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講話
保險監管始終是與金融監管、社會保障、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的重要問題,尤其在我國保險業發展規模尚小、實力不強的今天,保險監管對於促進保險業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同志們:
今天上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剛剛結束,溫家寶和王岐山副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五年來金融業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全面部署了今後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為我們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指明瞭方向。這次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分析形勢,明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保險監管思路,部署今年保險監管工作。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關於20xx年保險監管工作
20xx年是保險市場面臨困難和挑戰較多的一年。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各類風險明顯增多。國內經濟增速緩慢回落,資本市場持續走低,金融產品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保險業務發展和風險防範面臨多重壓力。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保監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金融保險工作的戰略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轉方式、促規範、防風險、穩增長,不斷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一年來,主要抓了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非現場監管,提高風險防範能力。一是加強風險監測和預警。建立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跟蹤研究制度,密切關注利率變化和資本市場波動等外部因素可能對保險經營產生的影響,及時防範非正常退保、資金運用和償付能力等方面的風險。二是繼續實施分類監管。對風險較大的C類和D類公司,研究確定針對性的監管措施,督促公司加強風險管理。探索上下聯動的分類監管機制,將法人機構分類監管和分支機構分類監管結合起來。三是強化償付能力監管。督促保險公司加強資本管理,通過多種渠道提高償付能力水平,批准66家公司增資900億元、15家公司發行次級債600.5億元。對償付能力不達標和資本金不足的公司,通過限制規模、停批分支機構等措施督促公司進行整改。修訂《保險公司次級定期債務管理辦法》,完善資本補充機制。四是推進資訊化建設。啟用償付能力監管資訊系統,開發保險資產管理監管資訊系統,增加現有監管資訊系統的功能。針對新會計準則2號解釋全面實施後的變化,重建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和監測標準,實現統計系統的順利過渡。
二突出現場檢查重點,嚴厲打擊保險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財產險方面,重點檢查公司業務、財務資料不真實,尤其是虛列費用、虛假理賠、虛假計提準備金等違法違規問題。組織保監局開展聯動式檢查,並在加強對總公司檢查的同時,注重對分支機構開展延伸檢查。人身險方面,重點檢查銷售誤導、銀保賬外暗中支付手續費、團險業務違規和資金管控等問題。對安徽、河北兩省各主要保險分支機構開展“拉網式”檢查,選取平安人壽和陽光人壽兩家總公司進行重點檢查。中介方面,重點檢查保險公司利用中介渠道從事違法違規行為。資金運用方面,組織銀行存款專項檢查和保險資金運用新規執行情況檢查。同時,繼續推進保險業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和反保險欺詐、反洗錢工作。全年共派出2126個檢查組7883人次,對2162家次保險機構和中介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共對926家次機構和1056人次實施了2768項次行政處罰。
三加強法人機構監管,增強市場主體規範發展的自覺性。一是推進公司治理監管。通過公司治理報告、視窗指導、董事會祕書談話等方式,督促公司落實各項監管制度。二是強化保險集團監管。圍繞資本管理、資產負債管理、內部控制等關鍵環節研究制定配套制度,逐步建立保險集團監管制度體系。加強對國際保險集團監管“共同框架”的研究。三是強化法人機構責任。加強對總公司的綜合檢查。強化對總公司和高管人員的責任追究,嚴肅處理涉案責任人400多人。加強對問題公司的質詢監管,向總公司通報違法違規情況,跟蹤監督公司認真查詢原因並加以整改。要求各公司將監管部門處罰情況及有關要求向董事會和監事會報告,強化出資人對公司經營的約束。四是加強保險公司透明度監管。完善資訊披露制度,除個別公司因重組原因外,首次實現所有保險公司對外披露年度報告。
四大力推進改革創新,促進行業轉變發展方式。一是繼續推動保險公司改革。支援中國人保集團引入戰略投資者。推進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改革。支援新華人壽上市。開展商業銀行投資保險公司股權試點。探索設立自保公司和農村保險互助社。支援中小公司改革資產管理體制。二是推進產品服務創新。研究制定保險業參與新農合經辦,以及商業保險服務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繼續推動農村小額保險試點。在5個地區開展變額年金試點工作。穩步推進營銷員管理體制改革,探索設立專屬銷售公司。三是加強對行業科學發展的引導。以銀保業務為重點,繼續推進人身險結構調整。強化對產險公司經營情況、償付能力、績效考核、預算執行以及壓力測試等情況的監測,推動產險公司轉變經營理念。四是制定釋出行業“十二五”規劃。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明確了“十二五”期間保險業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
五完善監管制度機制,著力解決保險消費者反映的突出問題。一是針對車險經營中的弄虛作假問題,加快推進全國車險聯合資訊平臺建設,除西藏外,涵蓋交強險和商業車險的全國車險聯合資訊平臺基本建成。推動完善承保理賠資訊客戶自主查詢制度,將查詢範圍擴大到非車險領域,並將銷售渠道、手續費等相關資訊納入查詢內容。二是針對銀行保險和銷售誤導問題,聯合銀監會下發《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監管指引》,制定人身險業務經營規則、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規定,規範保險業務經營活動。三是針對車險“高保低賠”、“無責免賠”等產品服務問題,研究制定車險條款和費率管理辦法,從產品設計、流程控制、理賠服務等方面提出規範性要求。指導部分地區商業車險定價機制改革試點。四是針對理賠難問題,加大對保險理賠的監管力度,加強對理賠服務質量的監測曝光。車險結案率逐步提升,結案週期明顯縮短。
