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修班學習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5日

  十天來沐浴著北大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薰陶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之中,感受北大這座中國最具精神魅力和學府氣質的百年名校,能在北大研修班學習,分享心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作為一名剛加入教師行列兩年的新教師,非常有幸踏入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參與研修。北大研修,是一場非同凡響的教育盛宴,聽了聞名全國的名師們的講座,深深受到感觸,也深深感受到北大濃厚的文化氛圍與人文特色!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裡曾描述:教師的外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教師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北大附中校長趙鈺琳教授的低調務實,吳昌順校長的批判精神,華應龍教授的融錯見解,張思明教師的終身學習,趙希斌教授的幽默風趣,孫慶均教授的智慧開發……一場場精彩紛呈的講座,充分展現了名師們的大家風範,還有博大精深的學術造詣和樂觀寬容的人生態度,讓人感覺猶如春風拂面,清新悅目,讓人盡情享受心靈豐收的愉悅!

  教師是一種知識轉化與智慧增值的職業,是一種心靈浸潤於人性化育的職業。在面對職業生涯初始階段的種種困惑與憂慮,北大研修,無疑給予我一次精神餵養和隱形引導。何為優秀教師,何為專業化成長,何為有效教學,何為最好的教育,何為教師的幸福生活……讓我更深層次地領略教育的深度內涵,選擇性地反思自身的教育現況,在此願同大家分享、共勉。

  1***我所知

  優秀教師和普通教師的最大區別在於優秀教師聚集了知識魅力和人格魅力兩者,即優秀教師=知識魅力+人格魅力。正如曹志祥副主任所說:一名優秀教師,應在“術、器、道”這三方面上有所建樹。術,指有一定的思想觀點,對教育有一定理解與看法;器,指教學有一定的方法;道,更高層次的追求,指研究教學規律。一位教師要想做到跳出學科,跳出教育,更好地上臺階,必須使個人獲得發展,從教學新手到專家型的教師,其間有一個專業成熟的過程,而教師進行的“教育探索”是達成專業成熟的重要途徑。做到專業成熟,教師應培養專業眼光、專業品質、專業技能,先探索教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後開展基於以課堂教學為陣地的教學敘事研究,逐步成為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而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任何一種追求狀態,都是一個積攢的過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貴于堅持,拒於惰性,不能急功近利,只單純停留在‘術’方面的追求。

  2***我所悟

  非常贊同一句話:自己給自己的舞臺有多大,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人只有積極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實踐中創造人生,才會活得有意義、有智慧、有尊嚴、有深層次的快樂和幸福。無意義的工作只會孵化出無意義的人。同樣,今天教師生活的無意義,很大程度上緣於教育教學工作的呆板僵化。場景在變,學生在變,可內容形式不變,用同樣的方法,教同樣的內容,接受同樣的考試,被同樣的標準評價,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重複不老的“旋律”。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內容、新特徵、新細節,才能感受教育工作的真正意義,享受教育的快樂與幸福。教育是一個創新的天地。思考學生的個性,分析教學內容與組織方式,考慮學習方法與教學策略,在生活中反思這些內容,會發現這裡有收穫和發現,有歡樂和痛苦,是積累而不是重複。教師生活因為研究而不斷豐富起來,教育的幸福因為創造而獲得意義。

  3***我所思

  教師存有“反思之心”,就會發現自身的不足,就會有所求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教師不斷反思,給自己更多的積極的心理暗示,那教師必然沉澱無比深厚的教育智慧。而學生是成就名師的最好專家,而教師的反思促進了這一過程的實現。教師需行走在有效的課堂管理和科學化的班級管理之路上,且行且吟。領略了在教學一線的名師們的教育思想蘊含後,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職業生涯:1***如何突破自己的教學領域,如何拓展自己的教學上升空間,如何突破教學停滯瓶頸;2***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出學科特色;3***如何克服浮躁之心,享受職業幸福。在沒有聽名師們的講座以前,總覺得為人師表就是授業解惑,要不斷地充分完善自我,努力提高專業化水平,卻沒想到做一名好老師,就得有厚實的專業知識和高尚的師德修養,還要有一顆愛心,善待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要健康快樂地成長,還有教師的專業成長會和自己的幸福人生密不可分——原來,教師的專業成長源自於教師的幸福人生。從名師們身上,有太多的亮點值得我學習。例如趙鈺琳校長的成功論:成功=知識+見識+膽識;已經退離教育第一線多年,卻對教育發展動向仍瞭如指掌的吳昌順校長,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地將有教學研究價值的報紙剪下貼上在筆記上,一年一本,收藏至今筆記本堆起有幾米高;華應龍老師的融錯論;名師張思明老師,自學成才,十七年堅持不懈地研究數學建模,堅持終身學習,他的事蹟讓我明白:教育需要等待,教育需要堅持,教育需要用心;趙希斌教授大膽剖析,勇於揭露自身短處,從追‘功’到淡泊明志的歷程,讓我感受到名師的風範與個人修養;馬健教授的“教師幸福論”,更是春風化雨,綿綿不息。

