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病人的護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1日
【關鍵詞】 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護理
感染性心內膜炎***IE***為微生物感染心臟內膜面,伴贅生物形成。贅生物為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血小板和纖維素團塊,內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細胞,最常累及瓣膜。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和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特徵為:①中毒症狀明顯;②病程進展迅速,數天至數週引起瓣膜破壞;③感染遷移多見;④病原體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特徵為:①中毒症狀輕;②病程數週至數月;③感染遷移少見;④病原體以草綠色鏈球菌多見,其次為腸球菌。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相對少見,本節重點介紹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1年5月~2010年12月共收治18例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齡20~60歲。
1.2 抗生素治療
為最重要的治療措施。其原則為①早期應用,在連續送3~5次血培養後即可開始治療;②充分用藥,選用殺菌性抗生素,大劑量長療程;③靜脈用藥為主;④根據血培養、致病菌藥物敏感試驗選擇藥物;⑤聯合用藥以增強療效。
2 護理
2.1 一般護理
治療期間應儘量臥床休息,保持大便通暢,勿用力,必要時應用緩瀉劑,減少栓子脫落的機會。長期高熱及貧血病人宜選用高熱量、高蛋白質、多維生素和易消化的飲食,補充發熱引起的機體消耗。心功能不全病人限制鈉鹽攝入量。
2.2 併發症的觀察和護理
***1***發熱護理 高熱患者臥床休息,注意病室的溫度和溼度適宜。可予以冰袋物理降溫,並記錄降溫後的體溫變化。出汗較多時可在衣服與面板之間墊以柔軟毛巾,便於潮溼後及時更換,增加舒適感,並防止因頻繁更衣而導致患者受涼。
***2***栓塞 心臟超聲可見巨大贅生物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防止贅生物脫落。觀察患者有無栓塞徵象,重點觀察瞳孔、神志、肢體活動及面板溫度等。
當患者突然出現胸痛、氣急、發紺和咯血等症狀,要考慮肺栓塞的可能;出現腰痛、血尿等考慮腎栓塞的可能;當患者出現神志和精神改變、失語、吞嚥困難、肢體功能障礙、瞳孔大小不對稱,甚至抽搐或昏迷徵象時,警惕腦血管栓塞的可能;當出現肢體突發劇烈疼痛,區域性面板溫度下降,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要考慮外周動脈栓塞的可能。出現可疑徵象,應及時報告醫生並協助處理。
2.3 對症護理
2.3.1 發熱護理 高熱病人應臥床休息,給予物理降溫如冰袋、溫水擦浴等。病人出汗多時可在衣服與面板之間襯以柔軟毛巾,便於潮溼後及時更換,以增加舒適感,並防止病人因頻繁更衣而受涼。
2.3.2 預防栓塞護理 ①評估心臟雜音,如雜音的部位、強度、性質有元改變,新雜音的出現。雜音性質的改變多與贅生物導致瓣膜破損、穿孔或腱索斷裂有關。②觀察有無腦、腎、脾、肺、冠狀動脈、腸繫膜動脈栓塞的表現。③閱讀超聲心動圖報告,注意有無贅生物、瓣膜病變***如瓣膜關閉不全、瓣膜穿孔、腱索斷裂等***。一旦病人出現可疑徵象應立即報告醫生並協助處理。
2.4 用藥護理
2.4.1 遵醫囑嚴格按時、按量給藥,以確保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抗生素藥物現配現用,並觀察用藥效果。
2.4.2 青黴素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協同作用,但不能混合靜脈注射,以防因相互作用致藥效降低。長期大量應用殺菌抗生素,易致二重感染,應注意觀察有無腹瀉等腸道菌群失調的症狀,定期複查肝、腎功能。
2.4.3 應注意保護血管,有條件應使用靜脈留置針,避免多次穿刺而增加病人的痛苦。注意觀察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和毒性反應,及時報告醫師。
3 討論
囑病人平時注意防寒保暖,少去公共場所,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面板清潔,及時處理感染病灶,勿擠壓痤瘡、癤、癰等感染病灶,減少病原體入侵的機會。認識該病堅持大劑量、全療程、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的重要性,千萬不要擅自停藥,以免出現不能挽回的後果。並告訴病人用藥後的反應,如降溫藥和抗生素對胃腸道的刺激,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最好飯後服用。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帶來真菌感染,可讓病人經常檢查自己口腔的頰部及舌面,觀察是否有白色斑塊的存在,如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就診。
本病預後取決於病原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治療是否及時、瓣膜損害程度、病前心腎功能狀況,以及患者年齡、手術時機與治療條件和併發症的嚴重程度。未治療的急性患者幾乎均在4周內死亡,亞急性者的自然病史一般≥6個月。死亡原因為心力衰竭、腎衰竭、栓塞、細菌性動脈瘤破裂或嚴重感染。大多數患者可獲得細菌學治癒,但近期和遠期病死率仍較高,治癒後的5年存活率僅為60%~70%,10%在治療後數月或數年內再次發病。
參 考 文 獻
[1]楊凱,周達新.感染性心內膜炎176例臨床分析.上海醫藥,2009年第02期.
