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網店成功案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網路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熟悉不過的字眼,有人會說現在的寶寶們都拿著ipad、對著電腦給自己買喜歡的衣服和鞋子,這就是新新人類,一個不可缺少網路的天地,隨之有了網購這麼一種生活方式,足不出戶,輕輕按一下滑鼠,就能買到特色商品,“便宜”算是其中一個要素。隨著網購的人越來越多,開網店以其准入門檻較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賣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1:

  切肉、醃肉,再將已經晒乾的肉放入烤房熏製,24歲的羅彬在清涼的晨風中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每天早上八點,這位從廣州回來的大學生騎著摩托車,從三口鎮白路村出發,趕到位於永和鎮新聯村的合作社——上午忙著料理臘肉,下午就回到電腦前,將網上訂購的土特產打包運出去。

  在這之前,羅彬遠沒如此自由——彼時他在廣州工地上做測量,趕工程進度時幾乎不眠不休,拿著不到3000元的月工資,讓他感到“毫無歸屬感,也看不到前途。”

  於是,逃離“北上廣”——羅彬回到家鄉瀏陽開始了創業。

  “一線城市呆過,二三線城市闖過,最終還是留在了家鄉。”這是羅彬對自己三年工作情況的總結。2011年畢業後,羅彬先後在海南、廣州等地打工,換的工作更是“十個手指也數不過來。”

  在來到這些大城市之前,羅彬對生活懷抱著夢想。他希望能通過努力工作,在大城市買到房子,並最終落腳。可現實是,微薄的工資根本不可能實現羅彬的願景。

  羅彬在迷茫中接連換了好幾份工作,一位朋友的話點醒了他:“你家鄉有那麼多資源,為什麼非要留在大城市?”羅彬意識到,如果能好好整合農村資源,將瀏陽的原生態食品推出去,也是一次創業機會。

  去年6月,他決定結束這種生活,當月工資也沒結算,直接趕回老家三口。

  回到家,羅彬先是走遍了村裡,向長輩學習黴豆腐、酸棗糕製作方法,再花了近一個月建起一個網店,專門賣瀏陽本地的土特產。

  然而,辛苦工作換來的成效卻甚微。由於信譽度不高,羅彬的網店一個星期只有兩、三個訂單,此外,貨源也成為一大問題,“必須在保證品質純天然的前提下,確保量的供應,可選擇的餘地就非常小了。”困境讓羅彬有些焦慮。

  合作社農家貨搭上網店“直通車”

  直到2013年11月,羅彬通過“瀏陽論壇三農”QQ群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與他們一起加入嘉華養殖專業合作社。很快,困擾羅彬的貨源、銷售渠道問題也迎刃而解。

  這個合作社創建於2010年7月,最初從事剁辣椒、幹豆角等農副產品加工。

  羅彬等人的加入,便給這個合作社帶來一些欣喜的變化。原來老舊的屋子翻新成白牆水泥地的生產車間,生產區間、流程也進一步規範化;產品從單一的土特產拓寬到臘味、乾貨、紫薯等系列產品,並陸續出現在羅彬的網店頁面裡。

  最直觀的變化表現在網店的訂單量正在穩步上升。“很快,一個星期就有40多個訂單,而現在每天都有6到7單,大部分都是回頭客。”羅彬說。

  這些變化得益於,這群農村創業者在產品定位上的充分認知。在大城市闖過的羅彬深知都市人生活在農藥殘留、食品安全的疑雲中,更青睞於原生態、健康的農家土貨。

  “沒有大規模生產的加工環節,從飼養到加工到銷售,都是土辦法。”羅彬表示自家種植蔬菜、飼料,不給禽畜喂生長劑,在加工環節也不新增香精和防腐劑:“雖然土,但是土得放心。”

  2:

  1988年出生的曉雨,早在我們北京微淘網商聯盟剛成立的時候開了個網店,產品主要定位在走甜美路線的青春時尚服飾。一年左右的時間,曉雨店裡每天都能接到20宗左右的訂單,兩年多時間已經積攢了不少“老客戶”。當年,讀計算機專業的她還找到了一份在IBM的體面工作,但她心裡始終放不下網店。她毅然辭職,全身心投入到網店經營中。這位小姑娘就當上了老闆,很快就請了一名員工,專門負責與買家在網上洽談,提供諮詢服務。曉雨的目標很明確,她抓住了與淘寶初期開展促銷活動的契機使網店的業務量迅速提升,從2、3個藍鑽突破並佔有皇冠地位,如今已經成為“四皇冠”的實力賣家,好評度保持在99%以上。