  4***我多求

  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由自己的行為所鑄造,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因此一個人的行為與行動至關重要。一個不斷追求進步的人,是一個善於對自己提出要求的人,我的所求如下:一、做一個‘四心之人’,即用心,恆心,細心,留心;二、堅持學習,發展個性,揚長為主;三、做一個有幸福感的老師。吸取他人精粹,發展已有之長,保持持續動力,達到以下目標:一、完善自身知識體系結構;二、形成自身教學風格;三、形成學科特色,打造科技基地品牌;四、終身學習。目前,作為一名新教師,自身確實存在很多不足,但每個人的能量都是無限的,在反思的基礎上,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必會在教師生涯中做出自己,成就自己!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從自己的課堂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篇2

  初夏的五月,天空是淡藍色的,溫和的陽光灑在身上,暖在心裡,我懷著無比的激動與憧憬,走進了北大校園,參加我局組織的第四期北京大學公共管理高階研修班的學習。能成為北大燕園研修班的一名學員,我深感榮幸。通過短短一週的學習,收穫頗豐,受益匪淺。

  收穫一: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思想和精神得到了昇華。

  跨進北大的校門,耳濡目染了未名湖畔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術氛圍。這裡有百年的思想文化積澱,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養人才、造福社會的治學思想。名校大師們的言傳身教,博雅塔下一流的專家學者,為我開啟了一道感悟之門。課堂上教授們淵博的學識,旁徵博引的教學方法,幽默風趣的精彩講解,教學內容的豐富多彩,簡直就是一盤享用不盡的文化大餐,使我在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禮,在知識上得到了一次強勁的“充電”。 他們廣博的知識、活躍的思維、獨到的見解,使我逐漸構築起了一個新的知識框架,特別是對當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分析、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析、社會管理與體制創新、管理心理學以及對自我的正確認知等理論知識的學習,使自己茅塞頓開,對以前一知半解的東西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找到了答案,使自身的思想和精神得到進一步昇華。

  收穫二:看到了差距,找到了不足,增強了不斷學習的自覺性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面前猶如打開了一扇窗子。透過這扇窗子,確實有天地遼闊、耳目一新的感覺。體會到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和人類思想的進步,認識到知識的更新對一個人的發展是多麼的重要。形勢逼人,不進則退,覺得自己肚子裡的墨水確實太少了,或者說掌握的知識不夠全面深入。比如:清華大學李虹教授在講解“管理心理學”課程的提問:“你知道的你所知道的佔的百分比,你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佔的百分比,你不知道的所不知道的佔的百分比各是多少”。我心裡當時在想我知道的我所知道的應該佔10%左右,其實不然,浩瀚的宇宙之大,你知道的你所知道的實在是太少。具2015年三位物理學家對天體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宇宙當中有兩種物質,明物質***眼睛所能看見的或發光的***佔4%,暗物質***眼睛所看不見的***佔23%,暗能量***不知道所不知道的***佔73%。可見一個普通人知道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實在是太少太少,能在1%左右就不錯了。在以往的工作中,自己總以為只要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就可以應付日常工作,往往忽略了知識的更新,尤其是理論知識的更新。多數是需要什麼才學什麼,而且有時藉口工作忙而把書本拋在腦後,並沒有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深深體會到,以前知識的匱乏和膚淺因此,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時間是靠擠出來的,只要合理安排好工作,每天抽出一定時間系統地看點書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若平時不注意知識的積累,就會“書到用時方恨少”。 由此,使自己再一次領悟到“活到老,學到老”的深刻內涵。認識到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在學習當中不斷積累新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掌握並運用科學的方法,正確地分析解決問題,以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收穫三:掌握方法,學以致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週的學習,我們學到的與其說是豐富的知識和開闊的視野,不如說是一些先進的理念或是思考問題的方法。老師為我們開啟的是一扇知識和思考的大門,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掌握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勤于思考,善於思考,把所學到的知識真正應用於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自己作為一名鄉鎮財政管理工作者,面對的是基層和普通老百姓,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將服務融入到社會管理層次,做好政策、服務的傳遞,好事要做好,時時處處站在群眾的角度去考慮和看待問題,要想方設法替百姓排憂解難,為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涪陵儘自己微薄之力。

  篇3

  帶著教徒般的虔誠,枯木逢春般的渴望,來到魂牽夢繞的北京大學“朝拜”。十天來沐浴著北大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薰陶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之中,感受北大這座中國最具精神魅力和學府氣質的百年名校。十天來重溫“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職業要求,砥礪德業;體味“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先訓,改變精神結構。十天來我開闊了眼界,增強了自信,看到了不足,必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管理中踐行北大“既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的行事作風。

  北京大學特點之一便是“老”。北大的歷史是從1898年京師大學堂的建立算起。但究其淵源,則可以上溯到古代的太學、國子監。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

  每天六小時正課,每天一個蹭課***蹭講座、演講,蹭社團活動,蹭演出,蹭圖書館等***,每天一小時北大遊,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我感受最深的是北大敢為天下先,銳意創新之精神。北大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中心,“五四”運動發祥地,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與科學思想的最初基地;也是中國推進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還是“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吶喊者和行動者,又是“小平您好”的高擎者和“承五四青年報國志,做科教興國棟樑材”的倡導者……北大人身上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責任與創新特質。

