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如何控制播音速度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廣大聽眾對新聞資訊的需求更加強烈和急迫。針對這一狀況,廣播媒體播音人員積極適應形勢變化,逐漸加快了播音語速。播音語速的加快,自然使時間有限的新聞節目增加了內容,擴大了資訊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聽眾渴求資訊的意願。如何看待播音提速?怎樣把握好播音語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依據語音規律,把握內涵,讓語速呈現清新、自然、流暢
廣播電視播音是一門語言表達藝術,它的科學獨立性主要體現在它的表達規律上。播音是以稿件為依據進行有聲語言創造的勞動,其表達是一種特殊的表達,是通過電子媒介傳輸到廣播收音機、電視接收機再刺激人們的耳朵和眼睛的表達,也是新聞工作者藉助有聲語言“以事醒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表達,換言之,它是一種“目中無人、心中有人”的表達。
二.依據稿件內容,理解要義,讓語速渲染稿件內涵
新聞稿件內容多種多樣,涉獵五花八門。但有一句話需要銘記:內容決定形式,播音語速的快慢由內容決定。例如,政府要令,會議公報和評論,以及社會重大新聞事件等。對於這些稿件,播音者應該深刻理解其內容實質,掌握要義,在播音時自然恰當地把握語速節奏。否則的話,繼續依照常規的程式化播報形式播報,則不能很好地傳播新聞事件內容。播音員只有在充分理解具體稿件的基礎上,心中、腦中才會生髮出符合客觀實際的聯想,並隨著情景再現、內在語、物件感的生成,播音員的思想感情才能被充分調動,始終處於高度運動狀態中。
三.依據稿件題材,確定語速,盡顯新聞播音魅力
廣播稿件中,常見的廣播新聞題材有訊息、通訊、特寫、現場短新聞、錄音報道等。這些稿件寫法不同,反映的內容也大多有各自的要求。因而,做好二度創作的播音員及主持人,首先要弄清到手的稿件是什麼題材,表述語氣是否昂揚還是低沉,抑或是平緩。之後,再確定播音語速。這樣,則能恰如其分地表現稿件內容,展現稿件的內涵。
總之,把握好播音語速事關重大,播音員、主持人要全方位提高自身素養,進而很好地理解稿件內容實質,認清稿件題材,做到因稿制宜,恰當地把握播音語速,這樣才能準確地表達傳播新聞稿件的深刻內涵,才能展現播音員及主持人的播音魅力,才能使廣播媒體真正地發揮好傳播作用、引導作用和教育作用。
關於播音語速的問題業界內標準不一。有人主張快一點好,另一些人覺得慢一點好,隨著新聞資訊量日漸增大,有所沿革。尤其是開放改革以來,有個常見的說法叫做資訊爆炸的年代。在上世紀60年代每分鐘播出180多個字元,80年代200—220,90年代240—260,近幾年,每分鐘250—270,最快時達到每分鐘300多個字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每分鐘220字以下這樣的慢語速已逐漸被淘汰了。這主要是由於兩個原因:一是慢語速適應不了人們對資訊量越來越大的需求,它在單位時間裡對資訊量的削減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按每分鐘播音200字計算,則在20分鐘新聞節目裡,這個語速要比每分鐘播音250字少播1000字。按每篇稿件200字計算,則少播5篇稿件。二是它不適合生活在快節奏裡的現代人的口味。慢語速一般容易給人造成懈怠、拖沓的感覺。如果播音員的精神狀態不好,則很容易使人覺得無精打采,甚至有氣無力。
那麼,是不是播音速度越快越好呢?答案是否定。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說的和聽的速度都有一個極限。說話的速度太快,耳朵就會跟不上嘴巴,聽的人領會理解就會發生困難。而且語速太快,就會給人造成壓力,使人緊張,從而也影響人們的理解。比如有一位聽眾在給中央臺的信中反映:《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的播音員在播報新聞時,播音速度快得驚人,像雷聲滾過,我聽了簡直喘不氣來。快到使人喘不過氣來的程度,當然就影響人們對資訊的接收與領會。另一方面,播音作為一門語言藝術,它與我們普通說話不同,它講究語言規範、吐字清晰、語音準確。每一個漢字的發音過程都由字頭、字腹、字尾組成。為了吐字清晰語音準確,每個字或詞的發音都應該按一定的規律發全,調值也要到位。如果一味的加快語速,勢必壓縮發音過程和時間,這一方面會造成語言的異義,一方面會讓聽眾覺得聲音急促,發音不全,以致難以辨析。
播音用的是標準的普通話。根據有關專家測算,人們對於標準普通話的辨析率要高於每分鐘240——250個字元,可以達到280個字元左右。超過這個速度一定程度,聽者理解辨析就會有一定困難。而且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職業的人對語言理解的能力是不同的。老年人聽力差、反應速度慢、記憶力減退,他們的聽覺和識辨能力往往不及年輕人,文化水平低的人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一般也趕不上文化水平高的人。所以我們在選擇播音語速時要兼顧大多數聽眾,不能一味求快。按照浙江傳媒學院寶寅老師講課時提到的兼顧大多數人的原則,每分鐘選擇250—260個字元比較適宜。
如何樹立自己的主持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