經過一年的努力,保險監管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保險市場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保持了平穩發展的態勢。一是保險業務發展基本穩健。20xx年全國實現保費收入1.43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617.9億元,同比增長18.5%。人身險保費收入9699.8億元,同比增長6.8%。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5.9萬億元。二是保險風險得到有效防範。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從年初的7家減少到5家,不達標公司的風險狀況逐步改善。三是治理市場秩序工作取得成效。虛假批退、虛掛應收初步遏制,虛假賠案逐步減少,銀行保險和電話銷售中的不規範現象有所好轉,意外險市場違規競爭問題得到較好控制。四是保險服務能力有所提升。20xx年保險賠款和給付3910.2億元。農業保險、養老健康保險、責任保險和出口信用保險等領域的覆蓋面不斷擴大。
20xx年,保險監管克服各種矛盾和困難,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特別是各保監局身處監管一線,承擔著監管一方保險市場的重要職責,在防範化解風險、維護市場秩序、促進行業發展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保險監管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得益於保監會歷屆領導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礎,得益於全體監管幹部的辛勤工作。在此,我代表保監會黨委向大家表示親切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
二、關於保險監管面臨的形勢
總體上看,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的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保險業也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國經濟社會蓬勃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保險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這是我們做好監管工作的有利條件。同時也要看到,近一個時期外部環境比較嚴峻,尤其是保險業長期積累的一些矛盾和問題逐步顯現,保險監管面臨很大挑戰。對此,我們要有清醒認識。
一深刻認識巨集觀經濟金融形勢對保險業的影響,進一步增強保險監管的大局意識
今年國際國內形勢可能更為複雜嚴峻。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甦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下行風險加大。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深化,正從邊緣國家向核心國家擴散,甚至會加劇銀行業危機,歐債危機的前景仍然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復甦步履維艱,歐元區經濟衰退風險增大,美國走出經濟困境面臨諸多制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通脹壓力較大,外需減弱可能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巨集觀政策選擇存在不確定性,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巨集觀調控都面臨兩難選擇,流動性過剩和市場預期低迷並存,加上投機行為盛行,隨時可能對世界經濟穩定造成衝擊。國際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大幅動盪的局面可能仍將持續。從國內看,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巨集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呈現增長較快、價格趨穩、效益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但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經濟金融等領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將通過金融市場、實體經濟和保險消費者等多種渠道,對保險業的承保、資金運用和資本補充等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增加了行業發展和風險防範的壓力與難度。
當前,保險業的發展與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聯絡日益密切,保險監管的有效性越來越取決於我們對全域性形勢的把握,取決於我們能否在更高的層次和更廣的維度上掌握保險監管工作的規律。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深刻把握巨集觀經濟和金融形勢對保險業的影響,做到“跳出保險看保險、跳出監管看監管”,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維護金融穩定的大局來謀劃保險監管工作,加強對巨集觀經濟形勢的研判,進一步提高監管工作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
二深刻認識當前保險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進一步增強保險監管的緊迫感
儘管近年來保險業保持了比較好的發展態勢,但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阻礙行業科學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容忽視,需要抓緊時間解決。
第一,行業社會形象亟待改善。一直以來,保險業聲譽不佳、形象不好的問題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三個不認同”。一是消費者不認同。理賠難、銷售誤導、推銷擾民等損害保險消費者利益的問題反映強烈,且長期以來未能得到較好解決,導致消費者對行業不信任。二是從業人員不認同。保險業基層員工壓力大,收入低,社會地位低,感覺被人瞧不起,對自身發展沒有信心。三是社會不認同。行業總體上仍停留在爭搶業務規模和市場份額的低層次競爭水平,為了攬到業務不惜弄虛作假、違法違規,在社會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這些問題正在不斷地侵蝕保險業發展的誠信基礎,嚴重損害保險行業形象,如果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很可能會引發信任危機,制約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行業發展方式急需轉型。近年來,保險業的發展基礎和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但十幾年沿襲下來的粗放發展模式卻沒有發生改變。比如,保險業發展模式仍停留在“跑馬圈地”的時代,“以保費論英雄”、“以市場份額論英雄”,一些保險公司不重視加強內部管理和產品服務創新,導致行業競爭能力較弱,發展後勁不足。有的公司甚至不惜違法違規,不顧成本效益,一味追求速度規模和市場份額。又比如,財產險業務主要靠車險,人身險業務主要靠同質化理財產品的局面已經持續多年,保險業在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嚴重不足,越來越不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保險需求。再比如,十多年來保險業一直採用的營銷員管理體制,曾經在提高保險服務效率、推動行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行體制的弊端也逐步顯現,管理粗放、大進大出、素質不高、關係不順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同時,在社會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和富餘勞動力減少的情況下,大部分營銷員收入仍然停留在上世紀末的水平。總之,當前保險業發展方式已經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跟不上外部環境的變化,迫切需要加以轉變。
