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家長有效溝通
諮詢師在和家長溝通時,看上去成交有戲了,但是難免總會有障礙,不幸卡住了;家長告訴你,暫時還不能立刻做出答覆。用一個你聽了幾百遍的理由來打發你,“我還要回去商量一下,到時再答覆你。”不幸的是,面對這樣的理由,你毫無辦法,這真的很令人沮喪,你覺得自己表現完美,就快登上山頂,結果忽然便墜入了谷底。面對家長已經上門諮詢確遲遲不肯繳費,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1、優化你的說辭
你可能認為你諮詢的說辭無懈可擊,但有時你忽略了一些細節,恰恰就是這些細節最容易引發問題。同樣的說辭你可能已經說了無數次了,你應該留意過程中聽到的家長的一些異議,以及這些異議在諮詢過程中什麼時間會出現——有些觀點你表達的過於模糊,有些可能有負面效應。
清理所有的障礙物,確保家長抗拒的最小化。多一點科學分析的態度來對待你的諮詢說辭,這樣可以幫你打消客戶遲疑並強化你的觀點。
製作一份列印的常見的問題清單FAQ,這將在家長需要或與同事討論時非常有幫助。
2、掌握節奏
沒有人喜歡過於強迫的銷售,如果你經常遇到家長停滯的狀態,有可能是你太過急於促成家長繳費了。或者你並沒有把你的優勢陳述清楚,略過了一些細節,或是在沒有達成共識的時候繼續堅持把諮詢推動到下一階段。
你需要卸下一些壓力,掌控對話的節奏,確保你在諮詢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能得到家長的認可,你也不希望拿家長對你的信心老冒風險。
3、診斷家長抗拒的原因
你的家長可能不知道他們的抗拒是什麼。他們只會有一絲不確定的模糊感覺,所以他們尋求重新掌控,思考什麼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通過停滯。這時你需要試探性問題來發現家長擔憂,例如:找出家長對我們產品喜歡的地方和不喜歡的地方;詢問是什麼因素阻礙了家長暫時不能購買的決定;帶領客戶考慮假設性問題——孩子在我們機構學完了,成績提高多少,您是不是決定購買我們的課程等問題。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幫你推敲家長的擔憂,消除它們,你便可以促進繳費的程序。
4、與家長產生共鳴
當然銷售停滯是讓人沮喪的,但這也是購買過程中天然的一部分。你的家長需要時間來思考,或是尋找對比機構。也有可能是擔心他給孩子報班後沒有任何效果。
如果你沒有辦法獲得家長更深入的資訊,平靜接受家長停下來的理由,這將幫你強化你與家長之間的關係,確保下一階段能創造更好的機會。
5、讓客戶行動
所以你已經榨乾了你所有銷售的技巧,但依然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家長的停滯不前。這種情況下,和家長達成明確的下一步行動非常重要,同時也把責任轉移給家長。例如,如果家長說要獲得其他人的同意,那麼就明確下次跟進的時間,儲存好學生資訊,方便後續跟進。
如果家長沒有行動,那你也可以認為家長缺乏執行力,重要是識別出當下的阻礙,並制定出新的行動計劃。
有些熱門機會未必像你想象中的熱門。作為一名諮詢師,我們時常在銷售機會管理中積累一堆停滯的機會。我們用這些“熱門"機會來迷惑自己。但事實上,這些熱門機會未必像你想像中的一般熱門——它們也許比冰還冷。家長可能已經做出決定不再購買,但他們依然拖住你,有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害怕說出“不”字。
如果你充分準備了,遊說過了,診斷過了,跟進過了,一切已經做到了最好,不要害怕放棄這些停滯的機會。這將解脫你的大量時間,你可以用來開發潛在客戶,保持銷售管道繼續前進。
每個學校,都可能會有這類老師:課程內容上的相當精彩,課控和孩子都把握的非常到位,可是偏偏和家長溝通總是有些障礙。這些老師在面對家長的各種問題,很多時候底氣不足,節節敗退,根本沒有辦法很好地堅守自己的一方土地。
這個時候,校長們就特別痛心疾首,卻又束手無策,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經驗都一股腦全部都傳授給這類老師。可是,校長們自己又實在忙得沒有時間手把手教。今兒,小編斗膽梳理了一些培訓機構一線老師都會遇到的問題及相應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校長老師。
在具體開始前,首先要讓老師們樹立服務的理念,這點很重要有木有!不管家長的潛臺詞是什麼,態度怎麼樣,期待或高或低或保守或冒進,咱們都有義務和責任幫助家長來克服眼前的困難。因為咱們是服務型行業,家長來咱們學校是來解決問題的。因此,就算家長的問題,再刁鑽、再古怪、甚至無理取鬧,咱們都得好好接著。
“我家孩子其實挺聰明的,就是懶了一點”
潛臺詞:老師,你多盯盯他吧。
簡要分析:一般能說這種話的,多數是小學生的家長。孩子們的分數差距不算特別大,家長對孩子的信心還是有的。因此,老師們要做的事情就非常簡單了。
1. 承認
首先承認孩子真的是很聰明的,給家長一種認同感,接下來你要說的東西就很容易讓她接受了。
2. 引導
告訴家長:“學習其實是為了讓孩子的人生能夠錦上添花,能夠讓他有更多選擇的一個權力。學習成績的高低決定了他日後的選擇權是多還是少。”
可以強調,初中學習的變化是非常巨大的,很多孩子由於小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到了初中,根本沒有辦法適應,成績一下子就滑下去了。這個時候,孩子很容易失去信心。而孩子喪失的,絕不僅僅是班裡的名次,更是以後人生路上選擇的一個機會。
3. 植入