  核心競爭力是產品本身

  日前,曉雨的網店又開始擴招員工,她面試了近十名應聘者。如今該店的經營已步入正軌,如網店頁面的設計和更新由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原來由曉雨一手經辦的進貨等環節,已交由採購員專職負責;此次招聘是由於倉庫擴大,需要增加人員管理。曉雨本人則主要參與營銷、活動策劃等。曉雨認為,網店涉及方方面面,但核心競爭力還是產品本身。隨著行業的逐漸規範及商業化,若產品本身款式、質量等條件過硬,就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到現在,曉雨已經脫離了我們的貨源,開始自己找人設計產品找廠家定做,為了使自己的產品更有價值,80%的產品都是特色商品,是經專門設計好模板後交由廠家生產的。同時,她的天貓店鋪也在籌劃當中,她採用了公司的運營模式,設計、推廣、客服、查件、售後、批發以及投訴等崗位都安排專人負責。

  3:

  2013年的暑期,雲南農業大學上演了一場“創業大戰”。暑假前,農大龍潤普洱茶學院牽手深圳市永年太和茶業有限公司,共同創立永年太和大學生創業體驗中心暨雲南農大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並啟動了永年太和百萬銷售團隊暑期創業的報名,短短几天時間,吸引了來自全校多個專業大學生組成的28個創業團隊,一起開網店賣茶葉。

  校企合作 “零投入,零風險”

  這一次的校企合作,是企業直接給這28個團隊提供了現成的鋪面,店面裡已經經過一定的“裝修”,產品由茶企統一提供。龍潤普洱茶學院院長呂有才說,這樣的合作最大的好處就是“零投入,零風險”。企業提供了免費的網上商鋪,讓在校的大學生實現大學生零風險創業。

  相同的店面、相同的產品、相同的平臺,28個團隊會不會面臨著同質化的問題呢?

  呂有才也認為,團隊規模出來了,影響力上升了,產品和銷售的同質化是最大的問題。“怎樣拓展新的出路,怎樣營銷、建立消費群的信任度等都需要我們去探索。我希望同學們能真正做到專心、專注、專業。”他說,希望通過電子商務的平臺,從茶葉開始,逐漸輻射到其他農產品,發揮農業大學自身的特色,使雲南特色高原農產品真正走出去。

  研究生楊智就通過一系列個性化的打造將她的網店做到店面搜尋的首頁。“從店面的改裝到店面的提升,再加上大量的宣傳營銷,點選率慢慢也就上升了。做網店真的不容易,只有靠一點一滴來推廣,用心才能作出成績。”

  “資金向來是大學生創業的一大難題,如果自己創業,或者入住大學生創業孵化器,很多優惠政策就是提供場地或者減免一兩年的稅,個人仍然需要出一部分資金。對於我們學校70%來自農村的學生來說,拿出資金來創業是有一定難度的。”龍潤普洱茶學院黨委書記陶玫說,“引進了現在這個創業平臺, 零投入、零風險 ,有利於學生創業實踐。這些專案使大學生獲得相關經驗、能力提升使他們畢業後能很快融入社會。”

  呂有才也認為,把學生假期上網“打遊戲”的時間用來體驗電子商務銷售,可以引領更多的學子走上創業路。這也是為落實學校促進學生創新創業,啟動探索“十百千”工程的嘗試。為此,學校把辦學規模較小、專業創業有優勢的龍潤普洱茶學院確定為試點,使創業、就業、學業貫穿教學全程。

  學院領導身先士卒

  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創業,及時跟進學生創業動態,龍潤普洱茶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周玲自己也經營起一家網店,“當自己搖身一變成為淘寶網店掌櫃時,心裡面挺激動”。為了宣傳商品,最開始的時候,她是動員自己所有的人脈,緊接著就是在QQ、微博上展開宣傳。“與其他同學一樣,當我拿下第一單的時候也很有成就感”。

