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橫跨步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太極拳的橫跨步,只有“雲手”一式。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供您閱讀!

  

  有傳授“雲手”者,橫跨左足在先,平移右足靠近或併攏左足在後,這種“併攏”之說有誤。楊澄甫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中已經說明,“右足由***此字在原書中誤為‘往’字***右側往左移動半步坐實,左足亦即向左踏出一步,成一騎馬式。”《楊式太極》作者楊振鋒釋“雲手”式,亦沿此說。楊式父子述說雲手,都指明練拳者的左足,是橫跨一步,右足則平移半步,說明雙足移動距離,有一個比例。右足不是靠攏左足。如果右足平移,與左足併攏,兩足掌距離幾近於無,則練拳者的重心即搖晃小穩;如果兩足太近,小於“半步”,其弊也相似。練太極拳者,對此不可略而不察。

  練拳者重心的移動,至任何一足掌之內六分之一處,即須回移。其全身重量,始終在兩足之中間的六分之四、即三分之二的範圍內移動;重心左移,則左實而右虛,右移,則右實而左虛。如兩足一前一後,則重心前移,得前實而後虛,後移,後實而前虛。重心在兩足掌湧泉穴連線上移動,是為之“中正”。動而保持重心不過足掌,除單足立式以外,距離任何一個足心,大抵總有雙足距離的六分之一,即行迴轉。學拳者動步、移步,出足用滑步,收足用拖步,所為者,保持大體重心始終在兩足連線中部的三分之二部分移動,而得其最穩定態。



 

  如果練太極拳時,每換步必抬足,在空中劃一個或大或小的弧線,再行落地,即使邁步如貓行一般輕柔,其人之重心,已經全部放在未離地面的另-一足,相當於不斷地單足站立,大失太極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之道理,也會致自身重心不穩;在慢練太極拳套路時,此弊端尤其明顯。

  當然,如學拳者腰胯已經全部鬆軟,圓轉自如,而且隨時隨地周身一家,隨心如意,則提足、變步亦未嘗不可。這是另一種高深功夫,即太拳宗師劉仁海名之日:“蹭胯”。

  練“雲手”常犯的另一毛病,即橫跨平移兩足時,無起無伏,只保持腰胯旋轉,由右向左均勻水平移動。《楊式太極》一書中釋“雲手”要點日:“不論是虛實交替,一曲一伸,跨步收步,都要求平平穩穩,式式均勻,不要出現起伏波浪式的現象,應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

  練“雲手”而邁橫跨步,“不要出現起伏波浪式的現象,應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之說,是不對的。

  練拳者以橫跨步法練“雲手”一式,如果雙腿的“一曲一伸”,“都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則所有的沉勁、反彈勁,都將被完全取消。太極功夫“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之道理,就被“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這個要求徹底破壞了。尤有甚者,社會上教、學、練整套太極拳者,竟然從頭到尾,把所有拳式都“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那就更加離譜矣。

  “雲手”的橫跨步法,正如楊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所述,“此式之妙用,全在轉腰胯,然後可以牽動敵之根力,應手翻出。”“惟變化虛實互動旋轉時,萬不可露有凸凹斷續之意。”人之腰胯旋轉,至騎馬步時為“無極式”,人體重心恰在雙足距離之中點,如練拳者身體起伏動作較大,其“無極式”亦可不成為“騎馬式”,只要雙膝微屈,達到瞬間平衡,亦無不可。上環的左臂或右臂,均為棚勁;自己的身體如隨腰胯轉動而起伏,其棚勁即含有斜上或斜下之暗勁。“攬雀尾”拳式的“棚、採、擠、按”,四個動作,都有或斜上、或斜下的暗勁,而得前後、左右、上下的旋轉勁道。如果要求練習雲手一式,“不要出現起伏波浪式的現象,應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動作”,則雲手的上下手臂的環形移動,就只有平行於地面的內勁了。

  練習“雲手”,以腰胯旋轉而帶動大腿、小腿,左腳,向左橫跨出一步,再平移右腳,向左跨出半步,可以多次重複。《楊式太極》一書要求兩足掌落地即內扣,以備下一式“單鞭”,即要求兩足掌差不多互相平行,不成外八字或內八字之立足式。這是正常狀態下,單數重複“雲手”的橫跨步法,沿一條直線左移時的足掌位置。如果練“雲手”,不自右向左橫向直線移,而要變換橫移方向,則關鍵全在足掌粘地的位置。

  練習正常橫移步法,腰軸向左或右旋轉,總要超過45度;如果練“雲手”卻要改變方向,練拳者仍然以腰胯為中軸,旋轉則超過45度甚至超過90度,而帶動橫跨的右足或平移的右足。

  練習橫移步,而要自由變換方向,難度比前進步與後退步都要困難,耐心琢磨,久練自知,亦能自如也。

  楊式太極的“雲手”,是由右向左橫跨步,腰胯旋轉帶動雙臂分別上、下環狀運動,上環為擁勁;下環無論用左臂或右臂,手掌的虎口向前,朝向對手,防其足踢,或者出手握住對手踢起的足踝,或變向變勢,或由虛變實,全在於“得機得勢”這四個字。

  練習“雲手”;還可以變換全套楊式太極拳的動作方向,練習由左而右;正如“攬雀尾”式,本為右掌、右足在前,左掌、左足在後,則可改為左掌、左足在前,右掌、右足在後。在下名之為“反向太極拳”,練之可為練習各家太極拳之助。

  拳式之間的連結,如“雲手”後接“單鞭”,本已編定,照套路程式練習,也就可以練出功夫。練太極拳五六年,通體鬆軟、周身一家已成功夫,則須單式久練,並更換聯結的拳式。因為太極拳體用要訣,是“捨己從人”;任何拳式,都可以有半招,有變招、有續招、有隱招。“雲手”拳式用於防守為主,環環相扣,綿綿不絕,上中下盤均被上下交替不絕的環狀動作籠罩無遺,當對手的臂、肘、拳、掌,接觸到自己的上環或下環的臂、肘、掌,即要變招、變勁、變向、變勢,此時,太極十三勢,無一不可為用。所謂之“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須知陰陽相濟,知為懂勁”,就是這個意思。

  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中,寫了一位太極名家,位列紅花會四當家的趙半山,用太極“雲手”,把對手的雙臂鉸斷,“喀喇喀喇之聲”不絕,文字精彩,活靈活現。然而,這只是小說的幻想情節,實際情況是不可能的。太極拳“雲手”的手臂上、下環動作,是同方向運動,不可能有反向絞斷力;連用“雲手”,致敵臂斷臼脫,是完全說不通的。用“野馬分鬃”拳式,倒確實可能致敵之肘關節脫臼,甚至折斷其小臂。

  當然,小說到底是小說,對太極功夫渲染有誤,亦不足奇,不必責備。在這裡提到太極拳“雲手”之棚勁為用,不能斷敵之臂,不過是為了加深學拳者的印象,求得實事求是之意。

太極拳的煉氣養氣功夫
太極拳內勁及人體筋骨機構變化
相關知識
太極拳橫跨步
太極拳的上步法
陳氏太極拳基本步法轉換原理
太極拳的馬步如何練
孫式太極拳基本步法
太極拳進階步驟及練法
談太極拳之走步
太極拳貓行步練法
太極拳的貓步
如何練習掌握太極拳的橫跨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