第三,保險人才隊伍素質不高。整體上看,保險業進入門檻低,人員學歷低,精通保險、擅長管理的中高階人才,特別是核保、核賠、風險管理等專業型人才,以及管理、營銷、培訓等經驗型人才嚴重不足。營銷員隊伍中很大一部分只有高中學歷,很多是下崗再就業人員,能力和素質不能適應現代保險業發展的要求,與銀行、證券等其他金融行業相比更是有較大差距。保險公司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習慣於“挖角”,對人才使用有餘、培育不足。有的公司在籌建分支機構時,因為找不到符合監管要求的管理人員而不得不終止籌建。保險公司在人員管理上忽視制度約束和品德考察,在人員任用上片面追求業績導向,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在高薪高職的誘惑下,部分高管人員與業務骨幹缺乏長遠職業規劃,在保險公司之間頻繁跳槽,拉高了經營成本,敗壞了行業風氣。
第四,保險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保險業發展。特別是2006年國務院23號檔案釋出以來,全社會對保險的認識不斷加深,各級政府也越來越重視發揮保險業的作用。但隨著保險業的快速發展,外部環境不適應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在法律環境方面,部分業務領域的法律不健全,比如,農業保險缺乏專門的法律制度。農業保險巨災風險準備金制度還沒有建立,農業保險執行存在較大風險隱患。交強險虧損的問題日益突出,制度設計需要調整。在政策環境方面,商業健康保險、養老保險等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業務領域缺乏相應的財稅政策支援,業務發展存在政策瓶頸。國家政策支援的巨災保險體系還沒有建立,自然災害風險分散轉移和補償救助機制缺失。在社會環境方面,社會公眾的保險意識和風險意識有待加強,一些政府部門通過保險這種市場化手段進行風險管理的觀念還沒有真正樹立,保險知識普及和風險教育的任務比較重。
在看到這些長期性問題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近一個時期由於嚴峻的外部經濟金融形勢和行業自身的問題共同作用,行業發展面臨的困難驟然加大,給監管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20xx年,保險業的形勢已經十分困難,業務增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保險投資年化收益率僅為3.6%,一些壽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較年初下降60個百分點以上。在嚴峻的外部形勢下,20xx年保險行業和保險監管面臨比20xx年更大的挑戰。一是穩健發展的難度更大。受內外部因素影響,行業面臨業務增速下滑、償付能力下降、投資收益下行、經營效益下挫的巨大壓力。二是風險防範的要求更高。20xx年行業整體償付能力大幅下降,資本緩衝空間和風險吸收能力明顯縮小,行業承受內外部衝擊的能力顯著削弱。預計今年分紅保險產品的分紅水平較低,可能誘發集中退保問題。同時,案件風險處於高發期,需要採取有力的措施進行治理。三是規範市場的任務更重。人身險公司在發展困難的情況下,公司經營的迴旋餘地下降,各種違法違規經營和侵害保險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可能高發多發。財產險公司在承保盈利比較好的情況下,違規支付手續費、商業賄賂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可能再度抬頭。
三深刻認識保險監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一步增強保險監管的有效性
這些年,保險監管從無到有,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相對於不斷變化的外部形勢和行業快速發展的實際,仍存在很大差距。保險監管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監管水平與行業科學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監管定位模糊。部分幹部對監管和發展關係的認識仍有誤區,長期形成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沒有及時調整到位。既存在干涉保險市場微觀執行的現象,也存在對保險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視而不見的問題,監管缺位、錯位和越位的情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把促發展當作抓發展,習慣於給公司搞排名、下指標、派任務;有的擔心加強監管會阻礙發展,在具體監管上畏首畏尾;有的把監管與主管混為一談,過多地站在保險公司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保護保險消費者的意識沒有牢固樹立。
二是監管規章制度不健全。一些領域存在制度真空,比如市場退出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保護保險消費者利益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制度。一些制度與行業實際存在脫節的現象,比如保險費率市場化的問題,傳統壽險還在沿用2.5%的預定利率,車險還在使用行業統一條款。保險機構和從業人員的准入標準,仍然停留在保險市場發育初期的水平。
三是監管標準化建設不足。行政處罰的自由裁量權沒有得到有效約束和規範,各保監局實施行政處罰時隨意性比較大,罰與不罰的標準不統一,罰輕罰重的標準不統一,罰多罰少的標準不統一。行政許可的彈性較大,行政許可申請事項的受理標準、審批標準把握不一,差距懸殊。監管的執行力不強,部分領域和部分地區保險監管失之於軟、失之於寬,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監管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理順,會機關有的部門之間職能交叉重複,存在多頭監管或監管真空的問題,會機關和派出機構未能很好地形成工作合力,工作的協調一致性有待加強。
四是監管資訊化水平不高。資訊化投入不足,資訊化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統一的保險資訊平臺還沒有建立,不同系統之間割裂,還沒有實現資訊的無縫對接。已有的資訊系統應用水平參差不齊。系統的維護沒有各司其職。資訊化支援和服務監管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五是監管人員素質不適應。相當部分的監管幹部,缺乏保險工作經歷或沒有監督檢查工作經歷。大部分監管幹部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專業培訓,國際化的培訓幾乎沒有。部分監管幹部存在業務不熟、專業不強、經驗不夠、處理複雜情況能力不足的問題。
