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之運柔成剛
運柔成剛,首先必須明確剛是哪一種性質的剛和怎樣才能運柔成剛。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拳譜上說:練拳要“有心求柔,無意成剛”,所以動作不準用力,要求全身鬆開。這種“鬆”是有意識的鬆,但不是靜寂而沒有意圖的鬆,同時它和努力和鼓勁也是毫無共同之處的。
所謂“鬆”,意為由放長身肢來達到鬆開,由鬆開的放長來使身肢產生彈性。
彈性加強,則成為掤勁,掤勁正是太極拳要求的彈簧勁。這種彈簧勁的加強,就是太極拳所要求的剛。
明確了剛的性質,現在來談一談怎樣才能運柔成剛。剛性的加強,是靠內氣的貫串而實現的。剛性質量的提高,則是靠纏絲勁絞來絞去以加強彈性的韌度而實現的。
因此,運勁如纏絲和身肢放長便成為做到最柔而又最剛的關鍵。這就是拳譜中所常說的“常求柔軟之於外,久之自得堅剛之於內”,“非有心之堅剛,實有心之柔軟”。
太極拳就是這樣由柔軟變成堅剛的,也只有這種由柔軟變成的堅剛,才可以達到忽柔忽剛、亦柔亦剛的熟練境界。
延伸閱讀:
太極拳的“鬆”
打太極拳的人。都知道要放“鬆”但是,接受“鬆”的理念,是思想印象和習慣用力。從思想角度上講,難免“刻意”為之;從習慣用力上做,則完全背離了太極拳對“鬆”的要求——這就是說,太極拳的“鬆”,不是人們一般認知的和隨便就能做到的。
太極拳的“鬆”;寓於太極拳的要則理法中,是特定意義上的。可見,對於“鬆”,有這樣兩種概念——習慣上的“鬆” 和太極拳的“鬆”。前者,人們都懂得,都能夠輕而易舉地做到;後者則是陌生的,需要通過把握太極拳的要則理法中去感覺,去體現。
太極拳的要則理法是一種勁道,因而“鬆”,也是一種勁道,它在形體方面,主要與“沉、下”協同運作,稱作“鬆沉”。這裡請注意,太極拳講究對稱勁,說“鬆” 時,不能離開它的對立面——“緊”。一提到“緊”,在拳友圈裡從未聽到有此一說,似乎是個悖論,即不知道有“緊”,這就從反面證明了不真懂得“鬆”。實際上,“鬆”與“緊”是互為條件、相輔相成的,既對立,又統一,彼此密切關聯,不可分割,在太極拳中是一對對稱對應的關係。如果沒有“緊”,就談不上“鬆” 了。但這種“緊”系“意”緊,不是僵、硬、繃意義上的緊。“緊”,體現在形體動作的“起、上”中,這裡體現為“提頂”與“鬆沉”相對稱,不可缺一,若缺其一,那就偏了,犯了拳論大忌——“偏沉則隨”;反之亦然。只有在“緊”協調下的“鬆”,才是完整的“鬆”,這種“鬆”才能迎進,才能漸入“空靈”境界。
“緊與鬆”***“頂”與“沉”、“上”與“下”***的關係,是太極拳整體對稱關係的綱,具有綱舉目張的作用。
可見,太極拳的“鬆”,不可單用、偏用,也就是說是有條件的,不是絕對的,不是打太極拳過程中都要放鬆。若是如此,那就只有“鬆”而無“緊”***只有“沉 ” 而無“頂”,只有“下” 而無“上”***,形體就會形成鬆塌,導致下身負重過量,引起腿疾,如關節痛等病,如果練低架子,慢動作,那更加滯重,副作用會更大。所以,這裡要重複一句,把它概念化——“鬆”,與“沉、下”順向相隨;與“起、上”逆向協作。有“鬆”就有“緊”,相稱相應,不可有偏。
在總體上來講,太極拳的“力源”在腰際***脊***,因而,主張四肢要由腰脊來帶動。這就是說,四肢不是自行動作,不是直接動作,而是被動地像絲連線掛在軀幹上一樣由腰脊帶動起來運作,自然就相對地顯得鬆軟多了;且這種運作,又用的是“意”,即完全用意識鼓動著身勢來做,不使一點力,從而更增進了鬆軟的程度。加之在“緊”的協調下,“緊”到極致便是“鬆”,“鬆”到極致便是“緊”,“鬆”“緊”交替,對立轉化,使“鬆”益臻完善。如此走出來的勁勢,“鬆”,不顯鬆塌;“輕”,不失其重;“柔”,不丟其綱;“綿”,不棄其硬,“纏”,不拋其直。極有味道。
由腰脊帶動的四肢運作的“力的載體”,單是“意”還不夠,完整地說是“意、氣、神”三位一體。這就是說,形體動作要同意、氣、神融為一體,渾然無間,到了這個時候的“鬆”,才能做到“鬆”得完整,“鬆”得均勻,“鬆”得一致,“鬆”得瀟灑。
陳式太極拳口傳歌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