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老人心理問題的因素有哪些
人到老年總會由於各種原因而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具體有哪些因素可導致老年人心理問題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導致老人心理問題的因素
***1***各種生理功能減退。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各種生理功能都有所減退表現出一定的老化現象,如腦細胞會逐漸發生萎縮並減少,導致精神活動減弱,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尤其在近期記憶方面。視力及聽力也逐漸減退。面板會出現老年斑、毛髮變白並減少。由於骨骼和肌肉系統功能減退,運動能力也隨之降低。
***2***社會地位的變化。
由於社會地位的改變可使一些老年人發生種種心理上的變化,如產生孤獨感、自卑感、抑鬱、煩躁、消極等。這些心理因素均會加速身體的變化。
***3***家庭人際關係。
退休後老年人的主要活動場所由工作崗位轉為家庭。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對老年人就會有很大影響。如子女對老人的態度,“ 代溝”產生的矛盾等,對老年人的心理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4***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思想意識、修養、道德倫理觀念、理想與信仰等,都會影響老年人心理狀態。文化水平高、信念堅定、事業心強,可造成良好的心理狀態,推遲老化保持身體健康。
***5***營養狀況。
為維持人體組織與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老年人同樣需要充足的營養補充,如蛋白質、糖、脂肪、水、鹽類、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都是老年人必需的營養物質。尤其是神經組織及腦細胞對營養物質的需要更甚。當老年人營養不足時常會出現精神不振、乏力、記憶力減退、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甚至發生抑鬱及其他精神及神經症狀。
***6***體力或腦力過勞。
老年人體力及腦力過勞均會使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乏力、思想不易集中,甚至產生錯覺、幻覺等異常心理。
導致失眠的心理因素
童年創傷心理的再現
有的人由於童年時受到“喪失父母”、“恐嚇”、“重罰”等創傷而感到害怕,出現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現象,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好轉,但成年期後,由於受到某種類似兒童時期的“創傷性刺激”,就會使被壓抑在潛意識的“童年創傷性心理反應”再現,重演童年時期的“失眠現象”。
“怕失眠”心理
許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慮”,晚上一上床就擔心睡不著,或是盡力去讓自己快入睡,結果適得其反。人的大腦皮層的高階神經活動有興奮與抑制兩個過程。白天時腦細胞處於興奮狀態。工作一天後,就需要休整,進入抑制狀態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後,又自然轉為清醒。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相互協調,交替形成周而復始的睡眠節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腦細胞的興奮過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故而就更加失眠。
自責心理
有些人因為一次過失後,感到內疚自責,在腦子裡重演過失事件,並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妥善處理。白天由於事情多,自責懊悔情緒稍輕,到夜晚則“徘徊”在自責、懊悔的幻想與興奮中,久久難眠。
期待心理
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擔心睡過頭誤事,因而常出現早醒。比如有一位“三班倒”的紡織女工,由於上大夜班***夜裡12點上班***,常於晚7時睡覺,因害怕遲到,睡得不踏實,常常只能睡上1~2小時,就被驚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晉升、職稱評定、分房結果快要公佈前,往往也處於期待興奮狀態,難以入睡。
看過的人還會看:
呵護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