總體上看,保險監管面臨的形勢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強調外部的壓力和自身的問題,不是無視機遇、畏難悲觀,更不是否定成績、妄自菲薄,而是要客觀冷靜、正視困難,堅持把它作為加強監管、推進改革、謀劃發展的重要依據。在充滿挑戰的今天,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牢固樹立憂患意識,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考慮得更周全一些,防止由於對形勢的估計不足和準備不夠而陷於被動。同時,要堅定信心,注重從變化的形勢中捕捉和把握髮展機遇,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使保險監管與保險市場的發展階段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適應。
三、關於保險監管的基本思路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保險監管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關於金融保險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抓服務、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護保險消費者利益為目的,以防範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為重點,著力強化和改進保險監管,著力提升保險服務質量和水平,著力改善保險行業形象,著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保險業又好又快發展。
抓服務。這是監管為民的重要體現。服務薄弱,已成為當前保險行業中社會最關注、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保險服務存在的諸多問題,既有保險公司發展理念落後和經營管理粗放的原因,也有保險監管不到位和引導約束不夠的問題。加強和改進保險服務,責任在保險公司,也在保險監管。保險監管抓服務,就是要抓服務質量,促進保險服務水平提升;抓服務創新,不斷拓寬服務渠道,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手段;抓服務領域,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功能,注重服務領域的延伸、拓展和深化,積極構建普惠型保險服務體系,努力做到讓黨和政府滿意,讓全社會和廣大消費者滿意。一是服務經濟社會大局。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正確把握行業發展方向,積極發揮保險功能作用,引導保險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圍繞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管理創新,大力發展關係國計民生的保險業務,努力提高保險業對經濟社會的保障能力、對經濟發展的支援能力和對社會管理的參與能力。二是服務保險消費者。根據人民群眾多層次的保險需求,加大保險產品服務的創新力度,加大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力度,加大銷售誤導和理賠難問題解決的力度,推動保險機構提供多樣化保險產品和高質量的保險服務,讓保險業改革發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三是寓監管於服務之中。只有服務到位,才能監管到位。要增強監管的服務意識,努力幫助消費者和保險機構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鼓勵和引導保險機構為經濟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在服務中體現監督和管理。
嚴監管。這是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的現實需要。我國實行專業化保險監管的時間不長,監管的整體水平不高,影響了監管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不利於保險市場的規範執行。嚴監管,就是監管工作要“嚴”字當頭。一是監管制度設計要嚴密。要把國際金融監管經驗與我國保險市場實際相結合,建立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保險監管體系。要把科學的規範標準和先進的技術手段引入到保險監管中,加快推進監管的法制化、標準化、資訊化和國際化,切實提高保險監管效能。二是執行制度要嚴格。要增強監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強化執行,確保監管的各項政策措施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確保監管的各項制度規定切實發揮效力。要嚴格按制度辦事、按規矩辦事,統一監管尺度,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三是違規處罰要嚴厲。要切實加大檢查處罰的力度和強度,對保險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決不姑息,對破壞行業整體形象和損害行業整體利益的行為決不坐視,對侵害保險消費者利益的行為決不容忍。
防風險。這是保險監管的永恆主題。保險風險具有長期性、複雜性和隱蔽性的特點。在保險市場與經濟社會聯絡日趨緊密、與國際國內金融市場互動日趨深入的情況下,保險業面臨的風險因素更加複雜,保險監管防範風險的任務更加艱鉅。國際上一些保險機構破產倒閉的案例,也為防範保險風險提供了深刻的風險警示和風險教育。防風險,要注重三個方面。一是要健全風險預警的網線。盯緊風險源頭,積極關注產品定價風險、操作風險和風險敞口的預測研判,做好壓力測試;嚴查風險苗頭,及時發現並跟蹤市場的風險點和變化趨勢,制定和調整應對措施;要根據經營機構、業務領域和發展區域的差異性,從償付能力、公司治理、市場執行等方面著手,運用現金流測試和情景模擬等方法,督促保險機構加強全面風險管理,構建條塊結合、廣泛覆蓋的保險安全網。二是要築牢風險防範的防線。要始終繃緊風險防範這根弦,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對保險風險狀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要完善風險防範的制度機制,建立系統的保險風險指標體系,對保險風險實行量化評估和指標約束,築牢風險防範的制度防線。要改進風險防範的技術手段,用現代科技手段監測、識別、控制和化解風險,築牢風險防範的工作防線。三是要守住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監管工作必須做到守土有責,要增強對風險的敏感性和洞察力,防範風險的積累和矛盾的激化,防範風險的跨行業、跨區域、跨國境傳遞。對可能出現的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和影響社會穩定的群體性事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促發展。這是監管的題中之義。國際金融保險監管都把培育良好的金融市場、提高行業的競爭力作為監管的重要職責之一。