[2]王世英,施海燕.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1例搶救的護理體會. 解放軍護理雜誌,2003年20卷 第12期.
拔牙病人的護理體會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護理
感染性心內膜炎***IE***為微生物感染心臟內膜面,伴贅生物形成。贅生物為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血小板和纖維素團塊,內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細胞,最常累及瓣膜。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和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特徵為:①中毒症狀明顯;②病程進展迅速,數天至數週引起瓣膜破壞;③感染遷移多見;④病原體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特徵為:①中毒症狀輕;②病程數週至數月;③感染遷移少見;④病原體以草綠色鏈球菌多見,其次為腸球菌。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相對少見,本節重點介紹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1年5月~2010年12月共收治18例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齡20~60歲。
1.2 抗生素治療
2 護理
2.1 一般護理
治療期間應儘量臥床休息,保持大便通暢,勿用力,必要時應用緩瀉劑,減少栓子脫落的機會。長期高熱及貧血病人宜選用高熱量、高蛋白質、多維生素和易消化的飲食,補充發熱引起的機體消耗。心功能不全病人限制鈉鹽攝入量。
2.2 併發症的觀察和護理
***1***發熱護理 高熱患者臥床休息,注意病室的溫度和溼度適宜。可予以冰袋物理降溫,並記錄降溫後的體溫變化。出汗較多時可在衣服與面板之間墊以柔軟毛巾,便於潮溼後及時更換,增加舒適感,並防止因頻繁更衣而導致患者受涼。
***2***栓塞 心臟超聲可見巨大贅生物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防止贅生物脫落。觀察患者有無栓塞徵象,重點觀察瞳孔、神志、肢體活動及面板溫度等。
當患者突然出現胸痛、氣急、發紺和咯血等症狀,要考慮肺栓塞的可能;出現腰痛、血尿等考慮腎栓塞的可能;當患者出現神志和精神改變、失語、吞嚥困難、肢體功能障礙、瞳孔大小不對稱,甚至抽搐或昏迷徵象時,警惕腦血管栓塞的可能;當出現肢體突發劇烈疼痛,區域性面板溫度下降,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要考慮外周動脈栓塞的可能。出現可疑徵象,應及時報告醫生並協助處理。
2.3 對症護理
2.3.1 發熱護理 高熱病人應臥床休息,給予物理降溫如冰袋、溫水擦浴等。病人出汗多時可在衣服與面板之間襯以柔軟毛巾,便於潮溼後及時更換,以增加舒適感,並防止病人因頻繁更衣而受涼。
2.3.2 預防栓塞護理 ①評估心臟雜音,如雜音的部位、強度、性質有元改變,新雜音的出現。雜音性質的改變多與贅生物導致瓣膜破損、穿孔或腱索斷裂有關。②觀察有無腦、腎、脾、肺、冠狀動脈、腸繫膜動脈栓塞的表現。③閱讀超聲心動圖報告,注意有無贅生物、瓣膜病變***如瓣膜關閉不全、瓣膜穿孔、腱索斷裂等***。一旦病人出現可疑徵象應立即報告醫生並協助處理。
2.4 用藥護理
2.4.1 遵醫囑嚴格按時、按量給藥,以確保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抗生素藥物現配現用,並觀察用藥效果。
2.4.2 青黴素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協同作用,但不能混合靜脈注射,以防因相互作用致藥效降低。長期大量應用殺菌抗生素,易致二重感染,應注意觀察有無腹瀉等腸道菌群失調的症狀,定期複查肝、腎功能。
2.4.3 應注意保護血管,有條件應使用靜脈留置針,避免多次穿刺而增加病人的痛苦。注意觀察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和毒性反應,及時報告醫師。
3 討論
囑病人平時注意防寒保暖,少去公共場所,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面板清潔,及時處理感染病灶,勿擠壓痤瘡、癤、癰等感染病灶,減少病原體入侵的機會。認識該病堅持大劑量、全療程、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的重要性,千萬不要擅自停藥,以免出現不能挽回的後果。並告訴病人用藥後的反應,如降溫藥和抗生素對胃腸道的刺激,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最好飯後服用。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帶來真菌感染,可讓病人經常檢查自己口腔的頰部及舌面,觀察是否有白色斑塊的存在,如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就診。
本病預後取決於病原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治療是否及時、瓣膜損害程度、病前心腎功能狀況,以及患者年齡、手術時機與治療條件和併發症的嚴重程度。未治療的急性患者幾乎均在4周內死亡,亞急性者的自然病史一般≥6個月。死亡原因為心力衰竭、腎衰竭、栓塞、細菌性動脈瘤破裂或嚴重感染。大多數患者可獲得細菌學治癒,但近期和遠期病死率仍較高,治癒後的5年存活率僅為60%~70%,10%在治療後數月或數年內再次發病。
參 考 文 獻
[1]楊凱,周達新.感染性心內膜炎176例臨床分析.上海醫藥,2009年第02期.
[2]王世英,施海燕.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1例搶救的護理體會. 解放軍護理雜誌,2003年20卷 第12期.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