慢慢給家長植入“努力非常重要”這個觀念,這點非常重要。學習過程當中,聰慧是一點,但後期努力更加重要。學習是馬拉松,一開始跑得快或慢沒有關係,但是也不能在小學拉下太多,因為小學六年是前期,初中的三年是中期。因此,孩子在小學時期還是要努力趕過別人。
基本這樣一來,家長會覺得你講的話特別中肯,特別能夠接受,那以後咱們想要突破問題,就不會有太大的障礙。
“我平時不怎麼管他學習的”
潛臺詞:老師,我不怎麼了解他,也不怎麼清楚應該怎麼做,所以你不要指望我能替你做什麼。
簡要分析:這類家長,多數是工作比較忙的,自己的事太多。
1. 熟悉
先打感情牌,拉近距離。“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愛孩子最直接方式就是在他需要陪伴的時候,多陪陪他,以後就是想陪就陪不到了。
2. 指責
潛移默化調整家長的想法後,委婉指責家長不對的地方。一個人事業再怎麼成功,孩子沒教育好,也很難有真正成就感。“時間其實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還是有的”,魯迅先生的這句話可以送給這類家長。24小時,總有陪伴孩子的時間,至少咱們可以把刷朋友圈、微信或微博的時間相對減少一些。
3. 調整
讓家長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然後幫助家長一起找到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法,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
舉個例子
我原先有個學生的爸爸,是無錫建行的一個副行長。大家可以想象他工作真的是特別忙,確實沒有時間管孩子。小學的時候,這個孩子還能靠著聰明才智,有一個很不錯的成績。可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的態度真的是非常存在問題:課後不鞏固、不復習,作業不認真完成,完全是敷衍了事。
很自然,這樣的孩子,上了初中肯定就有問題,而且會越來越嚴重,越來越明顯。我慢慢引導後,這孩子的爸爸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從工作之餘,每天擠出時間親自陪孩子寫作業,讓他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之後,各科老師都發現孩子的學習態度有很大變化。
“我小時候都沒那麼麻煩,怎麼他學起來這麼費勁呢?”
潛臺詞:其實我的基因還是非常優秀的,但是現在的孩子學得東西太多了!太雜了!太難了!哎!
簡要分析:其實這類家長心裡也特別清楚,世界是不停發展的,當然學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了,他其實更多是在求贊同。
其實家長說這個話的時候,我是最歡喜的了,因為這是和家長拉近距離的最好時機。老師們不要怕,不要慌,聊聊咱們的小時候,哪怕你和家長確實是有一定年齡差距,可是網上有很多關於70後、80後的回憶,那你總可以借鑑一下。挑一些共性的東西說說,拉進一下距離和關係,方便以後咱們的工作。
我經常會和家長說玩笑話,“咱們小時候呢,很簡單因為那會兒一塊錢能買一堆零食呢。”
1. 對比
和家長一起對比。對比的是什麼呢?對比的是咱們小時候和孩子們的現在,讓家長切實明白差距在哪裡。
2. 遊說
遊說家長,從而帶動家長配合咱們的工作。
“我的孩子不聽我的話,只聽老師的,老師你跟他講吧!”
潛臺詞:老師,這個孩子全部都交給你了哦。
簡要分析:說這種話的家長,一般都是高年級的家長,最起碼是六年級了。
1. 否認
一聽到這個問題,首先就是否定家長的這個觀點。這類家長的孩子長大了,開始進入了青春期。這個年紀的孩子,同齡人的話更加容易接受。而家長和老師其實都不是同齡人,因此不論是是家長還是老師的話,孩子都很難接受。
如果是一個小學二、三年級的家長說這話,請老師一定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嚴肅告訴家長,二、三年級學習才剛開始,你說的他都不聽,那麼再長大一點豈不是要鬧翻天了。
接著,給家長分析,出現這種狀況通常有2個原因:要麼平時家長太過縱容,要麼平時孩子沒有承擔過相應的責任。這個年齡的孩子,其實不是不聽家長的,只是他很瞭解家長。孩子知道家長的底線在哪裡,知道家長能容忍哪些所謂的小毛病。
而反過來,為什麼孩子會聽老師的話?一是因為老師這個身份,這是咱們不能否認的。第二個是因為我們和孩子一個星期才見一次面,他很有可能會敷衍老師。
2. 幫助
否認歸否認,還是要給予家長幫助。我一般會先告訴家長,我會先跟孩子聊聊天,會跟他分析利弊問題,但是孩子聽我的也是比較有限。由於還是和家長相處的時間比較多,因此還是希望家長能夠跟你一起好好聊聊孩子學習這個問題,互幫互助。
“怎麼補了這麼久,一點效果都沒有呀?”
這就沒有潛臺詞了,家長提出這種問題的時候,就真切表明了他強烈的不滿情緒。
簡要分析:家長問這個問題,多數情況是孩子考試不理想,或是家長被學校老師叫去訓話了。想來家長心情就不會好,總要找個發洩的渠道。他花了錢到咱們這兒來補課,所以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咱們。
這個時候,首先要安撫家長的情緒,然後要了解清楚狀況,做出冷靜判斷和處理,切忌不能一下子就被一棍子打蒙了。關於這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以及非常尖銳的問題,一定要記得兩個步驟,一冷靜,二回擊。
1. 冷靜安撫家長的情緒
2. 回擊
當家長情緒緩和下來後,要懇切詢問家長原因,然後再一起考慮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如何與家長有效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