我國保險市場是一個新興市場,發展是第一要務,沒有發展,就談不上監管。監管促進發展,不是代替市場主體作決策、搞經營,而是通過監管措施規範市場行為,淨化保險市場環境,促進行業公平競爭、有序發展,促進行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發展質量提升。一是改革創新促發展。繼續深化以公司治理、保險營銷和價格機制為重點的保險改革,切實發揮市場在配置保險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鼓勵和支援保險體制機制創新、經營管理創新和產品服務創新,著力建設創新型行業,不斷增強保險業發展活力。二是政策支援促發展。加大政策協調力度,積極爭取適當的財政和稅收政策支援,發揮政策撬動的槓桿效應,促進農業保險、巨災保險、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等重點業務領域發展。三是營造環境促發展。加強對保險市場執行的監管,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的行為,營造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保險宣傳,強化社會監督,營造健康和諧的輿論環境。
按照“抓服務、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的基本思路,通過幾年的努力,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我國保險業的發展、監管和服務邁上一個新臺階,加快推進由新興保險大國向世界保險強國轉變。主要目標是:
——保險監管體系更加完善。堅持中國特色與國際規則相結合,完善償付能力、公司治理、市場行為三支柱監管框架,形成系統科學、國際接軌的保險監管制度體系。堅持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相結合,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形成門類齊全、科學適用的保險監管標準和行業評價指標體系。堅持人才興業戰略,加強監管幹部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業務精通、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保險監管人才隊伍。
——保險行業形象明顯改善。銷售誤導和理賠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保險消費投訴處理和保護制度進一步健全,保險消費者利益得到切實保護。保險信用體系初步建立,誠信評估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日益完善,誠信經營和誠信服務成為保險企業及從業人員的自覺行動,社會各界對保險的認可度和滿意度顯著提高。保險行業文化建設穩步推進,體現保險核心價值理念的保險文化初步形成。
——風險防範能力顯著增強。保險監管識別、預警和防範風險的機制進一步完善,動態償付能力監管體系進一步健全,市場退出機制基本建立,高效的風險預警防範體系和風險防範長效機制基本形成。保險公司治理結構和內控機制不斷健全,資本補充機制逐步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基本建立。保險業資本實力明顯增強,償付能力整體充足,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得到有效防範。
——市場執行質量不斷提高。保險機構違法違規行為明顯減少,市場競爭不規範的問題得到基本治理,保險市場秩序實現根本性好轉。大型保險集團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中小型保險公司穩健發展,專業性保險公司初步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主體多元化、競爭差異化、執行規範化的保險市場格局基本形成。
——綜合服務水平大幅提升。保險對經濟社會的貢獻度顯著提高,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逐步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靠近。保險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保險業成為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柱,成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社會管理體系的重要參與者。保險產品種類和服務形式更加豐富,保險真正走進千家萬戶,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肯定,實現了上述目標,中國的保險市場必將更加具有競爭力,保險服務必將惠及更廣大人民群眾,具有中國特色的保險業必將煥發出更大的生機與活力。
四、關於20xx年的保險監管工作
20xx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保險業應對嚴峻複雜形勢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保險監管工作,保持保險市場的良好發展勢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保險監管工作,要把握一個基調,突出三個重點,抓好六項日常工作。
一把握穩中求進、進中求好的工作基調
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就是要結合行業實際,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增強保險監管的針對性和前瞻性,在困難和挑戰中培育有利因素,在改革創新中創造發展條件,促進行業又好又快發展。穩,就是要努力克服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研究探索逆週期監管政策,保持業務的平穩增長,促進企業的穩健經營,維護行業的穩定局面,防止出現系統性、區域性風險。進,就是要把發展的困難時期作為深化改革的有利時機,以更大的決心和更實的舉措推進改革創新,紮紮實實破解幾項行業共同關注的難題,抓出幾個社會廣泛認可的亮點,幹成幾件群眾普遍歡迎的實事。好,就是要順應行業做大做強做好的新期待,把握保險業發展的趨勢和規律,重點處理好監管與發展、當前與長遠、規模與質量的關係,在監管體系建設上邁出新步伐,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突破發展瓶頸上取得新成效。
二突出保險監管工作的重點
保險監管工作千頭萬緒,任務繁重,必須分清輕重緩急,集中精力抓大事、抓難事,通過抓重點工作,帶動全域性工作的有序開展。今年要突出抓好三件事。
第一,重點解決車險理賠難和壽險銷售誤導問題。這兩個問題深受社會各界詬病,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今年,監管機構要下決心、動真格、出重拳,打一場整頓治理的攻堅戰。一是營造齊抓共管的聲勢。保監會要抓緊研究制定專項治理的方案,召開專題會議動員部署,調動監管部門、保險機構、行業組織、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等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形成綜合治理的局面,讓理賠難和銷售誤導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二是出臺管用見效的制度。出臺《機動車輛保險理賠管理指引》等規範性檔案,制定車險理賠服務標準和監管指標,利用車險資訊平臺加強對理賠資料真實性的監督。出臺《人身保險業務經營規則》,梳理和完善治理銷售誤導的規章制度。鼓勵發展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壽險產品。強化保險公司特別是高管人員對銷售渠道和營銷員的管控責任。三是採取嚴查重處的舉措。加大對理賠難和銷售誤導行為的處罰力度,查實一起,處理一起,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將檢查和處罰情況以及典型案例向社會披露。