  經營一家網店並不是那麼容易,還是會遇到不少困難。剛開始的時候,如何釋出資訊、如何解決上下班不在同一臺電腦上登入旺旺賬號等問題,周玲的網店都是在另一個團隊隊長的幫助下解決的。周玲說,怎樣線上營銷、怎樣使點選率上升等,通過她自身的親身經歷,可以更好地幫助同學們協調解決這些問題。

  據瞭解,這28個團隊有自己的交流站點,大家的經驗和教訓都會及時分享,以促進大家共同進步。

  “萬事開頭難,我們在經營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預想不到的問題。”針對這28個團隊的運營情況,永年太和普客網店的負責人劉加寅說,比如由於資訊分流出現問題,他的網店一週內都收不到旺旺的訊息。而有的團隊接到了大單,但卻出現支付不了的情況。“一旦發現問題,我們馬上與其他團隊溝通,避免其他團隊也出現同樣的問題,這樣我們就節約了很多資源。”他說。

  學校的創業氛圍日漸濃厚

  劉家寅是在校研究生,他的創業生活是從擺地攤開始的。他說:“雖然我也有自己的創業專案,但由於缺乏創新,沒能入駐學校的創業園區。”現在他一邊讀研究生,一邊在學校裡自己租了個店鋪做學生服務,主要就是代報名、培訓、快遞等。但一到假期,學校都沒人了,每天還得交90元的租金。“我把一個月幾千元的工作辭了來經營這個小店,有時壓力真挺大的,資金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他說,“現在學校提供了這樣的創業實踐平臺,不僅可以自主經營,而且因為零成本、零風險,使我從資金、技術、成本中得到了很大的解放。”

  劉家寅說他從本科起就想自己創業,擺過地攤、給宿舍修過衣架等,現在他也越來越感覺到農大創業的氛圍日漸濃厚。“每當夜幕降臨時,學校大門口就陸續有地攤開始在營業,大多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利用自己空餘時間做起的 小生意 。”他說,學校對學生的創業支援越來越多,學校從創業平臺的建設到課程體系的打造,都在為同學們提供一個更加適合創業的環境。

  2011年,農大在東校區建成了一個創業園區,主要是面向在校學生和畢業兩年的學生提供創業孵化和實踐平臺,目前已有15個專案成功入駐,並帶動了大批學生就業。在這個創業園區裡,不僅有做花做茶等農產品的創業者,更有做服裝租賃、傳媒工作室的大學生。園區內還有很多創業者,例如新科創業者2012屆畢業生馬成高創辦的“花樣保鮮花”主要做出口生意,也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年銷售額超100萬元;2012屆研究生李林輝在網上開辦鮮花產品淘寶店,年銷售額過100萬元。

  第一批入駐農大創業園區的創業者趙朝鵬,大學時是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他的專業雖然與傳媒毫不沾邊,但現在他卻是一個傳媒工作室的老闆。“我的專業與這方面不相關,剛開始的時候都是靠自己百度學來的技術。”趙朝鵬說在雲南本地自己的市場還不是很大,人們還不太接受結婚時播放一個經過工作室剪輯過的短片。他的團隊現在主要是藉助電子商務平臺面向全國展開,訂單還是非常可觀的。

  據悉,目前,農大啟動了大學生“十百千”工程,搭建大學生創業平臺,創新大學生創業模式,探索適合大學生的創業之路。計劃5年培養10個億萬銷售,5年造就100個千萬銷售,5年成就1000個百萬銷售。永年太和創新創業體驗中心逐漸發展後,除提供農大的學生創業平臺,今後還將拓展到全省範圍內,真正建立一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實訓基地。學生的學分與營業額掛鉤,鼓勵大學生創業。創業帶動就業,實現農大學生的易就業、好就業,形成了集“政策引導、專案建議、經費支援、創業孵化、跟蹤幫扶”等為一體的自主創業綠色通道。

 


困境成功的例子不土的
經歷挫折後成功的名人事例三個
相關知識
開網店成功案例
開網店成功案例3個
網店成功案例3個
開奶茶店成功案例
大學生淘寶開店成功案例分析
開淘寶店成功案例3個
開淘寶店成功案例3個
網際網路成功案例分析
企業網站成功案例
哎呀呀的網路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