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教育的困惑與思考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千學萬學學說真話,千教萬教教做真人 ”,讓學生樹立“做人好”、“人做好”、“做好人”的意識,這就是教育的真諦。有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問題緣起

  目前,我國要面對的現實是人口多,就業壓力大,職業教育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社會實際需求人才與社會追求高等教育人才觀念的矛盾日趨突出,以至於千軍萬馬過高考獨木橋現狀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家長不僅希望孩子要上大學,還要上名牌大學,學生也希望通過考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來取得就業方面的優勢。在這種社會背景下,高考競爭關口前移到中考,以至於到小學的擇校、擇班,過分追求升學不僅給教育帶來了許多難題,也讓許多孩子失去快樂的童年。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既要屈從於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又要屈從於社會中高考成績評價,應試教育難以割捨,素質教育難以實施,課改只能在優先應試前提下進行。造成一部分中學生在中高考中成為贏家,繼續走升學就業之路,另一些正值花季年齡的青少年出現逃學、打架、鬥毆、吸菸喝酒、上網、早戀等現象。

  二、問題分析

  1、家庭教育的迷失

  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的人格素養、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引導和影響著他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習俗好惡、道德品質和社會公德的形成。

  1、溺愛。目前,獨生子女的家庭佔絕大多數,為了讓子女成“才”,家長對子女傾注了更多的關注,在學業上寄予了過度期望。表現在物質、金錢上盡一切可能滿足孩子的要求,給孩子買mp3、遊戲機、計算機,吃海鮮、買名牌。在情感方面上,有時不講原則,對孩子百依百順,使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和任性的性格,忽略了對孩子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孩子缺乏獨立性,沒有正確的人生觀,一切依賴於家長。家長在甘心付出的同時,又對孩子抱有極大的期望,尤其在學習方面高標準、嚴要求,為了在中考激烈競爭中佔優勢,安排孩子參加各種補習和特長班,重負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失去對長輩的尊重與情感,致使孩子乾脆封閉自己不與家人溝通,嚴重的離家出走。

  2、漠視。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由於家長忙於工作、事業而忽視子女的教育問題,疏於對孩子思想上的引導、心靈上的溝通。主要表現在:單親家庭的比例增多,有的班級不完善家庭學生達到三分之一,父母離異後,孩子成了負擔,甚至是多餘的,常常有的孩子抱怨“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我的家在哪裡?”個別家長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把孩子長期送到“小飯桌”,一週接見孩子一次就是很大恩賜,還有的單親家庭,父親或母親把家庭所有希望都寄託孩子身上,對孩子要求極高,造成愛和家庭教育的扭曲。家長對孩子失去信心,初中生是生理和心理髮生巨大變化時期,也是情感豐富的時期,為了證實自己長大了,經常出現與家長和教師的對立和逆反,在父母的訓斥下,心靈極易受到傷害,自尊心極易受挫,部分學生由於自理、自立能力不強,迷戀網咖和遊戲,甚至走向犯罪。孩子的屢教不改,讓家長對孩子失去信心,以至於最後對孩子的聽之任之。

  3、觀念。《義務教育法》對學校和教師規定諸多,對家長要求確是輕描淡寫,造成很多家長不負應盡責任,卻不受法律和道德譴責,甚至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教育問題就是學校責任,跟家長無關。《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頒佈使學生和家長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在教師教育學生過程中,一方面要強化管理,另一方面則是家長的不配合、不理解,家長動輒上告、找記者曝光的情況時有發生,面對社會的輿論譴責,教師無所適從。在目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比例不斷增加,有的學生違法,造成惡劣案件,因不夠法定年齡,公安部門只能處於***,學校又沒有處罰權,這些違法學生染上惡習後,對其他學生造成極壞影響,這是當前初中生教育所要面對的新的難題。

  2、學校教育的錯位

  學校因素:在很多地區,社會對一所學校的評價僅僅侷限在中考成績上,中考成績好,學校的生源就好,社會的評價就高,學校的效益就好,反映出當前教育的“浮躁”。學校為了迎合社會、家長的需求,只能是強化文化教育,弱化德育、美育以及情感教育,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沒有得到很好確立,學生不知道學習的目的,學習有何作用,僅知道盲目學習,以至於我們的學校培養出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學生,這種評價方式也制約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學校如何克服應試教育的影響,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是當前學校面臨的主要任務。

  教師因素:在“一分決勝負,一考定終身”的強大壓力下,老師們的眼睛主要盯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一切教育活動都是圍繞著考試而進行的。教師對待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態度和藹,嚴加管理,而對待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則是很冷淡,不聞不問。對學生的脆弱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學生由討厭老師漸漸發展到討厭這門學科,最後發展到討厭學習。還有的老師不能用發展的眼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致使這部分學生越學越吃力,漸漸失去信心,喪失了學習興趣,再加上老師的態度,導致逃學、厭學、上網成癮,在網路虛擬世界中需求一絲心靈的慰藉。

