧過渡帶,恰恰又是我國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區域。主要原因是:

  農牧過渡地帶生態環境敏感、脆弱而且最不穩定,人類利用也最不穩定,土地很容易產生荒漠化。

  ***8***雖然經過治理,個別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但從總體上看,特別是旱作地區和草原牧區,荒漠化仍在蔓延。

  ***9***新建和山西荒漠化的面積及原因比較:

  新疆面積較大,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內陸,氣候乾旱,地表徑流少。山西面積較小,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黃土土質疏鬆,地表植被較少,降水集中多暴雨。

  ***10***試從氣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國荒漠化分佈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①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乾旱,日照強,溫差大,風力大;②高原面積大,高山環繞盆地,沙漠、戈壁廣佈;③河流稀疏短小以內流河為主;④草原和荒漠為主要自然景觀。

  ***11***右圖所示區域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生產基地,試分析該地區棉花生產的有利條件是:

  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冰雪融水量較多,灌溉水源較豐富

  ***12*** 西北地區城市分佈有什麼特點:呈環狀分佈在盆地四周的綠洲上;

  主要區位因素是:水源

  關於沙塵暴

  ***1***呈片狀分佈。集中分佈在我國西北地區。

  ***2***沙塵暴分佈區的自然環境特徵和人文環境特徵:

  ①自然地理環境: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沙漠戈壁廣佈; 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夏季風難以到達,降水少***大部分地區少於200毫米***氣候乾旱;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河流多為季節性河流,河流流量的季節變化大。

  ②人文地理環境:人口稀少,少數民族集中 ;交通不便; 以畜牧業為主,經濟比較落後 。

  :

  第二節:森林的開發和保護

  1、森林分佈

  現存的原始森林分佈:集中在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地區。 原始森林得以儲存的原因:它們或因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嚴酷,或因難以通行、開發較晚,才免遭大規模破壞。

  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儲存比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亞馬孫熱帶雨林。

  2、熱帶雨林的分佈

  熱帶雨林主要分佈:在赤道南北兩側,但在大陸相逢地帶可以伸展道南北緯15-25度。

  熱帶雨林的三大集中分佈區:東南亞地區、非洲剛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

  3、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

  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②促進全球水迴圈、調節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寶庫。

  4、雨林生態的脆弱性

  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

  5、雨林被毀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長和貧困導致發展的需求。

  直接原因是:過度的遷移農業;商業性伐木;採礦、修路、城鎮建設;開闢大型農牧場。

  6、亞馬孫開發計劃

  ①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後,未開發,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②人口急劇增長,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壞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佈了著名的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 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 移民亞馬孫平原; 鼓勵跨國企業投資開發

  7、雨林的保護

  在當前的背景下,面對雨林正在遭受毀滅性破壞的嚴峻形勢,應該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雨林與書西

  ***1***巴西北部為什麼人口很少:北部是茂密的雨林,開發歷史較晚;北部是溼熱的亞馬孫平原,不適合人類居住。

  ***2***亞馬孫熱帶雨林儲存較完整的原因:亞馬孫流域周圍的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水平不高,因為叢林的阻隔和溼熱環境的影響,一直未被開發; 生活在其中的印地安人生產方式落後,人口少,對自然索取不多。

  ***3***當前造成亞馬孫雨林毀壞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長和貧困導致發展需求。直接原因是:過度的遷移農業;商業性伐木;採礦、修路、城鎮建設;開闢大型農場和牧場等。

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末測試題
自主招生旅遊管理自我介紹
相關知識
必修三第二章地理知識點總結
必修三第三章地理知識點總結
高二上地理知識點總結
初二下地理知識點總結南方地區
高中必修語文二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初二的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高二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
高二世界地理知識點總結
高二會考地理知識點總結
高三政治第二輪複習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