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祛溼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9日

  春天來了,天氣的潮溼也跟著來了,這時候我們就要在飲食上做好祛溼。那麼春季祛溼湯你知道有哪些嗎?你知道什麼湯才適合自己的身體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鮮紫蘇葉滾黃骨魚湯

  材料:鮮紫蘇葉80克、黃骨魚400克、生薑3片。

  做法:把紫蘇葉洗淨;黃骨魚宰洗淨,煎至微黃,濺入少許熱水,再加入姜和清水1250毫升***約5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滾約10分鐘中,撒入紫蘇葉,片刻下鹽便可。

  功效:紫蘇有散寒行氣、和胃解表之功,溼重的南方常常用它行氣祛溼、祛膩滯和解魚蝦之毒用。而黃骨魚是無鱗的河魚,中醫和民間都認為無鱗的魚能養陽滋補。鮮紫蘇葉滾黃骨魚,鮮香美味,有養陽健脾、祛溼醒胃之功,為春日家庭的靚湯。

   2、土茯苓煲豬骨湯

  材料:土茯苓50克、豬脊骨500克、薏米15克、赤小豆15克、蜜棗3粒,陳皮、姜、鹽、料酒各適量。

  做法:豬骨去血水後,鍋裡燒水,將豬骨放入燒開的水中去沫,然後撈起豬骨用清水沖洗一下。薏米、赤小豆、陳皮、土茯苓、蜜棗洗淨泡水待用。將洗淨的材料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先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2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土茯苓是一種中藥,除溼,解毒,清熱,利關節。蜜棗有養脾、平胃氣、潤心肺、止咳嗽、補五臟之功效。赤小豆也可利水消腫、解毒排膿。豬脊骨是補腎佳品,脊骨中含有大量骨髓,烹煮時柔軟多脂的骨髓就會釋出,具有健脾利溼的作用。

   3、黃芪赤小豆鯉魚湯

  材料:黃芪、赤小豆各30克***中藥店有售***,鯉魚1條,生薑3片。

  做法:藥材稍浸泡、洗淨;鯉魚宰洗淨,煎至微黃,濺入少許熱水。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1個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健脾益氣、祛溼和胃。中醫認為鯉魚性平味甘,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和止咳下氣的功效。以補中益氣、利水排膿、健脾祛溼的黃芪、赤小豆煲之,有健脾益氣、祛溼和胃之功。

   4、五加皮燉豬瘦肉湯

  材料:五加皮15克***中藥店有售***、豬瘦肉100克、生薑1片。

  做法:五加皮浸泡、洗淨;豬瘦肉洗淨,切小方塊狀。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熱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

  功效:五加皮為祛風溼類中藥,具有祛風溼、強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時它還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在春日時以它燉豬瘦肉有滋陰去溼、填精益陽的功效,為春季養生靚湯。

   5、白扁豆豬脊骨

  材料:豬脊骨500克,白扁豆50克,棗幹8顆,蓮子10粒,蔥、姜適量,水、食鹽適量。

  做法:白扁豆、蓮子用清水浸泡半小時,紅棗洗淨備用,生薑切片,蔥洗淨後切蔥節備用;豬骨洗淨後冷水下鍋,水沸後,撈出豬骨洗去浮沫,將血水倒掉;將焯過的龍骨放入砂鍋中,倒入適量清水,放入泡好白扁豆、蓮子和紅棗,放入蔥和姜,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2小時左右關火,出鍋前調入少量食鹽調味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白扁豆有補脾胃,和中化溼,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洩瀉、嘔吐、暑溼內蘊、脘腹脹痛、赤白帶下等病。

  春季祛溼湯還有很多做法,下面小編繼續為您介紹幾種做法。

   6、木棉花鯽魚湯

  材料:鯽魚一尾***約250克***,新鮮的木棉花瓣30克,蘑菇50克,竹筍尖30克,蔥白、生薑、黃酒、鹽、胡椒粉、味精適量。

  做法:鯽魚去鰓和內臟、洗淨,瀝乾水分;木棉花瓣洗淨、控水;蘑菇、竹筍尖切片;鍋中油熱時,先放入生薑、蔥白煸出香氣,再把鯽魚放入鍋中煎透,加水,並放入蘑菇、竹筍、木棉花瓣、黃酒和胡椒粉,共煮;最後以味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養胃,清熱利溼,涼血止血。

   7、春砂仁鯽魚湯

  材料:春砂仁末5克,豆蔻1枚打碎製成粉,活鯽魚500克***毛重***,姜、蔥、黃酒、味精、烹調油、食鹽適量。

  做法:將活鯽魚宰殺後,去鱗及內臟洗淨,懸吊瀝水。待鍋中油熱後將魚煎至微黃,煽蔥及姜加清湯及黃酒、味精、食鹽用武水煮沸,然後用中火繼續煮至魚湯呈白色,將春砂仁末、豆蔻粉用紗布包好投入同煮,待魚肉熟即可。

  功效:砂仁消食開胃,溫脾止瀉,溫胃止嘔,行氣化溼;豆蔻燥溼健脾,溫胃止嘔;鯽魚健脾利溼,滋養臟腑。因此本品具有健脾補虛,行氣利水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虛寒氣脹,脘腹脹痛,食慾不振,體虛水溼停滯,腹水及水腫等患者。

   8、五指毛桃土茯苓蓮子豬肚湯

  材料:五指毛桃100克、土茯苓200克、蓮子30克***去心***、豬肚500克、老薑、鹽適量

  做法:五指毛桃、土茯苓、蓮子洗淨,蓮子去心,稍浸泡;豬肚,洗淨,切條塊,汆水撈起;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鐘,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清熱祛溼,益氣健脾,清肝潤肺等功效,適用於溼濁困脾,脾胃氣虛,肢倦無力,水腫,溼毒帶下等症。

   9、淮山鯪魚湯

  材料:鮮淮山300克,葛根200克,赤小豆50克,鯪魚約400克,豬瘦肉50克,生薑4片。

  做法:先將赤小豆洗淨後用水浸泡2小時,在將洗淨的鮮淮山、葛根去皮切塊,再將鯪魚煎至微黃,然後與洗淨切塊的豬瘦肉、生薑一起放入瓦煲,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一個半小時,放鹽便可。

  功效:鯪魚、豬肉富含蛋白質,與淮山、葛根及豆類搭配煲湯,不僅有利於提升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和吸收效果,更有利於健脾祛溼、補中益氣。

腰疼的食療方法
老人冬季養生有哪些小技巧
相關知識
春季養生祛溼湯
夏季養生祛溼湯哪些好
夏季養生祛溼湯哪些好
春季養生祛溼
春季養生祛溼
春季養生祛溼的方法有哪些
夏季養生祛溼湯有哪些
夏季養生祛溼湯有哪些
春季健康養生祛溼湯的做法
春季養生減肥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