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家談夏季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夏季如何養生呢?養生是很多人的喜愛,養生不僅對身體各方面有很好幫助,而且長期養生也能夠延年益壽,不過在養生的時候,要正確進行,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歡迎大家的閱讀!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執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面。為適應炎熱的氣候,面板毛孔開洩,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

  在談到夏天如何養生時,汪綺石在《理虛元鑑》裡指出:“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長夏防溼”,這裡再清楚不過地指明瞭夏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在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溼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即《黃帝內經》裡所指出的“春夏養陽”,也就是說,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

  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之氣所化,獨發於夏季。中醫認為,暑為陽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氣傷津。這是它的病理特點。暑邪侵入人體,常見腠理開而多汗,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此為傷津的關鍵,津傷時,即見口渴引飲、脣乾口燥、大便乾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如果不及時救治,開洩太過,則傷津可以進一步發展,超過生理代償的限度必然將耗傷元氣,此時可出現身倦乏力、短氣懶言等一系列陽氣外越的症狀,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導致死亡,由此觀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閒視之。

  溼為長夏之主氣,在我國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熱又多雨。人們所說的溼病就多見於這個季節。這個季節裡空氣中溼度最大,加之或因外傷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處潮溼,以至感受溼邪而發病者最多。

  中醫認為,溼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這是溼邪的病理特徵。不僅如此,溼邪亦好傷脾陽,因為脾性喜燥而惡溼,一旦脾陽為溼邪所遏,則可能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氣機不暢,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尤其是脾氣升降失合後,水液隨之滯留,常見水腫形成,目下呈臥蠶狀。

  中醫還認為,溼邪重濁,故外感溼邪後多有身重倦困,頭重如裹等症狀。又因溼邪粘滯,病損往往著而難易,若其侵犯肌膚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處,故有“著痺”之稱。一般他說,溼邪為病,病程較長,如溼溫病,常有如油入面難分難解之臨床特徵。

  風溼夾雜,侵犯肌膚,關節所形成的風溼痺症則往往反覆發作。內溼病常見其病理性產物多呈穢濁不潔之物,如面板病變之滲出物,溼熱帶下之分泌物,質粘而腥臭。因此,人們常稱溼為“有形之邪”,其性穢濁。

  中醫夏季養生小常識

  不宜坐木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氣溫高,溼度大,木頭,尤其是久置露天裡的木料、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太陽一晒,溫度升高,會向外散發出溼熱,使人易患面板病、風溼和關節炎等。

  不宜多吃冷食

  在炎熱的夏季,如果胃腸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會加快蠕動,縮短食物在小腸裡的停留時間,影響人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同時,由於夏季氣溫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胃腸內的溫度也較高,如果驟然受冷刺激可導致胃腸痙攣,引起腹痛。

  不宜夜晚露宿

  盛夏時節,身上的汗腺不斷向外分泌汗液,以散發體內的熱量。睡著後,機體處於放鬆狀態,抵抗力暫時下降。此時如果正值夜晚,氣溫下降,再遇冷風襲來,露水加身,容易導致頭痛、腹痛、關節不適,並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夜晚露宿還易被蚊蟲叮咬,可能染上疾症,如大腦炎等病。

  不宜缺少午睡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高,人的新陳代謝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勞。加上夜間炎熱,睡不安穩,導致睡眠不足。因此,中午睡上一二個小時,對健康大有裨益。可使身體各系統得到休息,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項好措施。

  電風扇不宜吹得過久

  電扇吹得過久會破壞出汗的均衡狀態,使人感到頭痛、頭昏、腿痠手軟、全身不適,嚴重者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盛夏之夜開著電扇入睡,更容易受涼。尤其老年人和兒童更應注意。

  空調不宜開得太大

  空調能給人帶來舒適的環境。但如果室內外溫差太大,人對室內外溫度變化難以適應,容易“感冒”。而且如果室內外溫差太大,不注意室內通風換氣,會使室內空氣混濁,致使各種病原微生物孳生。若人的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就容易患病。因此,夏天使用空調溫差不易太大,最好在5-8度之間,最大不能超過10度。

  不宜“快速冷卻”

  炎夏,人們外出歸來為儘快消汗除熱,往往喜歡衝冷水浴來“快速冷卻”。但由於人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量,如此“快速冷卻”,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熱量不能散發出而滯留體內,引起高熱,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者還可引起休克;而且此時人體抵抗力降低,感冒就會“乘涼而入”。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將身上的汗擦乾或待汗發散幹之後再衝洗。

  渴極不宜急飲

  夏天出汗多,有人一下子喝進很多水,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下降,甚至可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不宜用飲料代替白開水

  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如大量飲用,還會增加腎臟過濾負擔,影響腎功能。而且過多攝入糖分會增加人體熱量,使人肥胖。因此,夏季不宜多喝飲料,最好還是喝白開水,尤其是兒童和老人,更應少喝飲料多飲水。

  不宜戴過深或過淺的太陽鏡

  太陽鏡能避免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傷,但如果鏡片顏色過深,會因視物不清而影響視力;如果鏡片顏色過淺,紫外線仍可透過鏡片損傷眼睛。因此,夏季選擇太陽鏡應允許15%-30%之間的可見光線穿過灰色或綠色的鏡片,不但可抵禦紫外線,而且視物清晰度最佳,透視外界物體顏色變化也最小。

農業生產相關描寫的俗語
中醫專家談養生
相關知識
中醫專家談夏季養生
中醫談夏季養生
中醫專家談養生
中醫推薦的秋季養生食物
中醫談秋季養生之道
中醫養生學夏季養生
中醫夏季養生之道_夏季中醫養生之道
中醫夏季養生的方法
中醫名家談養生
老中醫夏季養生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