  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表面上只拿到一張培訓結業證,但這段經歷足讓我銘記終身,激情燃燒一輩子。我會自豪的說:我曾是北大人,北大的每一棵樹,每一條路,每一塊碑,每一棟樓既蘊含著歷史的滄桑、文化的久遠,又凝結著我這個後來人的感情與寄託。博雅塔雄健挺拔,體現著北大人自強不息的陽剛之氣;未名湖柔波盪漾,象徵著北大厚德載物的陰柔之美。能在這裡讀書、做學問,真的是一種享受。

  和其它高校一樣,為改善學生住宿、生活條件,北大校園部分建築滾動拆遷、維護,舊貌換新顏,但“整舊如舊”的建築風格不會變,“既金玉其外,又金玉其中”的追求不會變,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不會變。

  從略顯寒意的早晨到燈光四射的夜晚,網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溜冰等場所身影矯健;週末舞會、“百團大戰”***社團活動豐富多彩***、圖書館k歌高手雲集,北大學子正從另一面展現他們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的愛好情趣,鍛鍊他們的身體心理。

  北京大學是一塊神聖的土地。百餘年來這裡成長著中國幾代最優秀的學者。 北大有400多名博導、800多名教授。

  北大教育學院為我們安排的專家及課程完全是訂單式的,精挑細選,匠心獨具。既有北大的教授、專家***主體***,又有教育部、北師大等領導、學者;課程立足管理又博採眾識,涉及教育、管理、國情、外交政策、文學、藝術、校情等多個方面。

  尚俊傑博士《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未來教育》、嶽昌君教授《當代教育改革進展》、曹志祥教授《基礎教育未來發展趨勢》等講座,立足世界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形勢以及教育資訊化、國際化等時代特徵,提出資訊科技環境下諸如翻轉課堂、遊戲教育、雲端計算等學習方式、課程模式的再造;指明中外教育發展的變化和階段性特徵,中國教育發展的方向、任務和教師成長的規律,可謂高屋建瓴、高瞻遠矚。

  王新超教授《校園的高效率團隊建設》、李志軍教授《領導方式的哲學思考》、丁延慶教授《教育經濟學研究對學校管理的啟示》等講座圍繞高效和諧管理團隊建設,提出管理創造生產力的思想,通過古今中外不同管理方式的比較,提出領導幹部既要注重做事的思維方法,又要注重做人的人際智慧,做智慧而又有溫情的領導幹部。

  盧曉東教授《中國國情現狀分析》、王勇教授《中國對外關係與世界格局》、李義虎教授《我國國內經濟政策和對外政策、對臺政策的思考》等講座,為我們瞭解國內外形勢及熱點、焦點問題,掌握大政方向,加強時政教育,乃至進行國際教育交流奠定了基礎。

  王餘光教授《閱讀,與經典同行》、白巍教授《相看兩不厭——中國傳統山水畫與現代人的心靈感悟》、劉小龍教授《盛世之音中國夢——中國現當代經典音樂鑑賞》、程鬱綴教授《古典詩詞鑑賞與人文素質提高》等講座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音樂、繪畫、詩詞、經典等藝術對提高鑑賞力、陶冶情智、完善人格的重要作用。這著實讓我這個藝術盲補了一課。有欣賞的心情,才有建設的動力。

  洪成文教授《中小學校領導管理創新的技術與智慧》、沈名明教授《試答“錢學森之問”——創新人才培養三項改革》的講座結合例項,展現了創新之美。錢志亮教授《生命視野中的教育管觀》從生命科學的角度讓我們重新認識到珍惜生命、熱愛學生、加強學生安全保護的重要性;也從遺傳與後天努力的角度批駁“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等錯誤口號。楊虎教授《北大風物與北大精神的傳承》從地理、歷史多角度深度剖析了北大風物與精神的關係,感受“外未名而內博雅”的北大人文精神實質。

  這些專家、學者中有以程鬱綴教授為代表的“50後”學界泰斗,更多的是活躍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風華正茂的“60後”的後學——學術帶頭人。他們講課或娓娓道來,或慷慨激昂;或引經據典,或大氣磅礴;或講解闡述,或探究答疑,但都無一例外地具有豐博的學識、閃光的才智、嚴謹認真的態度,無一例外地以精深的學術造詣和完美的人格贏得陣陣掌聲。

  李大釗曾說過:“只有學術上的成就才稱得起‘北京大學’萬萬歲的歡呼!”的確,正是北大老師的努力,造就了基礎深厚、思想活躍的優秀學生,他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促進了北大的建設和發展,可以自豪地說,富於創新精神的北大人每天都在創造新的成就。”

變態心理學學習心得
班組長學習心得體會報告
相關知識
北大研修班學習心得
北京大學研修班學習心得_北大高階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
優秀教師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
關於老師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
研修班學習心得
高階研修班學習心得
鄉鎮幹部學習市委縣委管黨幹部研討班學習心得
教師高階研修班學習個人總結
大學學習及大學選修課學習心得體會
嚴以修身專題研討會學習心得體會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