第二,建立健全保險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有機組成部分。當前,保險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不健全,影響了保險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妨礙了保險市場的健康執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我國進行的金融穩定評估FSAP認為,保監會應該完善保險市場退出機制。准入退出機制不健全主要表現在:絕大部分新設公司都是全國性牌照;部分新公司只是對原有市場主體的簡單複製和市場份額的重新洗牌;退出機制缺位,存在差而不倒、亂而不倒的現象,無法實現市場的優勝劣汰。這些問題已經成為行業和監管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必須把建立健全市場準入退出機制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和緊迫的工作來抓。全面系統地總結法人機構准入工作,研究探索對保險經營牌照實行分級管理制度,鼓勵差異化競爭和專業化經營。研究制定市場退出的監管規定,建立針對股東、業務、人員、分支機構和法人機構的多層次、多渠道退出機制。明確市場退出的標準和程式,既可以是全國市場的退出,也可以是區域性市場的退出;既可以是全面業務的退出,也可以是部分業務的退出;既可以是長期退出,也可以是短期退出。
第三,推進農業保險、巨災保險、個人延稅型養老保險發展。保險業要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就必須在群眾急需、社會期待的一些業務領域實現突破。今年,要重點在農業保險、巨災保險、個人延稅型養老保險三個方面,加大政策協調力度,創造有利發展條件。要推動出臺《農業保險條例》,從立法層面建立統一的農業保險制度框架,明確中央財政、各級地方財政、監管部門、保險公司的職責,使財政補貼更加制度化規範化,各方面的配合更加協調和順暢。要爭取政府支援,推動巨災保險立法,將巨災保險制度納入國家綜合災害防範體系,爭取國家在立法保障、財政稅收政策、防災減災等方面給予支援。要加大工作協調力度,爭取國家稅收政策支援,推動個人延稅型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開展,並逐漸拓展至健康保險、企業年金領域,服務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
三全面推進保險監管各項工作
要堅持統籌兼顧,認真抓好以下六項日常監管工作。
第一,突出風險防範重點,維護保險市場安全穩健執行。根據當前的經濟金融形勢和保險行業執行狀況,要重點防範五類風險。一是防範退保風險。對退保風險較大的公司及時進行視窗指導,密切監測分紅險分紅情況及其影響,避免分紅低於客戶預期而出現較大規模退保。制定退保風險應急預案,妥善應對和解決可能出現的群體性事件。二是防範資本金不足和償付能力不達標的風險。強化風險資本監管,要求保險公司對不利情景做好預案,避免償付能力出現大幅波動。認真研究和摸清行業的資本需求狀況,引導公司加強資本管理,鼓勵公司適時通過多種渠道補充資本,緩解償付能力壓力。以次級可轉換債券、混合資本債券和次級定期債券為重點,研究制定有關制度,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優化保險行業資本結構。三是防範資產管理的風險。重點檢查保險資金存款、融券中的不規範行為,以及權益投資領域的利益輸送和內幕交易等問題。嚴禁保險資金進入民間借貸。深入貫徹資金運用監管新規,提高核准稽核事項的效率。進一步完善保險資產管理監管資訊系統,加強系統監測和分析運用,大力提升非現場監管的能力。四是防範案件風險。強化公司內控,將監管要求內化為公司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保險稽查制度,加強刑事執法和行政執法的合作聯動機制。加大案件查處和責任追究力度,全面提升行業對案件的防控能力。五是防範風險跨境跨行業傳遞。跟蹤研究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深入分析外部形勢變化對保險業的影響,結合保險市場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加強對市場執行情況和風險因素的分析研究,提高風險的監測、識別和預警能力。與此同時,要推進全面風險管理,督促保險機構從組織流程再造和技術手段更新等方面著手,在戰略、制度、技術、人才等各個層面不斷強化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第二,完善保險監管體系,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要著眼於建設現代保險監管體系,拓寬監管視野,完善監管制度,改進監管手段。一是加強保險監管體系頂層設計。加緊開展美歐等保險監管制度比較研究,加強對國際經驗的學習和借鑑,明確我國保險監管體系建設的發展方向,確定監管體系建設的路線圖、時間表,從戰略高度穩妥推進我國保險監管與國際規則的銜接程序。二是完善保險監管制度。加快推進保險監管制度“廢改立”工作。本著急用先建的原則,儘快建立健全治理銷售誤導和理賠難、保險市場準入退出、保險銷售從業人員資質和行為監管等方面的制度。加強對已有規章制度的梳理,努力消除現存規章制度之間的衝突和不一致。加強監管執行力建設,確保各項監管制度得到有效貫徹落實。三是推動保險監管創新。對於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可分門別類,先選擇2到3個保監局進行監管創新試點,及時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四是提高保險監管國際化水平。立足我國保險業對外開放早、市場化程度高的實際,穩步提升行業對外開放水平。借鑑IAIS新的保險核心原則,推動我國保險監管制度逐步與國際接軌。密切跟蹤研究IAIS共同框架制度進展,積極參與關於償付能力、資產負債評估等核心監管制度的建設程序。推進國際保險監管合作,增強我國在國際保險監管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提升我國保險監管的國際地位。
第三,大力規範保險市場秩序,提高保險市場執行效率。一是突出規範市場秩序的重點。檢查物件方面,選取市場份額較大、違規問題較多以及整改不力的公司作為重點。檢查內容方面,財產險要繼續嚴肅查處經營資料不真實和理賠難問題,保持監管的高壓態勢;人身險要重點查處銷售誤導、侵佔挪用保險資金、業務和財務資料不真實等違法違規問題,切實防範市場違規行為反彈;保險中介要嚴肅查處保險公司中介業務違法違規行為;繼續做好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檢查糾正保險公司不正當交易行為。二是提高規範市場秩序的有效性。重點是強化總公司對分支機構的管控責任,將分支機構違法違規的情況與總公司高管的法律責任及其任職資格掛鉤、與公司申報新產品及其開展的業務範圍掛鉤、與公司的機構批設等相關行政許可事項掛鉤。加強對總公司的質詢及通報,定期向總公司及總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通報公司系統內違法違規被處罰的情況,提出整改要求。三是依法嚴肅處理違法違規行為。對查實的違法違規問題,以處罰責任人、停業、吊銷許可證、追究上級領導責任為主要手段,對違規機構和責任人依法進行嚴厲處罰。對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
