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如何產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家長的重視。可是,兒童心理與精神健康的整體水平卻在逐年惡化。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情緒情感

  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動物都會有喜怒哀懼等情緒,當我們看到新鮮的環境,當我們遇到陌生人,當我們獨立完成了一件事等,都會影響到我們產生特定的情緒,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認知、決策和行為,而我們得出結論、形成策略、採取行動的時候,同時也伴隨著新的情緒的產生。因此,我們不能小瞧了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兒童最早對情緒只有通過軀體感受得到的體驗,沒有認知。逐漸地,在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下,孩子開始對情緒有了認識和了解,不僅瞭解自己的情緒,也瞭解他人的情緒。

  社會情緒的發生緣於後天

  一般在兩歲左右,孩子開始表現出複雜的情緒,如尷尬、害羞、嫉妒、內疚、驕傲等,這些情緒是自我評價性的情緒,而自我評價首先來自他人,尤其是最親密的人——父母的評價。

  那些更關注孩子“缺點”或“錯誤”,在孩子失敗時嚴厲指責孩子的母親,其子女在失敗時更容易顯得羞愧和自責,成功時卻很少感到驕傲、自豪。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那些更關注孩子的積極表現,肯定、認可孩子的母親,其子女在成功時會表現驕傲,在失敗時較少有內疚、自責的表現。所以,一個整天陰沉沉的,或者情緒上經常“暴風驟雨”的媽媽,不可能擁有一個陽光的孩子。

  孩子的情緒能力的發展,跟後天的養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能幫助孩子的,是讓他儘早發展出管理情緒的能力,包括:情緒***自己的和他人的***識別能力、情緒推理能力、情緒調節能力、情緒表達能力。這些能力發展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孩子社會功能的發揮。

  1、情緒識別能力。在人多的場合,有些家長不好當著眾人管教孩子,就會給孩子“使眼色”:怒目而視或搖頭警告等。這種方式是否奏效,首先得看孩子是否讀懂了家長的表情。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們基本上不明白他人的表情。3歲以上的孩子的情緒識別能力發展得參差不齊,如果媽媽能多跟孩子講繪本或生活中的人的表情,會大大促進孩子的識別能力。這是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即指導孩子能看得出眉高眼低,知道別人現在的表現是什麼樣的情緒。

  2、情緒推理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不必非得看到別人的表情,根據情境也能猜測出別人是什麼情緒了。3歲多的孩子對快樂的情緒能猜準,比如告訴他:阿姨明天要過生日了!孩子會說:“阿姨好開心!”4歲的孩子能理解一些與事件相關聯的情緒,例如,玩具丟了——傷心,找不到媽媽了——害怕。到了5歲,孩子長記性了,他個人過去的經歷有助於他理解並預測現在的、他人的情緒。6歲以後的孩子,基本上能夠理解誘發情緒的情境了,對成年人的情緒預測大多數情況下都比較準確。

  3、情緒調節能力。雖然說那些被定義為“負面”的情緒其實更有用,對我們可能更有好處,但它們被定義為“負面”、不討人喜歡也是有原因的,它們引起的身體反應和感受確實令我們不舒服,而面對別人的這類情緒,會讓我們不知所措,不知是該附和對方,還是該怎樣應對。當我們有了這些難受的情緒的時候,我們會想辦法調節情緒,生來就會。

  行為

  我們只能通過一個人的外在表現來猜測他的內在心理過程。所以,我們判斷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更多地是從孩子的言行來推斷的。例如,前面講的情緒表達的問題,以及孩子的生活習慣、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方式等等。一個人行為不當,不僅預示他在認識上、情緒上等有問題,更重要的是會造成他自己的適應不良,引起別人的反感,讓自己達不成目的,於是引發負面情緒,行為會更加不當……

  家長要做的事有兩件:一,培養孩子良好的言行習慣。這涉及到認知,包括幫助孩子分析情境、瞭解他人和自己的目標,以及具體的一言一行。孩子在具體的言行應對上是空白,是通過家長的傳授和自己的觀察模仿習得的。現在獨生子女家庭為主,同伴一起玩的少,家長更需細心、耐心地教授孩子、引導孩子;二,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包括收集老師和親戚朋友的評價、議論,及時發現孩子異常的言行,並進行分析、糾正。必要的時候,要及時請專業人士幫助。

高中生你的心理健康嗎
如何終結你的負面情緒
相關知識
兒童心理如何產生
兒童秋分如何養生方法有哪些
兒童夏季如何養生
兒童秋季如何養生
兒童冬季如何養生
兒童春季如何養生
親子溝通之如何和兒童心理溝通
如何使兒童心理健康
小學生兒童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
上海兒童醫保如何辦理