  3、社會環境的影響

  在當前社會上存在一些不正常的現象和流行的負面意識形態。如社會公德的缺失、法紀觀念的淡薄、理性信仰的空乏、崇高理想的淡化、物質的攀比風氣、浮躁膚淺的時尚以及“一切向錢看”的觀念等,各自不同的家庭經濟狀態,對孩子們的心理刺激是直觀而具體的:房子、車子、手機、電腦、娛樂等消費,特別是同齡人之間在金錢、物質佔有的差別,若孩子未得到比較良好的教育和疏導,都可能會在稚嫩的心靈上留下傷痕,導致他們缺少健康和積極生活的態度。就如在音樂市場上,主打流行歌曲基本上都關於“愛情”,裡面大部分是矯揉造作的腔調,給青少年帶來不健康“愛”的印象,不少孩子盲目去尋找這種愛戀感受,出現早戀,甚至把有異性朋友當成一種時尚。影視為追求收視率,常常渲染的是“拳頭”、“枕頭”,給孩子造成不良誘導,使一些學生盲目模仿,進而走向犯罪。

  三、教育思考

  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共同努力,家庭和學校教育都要針對新時期初中生的特點和時代視角,提升教育藝術,提高教育技巧。社會要不斷淨化育人環境,減少對學生精神汙染,給學生成長創造綠色空間。當然,在這三個教育因素中,學校教育又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1、用心做教育

  正如特級教師張思明所說:作為一個教師,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用心去做教育”。用心與用力是不一樣的,用心就是要把教育工作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事業,不斷地想著它、念著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無論是一校之長或是教師如果有了“用心去做教育”這樣的信念,一言一行就會不自覺地去進行教育實踐,學校的發展也就不會急功近利,教師的視野也就不會為學生成績而論。

  在對初中生教育時,我們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用心觀察”、“對症下藥”,改變過去的單一評價。通過察言觀色,把握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姿態的變化,準確及時全面把握學生在學習、思想品德、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發展變化的真實情況,準確掌握資訊,從而有針對的開展工作。我們要善於發現問題並積極解決問題。能夠根據事情的不同分析他們的性格、特點,從學生的需要和實際出發,調動學生心理的積極因素,排除消極因素,巧妙的處理問題,從而使學生揚長避短,增強克服缺點的內在力量。

  2、用愛做教育

  教師的愛是無私的化身,教師應像陽光雨露,滋潤每一個學生的心田。我們要“愛”這些學生。“愛”並不是溺愛,更不能縱容和放棄;把對學生的溫情與嚴格要求相結合,要“嚴中有愛”,“愛中有嚴”。我們的學生有不少是在家長和老師的批評聲中長大的,他們很少體驗過成功的喜悅,教師應以真誠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孩子。

  對特殊家庭學生和學困生教育,要求教師付出更多的愛,改變單一用成績評價標準。對於得不到家庭溫暖的學生來說,教師一句熱情的問候,一個溫馨的微笑,就足以在孩子的心靈灑下一片陽光,對於感情豐富的初中生是很容易感化的。只有多一點的關心,多一點的愛護,多一點的關注,我們才能走近他們的心靈深處,撫平他們的傷疤,解開他們的那把心靈枷鎖。一個偉人說過,“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謂教育,正是在於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3、用情做教育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要通過主題活動、課堂教學、教育實踐等渠道,加強學生的理想教育、磨難教育和挫折教育等,注重學生情感的激發和培養,讓學生學做真人,健康快樂成長。教師則要注重情感的投入,真心地關心學生,鼓勵他們,尊重他們,愛護他們,用真誠的師愛幫助他們進行心靈的沐浴,情感的灌溉,知識的薰陶,熱情的服務,這樣才會使他們在舒適良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我們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心靈的沐浴,情感的灌溉”是第一位的,是精神保證,然後才是“知識的薰陶”。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育是一項事業,是一項需要用心耕耘的事業,如同大樹之根,根深才能葉茂;正如江河之源,源遠方可流長。面對現代中學生複雜的心理變化,面對社會激烈的人才競爭環境,我們教育的著眼點應該是培養學生“用愛、用情、用心面對生活,走向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初中教育孩子經驗
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的差別
相關知識
初中生教育的困惑與思考
初中生教育案例分析
初中生教育故事推薦
初中生教育故事案例
初中生教育故事精選
初中生學習的心得與體會
初中生學習的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三生教育的實踐與研究論文
芻議中職服裝專業課程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論文
試論民法課堂實踐教學的探索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