第四,健全制度機制,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利益。一是把保護保險消費者利益放在監管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護保險消費者利益是保險監管的天職,是衡量監管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消費者相對保險公司而言處於弱勢的位置,需要監管機構的保護。當前世界各國金融監管當局都將保護消費者利益作為監管的重要目標之一。要努力做到想消費者所想、急消費者所急,切實把保護消費者利益作為保險監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逐步建立保險監管部門、行業組織、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等多方參與的消費者利益保護機制。完善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監管組織體系,逐步充實力量。建立健全保險糾紛調處機制、理賠服務監督機制。抓緊拓寬消費者訴求表達渠道,建立保監局局長接待日製度,儘快推出全國統一的投訴維權電話專線,強化保監會官方網站的投訴功能。三是健全保險投訴機制。建立投訴工作考評機制,全面考核保險機構投訴處理機制運轉、信訪投訴數量與投訴率等情況,將部分考核指標定期向社會公佈,促進保險公司提高信訪工作水平。建立信訪工作責任制,督促公司及時處理投訴案件,提高辦結率。四是開展保險消費者教育工作。大力宣傳普及保險知識,提高公眾風險意識和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不斷豐富和完善公眾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搭建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保險教育平臺。五是不斷完善社會監督機制。探索建立社會監督員制度,由社會各界對保護保險消費者利益的各個方面進行監督。
第五,推進改革創新,增強保險市場發展活力。一是繼續深化國有保險公司改革。支援中國人保集團上市,推進中國人壽集團股份制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抓緊完成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改革。加強保險集團監管,推動國有保險集團公司內部管理機制改革,切實增強集團公司風險管控、資源整合、戰略協同能力。二是深化保險公司治理改革。釋出《保險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管理辦法》,強化股東對公司的責任。進一步完善董事會制度,規範董事會運作。健全保險公司監督問責機制,強化獨立董事和監事會的監督職能。推動保險公司建立規範的薪酬管理機制,發揮薪酬在風險管理中的導向作用。三是穩步推進保險營銷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保險營銷員管理體系。引導和鼓勵市場主體加強對新渠道、新模式的探索,促進電話銷售、網路銷售等新型銷售模式的發展。探索保險銷售專業化程序,推動車險代理銷售向專業化轉變,研究銀行保險專業化發展途徑。四是研究推進費率市場化改革。按照審慎放開的原則,穩步推進以市場化為導向的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壽險產品定價機制,激發市場創新活力,增強行業競爭力。五是加強保險產品創新。改進保險產品監管,研究建立保險產品電子化報備和管理制度。繼續推動變額年金試點工作,促進產品差異化經營。
第六,加強監管標準化建設,建立保險經營和服務評價標準。一是建立保險機構經營評價體系。完善分類監管體系,按照客觀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則,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狀況、風險控制、公司治理、合規經營、社會貢獻等方面,健全綜合評價保險機構經營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指標體系,督促和引導保險機構建立正確的企業發展價值觀,突出內涵式發展導向,切實轉變發展方式。二是建立保險機構服務評價體系。根據產險、壽險、保險中介等不同的服務型別,建立覆蓋保險銷售、承保、回訪、理賠等各個環節的服務評價指標體系,督促和引導保險機構改進服務質量。三是完善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統一標準。認真研究梳理現有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規章制度,健全監管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執行機制,依法建立統一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標準,規範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減少監管隨意性。
五、關於監管自身建設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保險監管任務艱鉅繁重。保險監管系統要更好地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職責,必須立足實際,紮紮實實地抓好監管自身建設的各項工作。
一加強隊伍建設,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幹部隊伍
人才是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保險監管幹部隊伍建設起步較晚、基礎相對薄弱,與歷史較久的國家部委以及其他監管部門相比,都還存在較大差距。今後一個時期,要把監管人才作為保險監管事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以培養和造就三支高素質幹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監管幹部隊伍建設。
第一,抓好以“一把手”工程為重點的領導班子建設。只有一流的“一把手”才能帶出一流的監管局和部門領導班子,才能帶出一流的監管幹部隊伍,才能創造出一流的監管工作業績,“一把手”整體素質和能力的高低對於保險監管事業起著決定性作用。必須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以“一把手”工程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充實領導班子,特別要選好配強各局、各部門的“一把手”,注重把有巨集觀戰略思維、全球金融視野、豐富監管經驗和組織領導能力,廉潔自律意識強的優秀幹部,放到“一把手”崗位上。全面加強領導班子能力建設,領導幹部尤其“一把手”要不斷提高推動行業改進服務的本領,依法嚴格監管市場的本領,防範化解保險風險的本領,促進行業科學發展的本領。完善幹部調訓制度,切實加強對領導幹部的重點培訓。
第二,抓好後備幹部隊伍建設。各監管局、各部門要立足未來5-10年甚至更遠的工作需要,把加強後備幹部隊伍建設作為監管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以發現人才為重點,以培養人才為基礎,以用好人才為目的,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拔一批政治立場堅定、監管能力較強、專業知識豐富、綜合素質較高的優秀年輕幹部充實到局、處級後備幹部隊伍中。要有計劃地組織和安排後備幹部到艱苦地區、不同崗位和監管一線經受鍛鍊和考驗,增進對行業的感情,提高監管工作的能力。要加強對後備幹部隊伍的跟蹤培養和動態管理,對錶現優秀的要及時提拔使用,對不思進取的要堅決予以淘汰。通過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為保險監管事業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第三,抓好專業技術幹部隊伍建設。保險監管需要一支熟悉金融、財務、精算、法律、資產管理等知識的專業技術幹部隊伍。要根據保險監管事業發展的需要,尊重專業技術人才成長的規律,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專業技術人才成長的機制制度,抓緊培養一大批熟悉規則、精通業務的專家型監管幹部,包括精算師、會計師、律師等專業人才。注意吸納有市場經驗、有專業資格的中高層次人才、海外人才加入監管幹部隊伍。積極探索行政序列和專業技術序列“兩條腿走路”的新路子,建立符合保監會特色的專業技術序列和靈活多樣的用人機制,加大專業技術監管崗位設定力度,拓寬職業生涯發展通道,創造專業技術幹部隊伍建設的良好環境。
在抓好三支隊伍建設的同時,要完善幹部管理機制,在選拔、使用、培養和激勵人才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創新。堅持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相結合。一方面,抓緊完善全員崗位培訓體系,創新培訓方式,完善培訓機制。利用境外著名大學和其他培訓機構開展幹部培訓,拓寬監管幹部的國際視野。初步計劃,在三年內將保險監管業務骨幹輪訓一遍。另一方面,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的用人原則,將業內和業外、基層和高階、國內和海外等渠道相結合,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逐漸推行幹部輪崗交流、上掛下派鍛鍊、與保險公司互派幹部掛職等制度。進一步加大競爭性選拔力度,努力營造正確的用人導向和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今年,要拿出部分司局級領導幹部崗位,實行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建立健全乾部考核指標體系,完善對幹部的考核,加強考核結果的運用。
要把保險系統幹部隊伍建設與黨的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繼續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及時總結推廣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完善創先爭優長效機制。組織開展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典型的表彰工作,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帶動作用。繼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進保險業精神文明建設。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巡視工作制度,加強對保監局的巡視和監督。接下來,我們還將召開保監會系統紀檢監察工作會議,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進行專門部署。
二加強基礎建設,夯實保險監管工作基礎
基礎建設是保險監管工作的重要環節。要從以設施投入為主的“硬體基礎”和以監管制度制定為主的“軟體基礎”兩方面入手,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監管資訊化建設。目前保監會OA系統的運用還比較有限,辦事辦文主要是通過紙質媒介。未來一個時期,要重點加強保險監管資訊化建設,高度重視現代科技手段在保險監管工作中的運用。推動建設保險資料中心、保單登記中心和共享資訊平臺。儘快開發應用全會統一的辦公自動化、網上政務處理等系統,完成保險監管資訊交換平臺建設和現場稽核系統升級,提高監管工作效率。推動監管資訊系統的整合化、標準化建設,實現實時、專業、精細、有效的非現場監管。優化監管資訊資料庫,提高資料查詢的便捷性和實用性。完善已有的監管資訊系統,加強資訊系統的維護、整合與應用。
二是強化監管效能考核評價機制。要量化幹部考核,切實監督、規範、制約監管幹部的行為,建立和執行科學的分層分級素質達標過關和考核評價體系。根據系統內監管幹部的崗位分工、年齡結構特點進行分類,制訂不同層次、級別的素質達標標準,為有針對性的組織培訓和考核打好基礎。要研究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易量化的區域保險市場監管績效考核評價制度體系,對區域保險市場監管效果進行評估,提高監管的自我糾偏、自我完善能力。加強對保監局監管工作的指導、考核和監督,促進監管效能的提升。
三是加強重大問題研究。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行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情況下,監管幹部需要進一步拓展巨集觀視野,關注和分析行業發展和監管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尤其是領導幹部,更要提高戰略思考的能力,注意研究國際國內經濟金融與保險業的互動關係。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重視和加強研究,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監管工作水平。
三加強文化建設,培育具有時代精神的監管文化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了全面部署。深入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對於推進保險監管文化建設,促進監管事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保險事業發展到今天,文化越來越成為監管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監管執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培育具有時代精神的監管文化,越來越成為建設現代保險監管體系的迫切需要。先進的監管文化具有團隊力量的凝聚功能、工作目標的導向功能、個人行為的自律功能、組織培養的激勵功能和監管部門形象的塑造功能,是推動各項監管工作順利開展的精神動力。
先進監管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建立先進的監管文化,必須要有廣大監管幹部的積極參與。為此,會黨委決定用1年的時間集中組織開展保險監管文化建設大討論,從思想和認識上解決“為什麼開展監管文化建設”、“建設什麼樣的監管文化”、“怎樣建設監管文化”等問題。要研究保險監管文化的特點、形式和內涵,明確保險監管要“提倡什麼”、“堅持什麼”、“崇尚什麼”,逐步形成保險監管的核心價值理念。要通過保險監管文化建設,進一步增強監管幹部對保險監管事業的認同感,提高監管隊伍的凝聚力。同時,要組織推動全行業開展保險文化建設活動,提高行業發展的軟實力。
同志們,今年的保險監管工作任務十分繁重,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創新、紮實工作,不斷開創保險監管事業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勝利召開。
消防會議上的講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